基于图文相关性的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健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6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19242.8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文相关性的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健康检测方法。首先爬取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用户的微博图文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构建图文相关性分类器对建立的图文数据集进行图文相关性判断,针对图文相关的数据,使用改进后的BiGRU和CNN双通道模型,对图文特征提取,判断推文的情感倾向;针对图文无关的数据,只对文本进行分析,将提取的文本情感特征向量直接输入改进后的BiGRU进行特征提取;最后,构建基于图文相关性的社交媒体用户心理健康检测模型,经过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后,对社交媒体用户进行实时心理健康检测,输出心理健康评分等级,以判断用户心理健康状况。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社交媒体用户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了单一图片或者文字检测不准确的情况,能提高实时心理健康检测的准确率。

    多特征关联分析的智能锂电充电宝内短路状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6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6750.1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关联分析的智能锂电充电宝内短路状态评估方法,属于锂电池电池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充放电周期内监测并收集智能锂电充电宝使用过程中的放电端电压、电流、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阻值、热量数据和对应的电池容量等数据信息;基于参数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用来合成多个不同的参数变量;基于VAE‑LSTM异常数据信息检测模型,进行时间序列的异常数据分析,标识特征参数;根据温控芯片的监测以及异常模型对特征数据的标识,将内短路故障时的各异常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识别和去除离群值;基于多核多分类相关向量机对电池进行内短路状态评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对智能充电宝进行数据信息监测,识别异常数据信息,提取到多特征进行锂电池内短路故障等级的评估,及时进行相应的反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基于工作任务解析的电网两票结合推理开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70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122536.7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解析的电网两票结合推理开票方法,其特点是,它包含有:工作票开票任务解析:从输入任务中提取所需工作任务内容、工作设备、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并得出对XX设备进行工作时所需状态b;格式化为操作任务:从电网拓扑实时知识库中取得工作设备的目前状态a,将“XX设备由a状态转为b状态”格式的操作任务送入操作票推理机;工作票推理:根据解析后的任务分别经过人员安排子推理,安全措施子推理和危险点子推理,整合成规范格式的工作票;操作票推理:经过操作任务解析、操作序列推理、操作序列评价开出以操作序列为内容的操作票。其方法科学合理,具有方便、快速、准确、适用等优点,使电力调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基于知识协同的虚拟电力操作评价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6328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9083.1

    申请日:201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协同的评价分析的方法,其应用于虚拟电力操作的评价与指导。首先,把一系列的操作序列传送到序列比对器中,调用操作规则库,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别,得到比对结果;其次,把得到的比对结果按正误分别传送到正反协同比对器中;然后,正反协同比对器通过调用知识库,把所得到的可挖掘序列传送到协同推理机中;最后,把协同推理机推理出的知识,送到评价指导器中对其进行指导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写入知识库。在此评价分析系统中,对规则库和知识库协同调用,大大提高了虚拟电力操作培训效果的可信度,从而使直接准确地进行定量评价成为可能。

    一种基于内容地图的科技文献内容深度揭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1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04233.0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容地图的科技文献内容深度揭示方法,包括:对文本数据进行知识对象及其语义关系提取;多篇科技文献内容地图的构建;科技文献内容知识深度聚合。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科技文献内容知识的组织方式由文献外部特征深入到内部特征,能够进行文献间隐性知识发现和知识间的推理,同时,能够在在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中,生成跨文献的知识簇和知识链,将文献间“游离态”的知识串联组织起来,实现知识间的有效协作和深度聚合,有助于解决科技文献查阅时的“信息迷航”以及科技文献间存在的“知识游离”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