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58266.3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电场干扰下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无量纲电场力的定义和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公式的提出等步骤,通过判定干涸点出现后对应温度下的热流密度为临界热流密度,对采集到的温度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实验临界热流密度;通过无量纲电场力的定义,即无量纲数来提高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精确度;通过临界热流密度预测公式的提出验证了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在±15%,能够为电场干扰下的并联小通道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提供一个合适的理论预测模型。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能够满足预测精度要求等优点。

    基于MLR-AHP算法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91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440640.5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MLR‑AHP算法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其特点是,所述方法的内容包括获取机床直线轴的温度变量和定位误差、利用K调和均值聚类算法提取热误差建模所需要的温度敏感点、采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优化温度敏感点、建立机床热误差MLR‑AHP模型和实时测量机床温度敏感点位置处的温度,将温度值带入所述MLR‑AHP模型中,获得MLR‑AHP模型的预测性能。能够满足误差补偿的要求,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鲁棒性好的优点。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预测及寻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014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034654.1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预测与寻优方法,其特点是,包括:训练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构建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电池性能预测并与传统预测方法比较和应用深度信念网络模型搜寻最大功率密度与最优工况等步骤,其科学合理,预测准确性高;并且仅通过相对少的数据训练网络就能够完成很大工况范围内的最大功率密度搜寻并获取最佳运行工况,相比于花费昂贵的实验与耗时较长的模拟,能够极大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效率。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预测及寻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0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34654.1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预测与寻优方法,其特点是,包括:训练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构建深度信念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电池性能预测并与传统预测方法比较和应用深度信念网络模型搜寻最大功率密度与最优工况等步骤,其科学合理,预测准确性高;并且仅通过相对少的数据训练网络就能够完成很大工况范围内的最大功率密度搜寻并获取最佳运行工况,相比于花费昂贵的实验与耗时较长的模拟,能够极大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效率。

    一种基于伴随矩阵的供水管网泄漏故障反向寻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8709.2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伴随矩阵的供水管网泄漏故障反向寻源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建立管网流场瞬态方程;以管网泄漏对流场形成的压力波影响为依据,构建敏感度函数;使敏感度函数对压强求导、将伴随方程进行空间与时间的反向处理;应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所得解析解,确定最终反向寻源模型。通过对压强P函数对位移x求导,得到检测泄漏位置的判定模型,然后通过MATLAB仿真,设定检测泄漏位置的时间或设定泄漏位置,找出相应的泄漏位置或检测时间,最后实现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泄漏定位。具有科学合理,寻源速度快,实用价值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压力信号分析的供水管网泄漏、堵塞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062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8707.3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信号分析的供水管网泄漏、堵塞故障诊断与定位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压力信号的分解、压力信号特征提取、故障类型分类、故障定位。能够节省检测设备的成本与维护费用,通过对压力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泄漏及堵塞故障的诊断与定位,且该方法的抗噪声干扰能力较强。经过实验验证表明,具有普适性强、定位准确、实用价值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复杂管网泄漏、堵塞故障的诊断。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混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23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0417.X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混合发电系统及方法,混合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以及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加热器,用于将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所述电池系统中循环的工质换热,换热器,用于所述电池系统中循环的工质和副产品转换时换热,或用于所述电池系统中循环的工质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以及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于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换热器经过换热的工质转换生成副产品,或用于将所述副产品转换发电并生成工质。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单独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发电系统所存在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减小了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5149.9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涉及热力学的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热源,热源出口端分别连接第一热源工质换热器和第二热源工质换热器,以使热源中流体分别进入第一热源工质换热器和第二热源工质换热器;第一热源工质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透平以及第一再压缩机,第一再压缩机的出口端与第一热源工质换热器的入口端连接;第二热源工质换热器的出口端依次连接第二透平、第三透平以及第二再压缩机,第二再压缩机的出口端与第二高温回热器连接,第二高温回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热源工质换热器的进口端连接。本申请优化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和运行稳定性,提高整体能量转换效率,适应多种热源条件。

    负泊松比刚柔耦合能量采集减速带

    公开(公告)号:CN118880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1860.7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路能量收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泊松比刚柔耦合能量采集减速带,包括:定位架,由两个连接座与两个限位架组成,两个限位架相对水平设置,两个限位架的上表面为斜面使得两个限位架的上表面呈八字形,两个连接座设置在两个限位架之间且位置分别靠近两个限位架的两端,每个连接座与两个限位架可拆卸连接;多个发电单元,沿着两个限位架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座上,每个固定组件用于将对应连接座固定在路面上。本发明能够通过将两个连接座固定在路面上就可完成对多个发电单元的快速安装,不需要过多的破坏路面,减少了安装的步骤,使得安装所需的时间能够尽可能的缩短,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基于集成学习和电导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1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48201.3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基于集成学习和电导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属于多相流检测技术领域,采用双平面八电极旋转电场式电导传感器,采集气液两相流的流动信息上传至上位机保存;定义混合流体的归一化电导平均值,将八个通道的归一化电导平均值进行平均,获取归一化电导;对不同平面同一位置上两对电极的电压信号进行互相关计算,获取两个信号的延迟时间,将四个位置的延迟时间平均,获得平均延迟时间;将归一化电导、平均延迟时间以及它们的比值作为特征变量,输入到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进行含气率和液相体积流量的预测。本发明能获取气液两相流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信息,并避免了测量时两个参数的相互耦合与非线性,是一种测量精度较高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