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7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88735.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纵向缺陷相控阵超声横波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对检测表面进行预处理,确定检测范围,绘制检测标记和参考线;步骤S2)准备相控阵超声检测用便携式设备、相控阵探头和楔块;步骤S3)针对筒型工件中纵向缺陷检测要求,按照工件实际内、外径制作校准试块;步骤S4)针对筒型工件内表面缺陷及外表面缺陷,分组设定聚焦法则;步骤S5)使用校准试块校准声速、楔块延迟和灵敏度,校准试块内径和外径均与工件相同,切割成半圆;步骤S6)对编码器进行校准;步骤S7)现场进行检测,根据相控阵检测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完成检测;本发明采用相控阵超声横波检测小内外径比的筒型工件中纵向缺陷,使用仪器易携带,适用于外场检测及工件在役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0999.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LNG氨气试验的RLP观察装置,薄膜型储罐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阀口,观察装置包括观察窗和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与阀口之间通过球阀进行连接,检测系统上设有排气阀,观察窗的四周设有粘贴部,粘贴部设有底部的真空封泥层和表层的胶带层,观察窗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显色胶带。使用时,观察窗的设计能够使检验人员全方位捕捉粘贴区域显色胶带的颜色变化,提供了直观、清晰的观测视野。检测系统实现了对每一个标准泄漏点区域氨气浓度的精准测量,本发明的排气阀,当显色胶带无反应时,可使氨氮混合气体在观察装置内部气道中顺畅流通,提升了氨气试验的检测效率。同时本发明的粘贴部,确保了装置牢固连接,有效防止了试验过程中的脱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88740.X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应用于MARK‑III薄膜型围护系统连续检测的爬行工装,包括气动式固定夹具、爬行搭载装置和氦气检测单元。气动式固定夹具通过气缸带动夹块运动实现工装与围护系统波纹节的抓取紧固,爬行搭载装置为布置在相邻两条波纹的上下端行走组件通过固定架连接的模块化结构,行走组件包括左侧行走部、连接中端及右侧行走部,左、右侧行走部通过丝杠及伴随行走端实现工装的自动前进,氦气检测单元包括三段式吸枪和氦检仪,泄露的氦气进入吸枪经由氦检仪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降低氦检操作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氦检工序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9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1261.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臂的氦检真空装置自定位控制与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视觉图像的相对位置测量系统、多自由度平台位姿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氦气检测与报警系统;所述基于视觉图像的相对位置测量系统用于通过视觉图像识别方式测量氦气真空盒与所期望的焊缝检测处的实时相对位置;所述多自由度平台位姿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用于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实时检测机械臂的各自由度位姿状态,并根据测量得到的氦气真空盒与焊缝相对位置信息实时调整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所述氦气检测与报警系统用于对氦气真空盒装置抽真空并将检测抽出的气体中氦气的漏率值,若漏率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则检漏仪发出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058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超声相控阵的船舶板材内部缺陷高精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自适应超声相控阵探头模块,包括呈阵列分布的超声换能器;实时声学特性测量模块,包括声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自适应超声相控阵探头模块周围,测量船舶板材的声学特性,将声学特性数据反馈给自适应超声相控阵探头模块;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与自适应超声相控阵探头模块通讯连接,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设有数据采集卡,用于对超声回波信号进行高速采样;运动控制模块,包括直线电机和传动机构,控制探头在船舶板材表面沿X、Y、Z三个方向的精确移动;数据分析与显示模块,对经过预处理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深度分析,识别和分类船舶板材内部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16149.4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泄漏连续检测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泄漏连续检测系统包括氦检真空箱和氦气检测单元;所述氦检真空箱包括透明壳体、密封胶条和第一压力表,所述透明壳体设有沿焊缝相滑动卡接的凹槽,所述透明壳体的底面通过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接触表面密封连接形成吸附腔体,所述第一压力表设于所述透明壳体上来监测所述吸附腔体内的气压;所述透明壳体上设有气路管道口,所述氦气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气路管道口与所述吸附腔体连通。本申请用于对NO.96薄膜型围护系统进行无损检测,能够节省了人工成本,具备了检测效率高以及可自动化推进开展连续氦气检测等优点,实现了试验过程完全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失误,增加了试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0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06581.0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1M3/12 , G06T7/00 , G01N21/84 , G06T7/13 , G06T7/187 , G06T7/62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真空箱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真空设备的局部粗检,所述智能真空箱检测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漏率分析与报警系统。所述抽真空系统能够通过调节装置实现对真空箱内抽气,与待检区域另一侧建立压差;所述图像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真空箱内气泡的连续图像采集,并传输到处理终端。所述漏率分析与报警系统能够实现对气泡直径与气泡产生速率的自动判读,并依据气泡直径与产生速率转换成漏点的漏率值,若漏率值超过接受范围,则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可实现检测装置现场连接,检测现象的自动判定,降低了对检测人员数量以及经验的要求,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77982.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直焊缝的数字射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射线源移动车和探测器运载车,射线机设置于射线源移动车上,射线源移动车由上位机无线控制沿导轨移动,探测器运载车上设有辐射探测器,电控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和无线中继器,电控系统通过路由中继由上位机无线控制采集,安全防护系统包括辐射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安全防护系统,设备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位于探测器运载车两侧前轮、后轮边缘;本发明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技术,减少成像的中间环节,实现检测结果的数据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绿色检测,满足高效建造场景下对质量检测的需求,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350444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2701032.1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LNG薄膜型围护系统的密性检测设备,底座上设有两组前后对称设置的真空泵组,真空泵组的一侧设有集气罐,另一侧设有管支架,真空泵组的下方设有集油槽,集气罐上连接有内管道;集气罐通过气罐底架设置于底座上,气罐底架上设有底架平台,集气罐的底部呈倒置的圆锥状,底架平台中部设有与集气罐相配合的放置孔;管支架上布设有多个进出气入口。实施中,集气罐与两组真空泵组之间都通过连接气管进行连接,由于设有两个各自独立的真空泵组,可以通过两组真空泵组方便实现混合气体或者单独气体的注入,高效快捷,检测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21419683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483718.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字射线检测的管板两用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承载车和与承载车配合的轨道,承载车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左、右承载部,左、右承载部上分别设有互相对应的左、右加载臂;左、右加载臂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加载杆,加载杆的端部设有可转动的托轮。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承载装置可以同时满足试管工件和试板工件的检测去求,由于一般用于大型金属构件检测的射线源焦点一般不小于1mm,因此数字射线最佳放大倍数小于1.02,所以与常规胶片一样,辐射探测器越是贴紧被检工件,检测图像质量越好。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满足成像板可以在安全前提下,尽量贴紧试件的检测质量需求,从而满足试管环焊缝、纵焊缝以及平对接试板焊缝的高效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