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640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6636.8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方法,所述越区切换方法中提供了移动台进行越区切换的切换点,通过将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与切换点比较,或者将得出的移动台至切换点的时间与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决是否进行越区切换,其越区切换是基于切换点而产生的,由此可避免“乒乓效应”的产生,提高通信质量。此外,上述比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其只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差值运算即可,相比于进行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测量与处理,其运算速度将快非常多,从而避免了越区切换的延时、滞后等情况,提高了越区切换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了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63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6653.1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OFDM通讯系统中抵抗窄带干扰的方法,OFDM物理层通过干扰检测,获得当前系统所使用的信道内的干扰情况,MAC层根据物理层上报的干扰情况计算出可用的频谱资源对应的bitmap掩码并重新传递给物理层,物理层根据bitmap掩码,使用干扰回避方法,重新进行子载波映射,物理层通过用于动态交互bitmap掩码的帧结构实现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的bitmap信息交互,终端根据新的bitmap掩码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进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本发明可以有效抵抗窄带干扰,降低有扰环境下的系统FER,提高离散型子载波分配方式的性能,可以实现存在多种突发干扰情景下系统的正常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172913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1406.0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变换处理的广义多载波频分多址传输装置。与现有基于簇的DFT扩频正交频分多址和N×单载波频分多址传输方案相比,本专利所提的传输方案通过变更收发两端的正交变换模式,既能够满足系统覆盖和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又能提高小区内用户频谱效率。当正交变换采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时,发射端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射信号峰均比,有利于提高发射端的功放效率,从而提高系统覆盖和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而当正交变换采用恒等变换时,允许系统对单个用户占用的多个子频带分别采用独立的链路自适应、混合重传机制和多天线增强技术提高小区内用户的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96409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346642.3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36/3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线通信中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卫星周期性的广播信息进行测量,同时,设置于移动台上的惯性测量系统对移动台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步骤S2,将卫星定位系统、惯性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移动台的准确位置以及速度信息,计算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路线以及当前速度下运行到指定切换点的时间;步骤S3,当移动台运行到指定切换地点时,进行越区切换。本发明解决了根据信号强度进行切换技术在切换过程中的不稳定和时滞导致问题,以及卫星定位辅助切换技术在卫星运行故障时出现切换失效而通信中断的问题;保证了移动台通信的稳定与持续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09640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110346634.9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切换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高速列车行进在相邻两个基站BS1和BS2之间时,所述高速列车根据经验数据自适应系统中记录的所述BS1和BS2接收的信号强度信息,并拟合所述BS1的信号强度曲线和所述BS2的信号强度曲线;确定所述BS1的信号强度曲线和所述BS2的信号强度曲线的交叉点,所述交叉点即为该所述高速列车在所述基站BS1和基站BS2之间的最优切换点;确定所述交叉点对应的位置信息,当所述列车运行到所述交叉点对应的切换区域时,在合适的切换时机发起所述基站BS1和所述基站BS2之间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切换方法和装置可以确定最优切换点,切换区域,及切换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63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10346653.1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OFDM通讯系统中抵抗窄带干扰的方法,OFDM物理层通过干扰检测,获得当前系统所使用的信道内的干扰情况,MAC层根据物理层上报的干扰情况计算出可用的频谱资源对应的bitmap掩码并重新传递给物理层,物理层根据bitmap掩码,使用干扰回避方法,重新进行子载波映射,物理层通过用于动态交互bitmap掩码的帧结构实现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的bitmap信息交互,终端根据新的bitmap掩码进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射,进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本发明可以有效抵抗窄带干扰,降低有扰环境下的系统FER,提高离散型子载波分配方式的性能,可以实现存在多种突发干扰情景下系统的正常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356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110346614.1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成形的方法、基站和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站接收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基站接收交通设备进入所述基站覆盖的小区后发送的所述交通设备的速度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交通设备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结合对应的时延信息确定所述基站所要发送波束的参数,调整发送波束的方向;所述基站按照所述调整的波束方向,向所述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发送所述波束。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基站可以向交通设备通信装置准确的发送波束,提高波束的发射精度,改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453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509750.3
申请日:2010-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普勒频率估计与补偿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测量模块、判断模块、及频率补偿模块,其先由测量模块测量移动通讯设备与相应基站之间的距离,再由判断模块判断所测出的距离是否超过预设值,最后由频率补偿模块根据判断结果对因所述移动通讯设备的移动而带来的通信信号所走的路径差,进行拟合,并根据所采用的拟合方式来获得相应的补偿频率,以用于补偿上行信号的多普勒频偏,如此,在距离基站较近时,可以通过精确拟合通信信号所走的路径差,进而获得比现有技术更为精确的频率补偿值,由此,可明显提高补偿的精度,进而改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00709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90384.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7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自适应多径管理方法,先计算时延扩展函数,从中递归搜索出满足一定门限的峰值,记录峰值各自的位置和峰值大小,并根据能量大小排序形成峰值表;对峰值表中的峰执行路径检查,并输出检测标记;根据路径检测的结果,刷新指峰的同步状态;处于同步状态下的候选指峰,如果其峰值超过指峰表中峰值最小指峰的峰值乘以一个交换门限,就可以交换这个候选指峰和指峰,实现指峰信息的刷新;用新发现的信噪比较好的路径替换原来的已分配给候选指峰的信噪比较差或已消失的路径,实现候选指峰的刷新过程;最后从指峰表中抽取峰值较大的指峰配置Rake接收机。本发明能够提高真径的捕获概率、降低虚警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9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6676.2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分配方法,包括:基站感知当前时段网络状况,判断所述当前时段网络是否处于闲时,若否则将N(Hz)带宽用于点对点通信;若是则将M(Hz)带宽用于推送公共内容,将N-M(Hz)带宽用于点对点通信;其中,M、N为自然数;判断当前时段为闲时时分配用于点对点通信的通信速率是否小于预设的门限速率,若是则减少用于点对点通信的带宽资源,若否则增加用于点对点通信的带宽资源;直至当前时段带宽资源的分配处于平衡状态,则进入下一时段网络状况的感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