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微堆堆芯温度测量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1507320.1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堆芯温度测量方法,包括对热管微堆堆芯进行建模获得堆芯三维模型;在堆芯三维模型上模拟不同的热管失效工况,得到堆芯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根据温度场分布规律确定多个基体温度测点;根据多个基体温度测点的温度得到热管微堆堆芯的温度;根据温度场分布规律确定多个基体温度测点包括根据温度场分布规律确定多个候选测点方案,每个候选测点方案包括多个候选测点;判断候选测点方案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如果满足,则将候选测点方案中的候选测点作为基体温度测点,约束条件为对于不同的热管失效工况,在基体或燃料棒达到温度超限值之前,候选测点方案中至少一个候选测点能够监测到候选测点的温度在预设时间内达到预设温度。

    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81841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92473.9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导热填料和导热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多孔材料表面涂覆核材和金属化合物的水解产物;对涂覆有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的多孔材料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导热填料前驱体,导热填料前驱体包括多孔材料、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从导热填料前驱体中的多孔材料上剥离核材和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以获得导热填料,内核包括核材,外壳包括金属化合物水解产物,导热填料的表面具有羟基基团,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本申请的导热填料具有枝状结构,能够通过彼此搭接而构建出高效的导热路径。导热填料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避免导热填料在基质中团聚,羟基基团可键合到耐高温基质上。

    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51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0548383.9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反应堆的主回路换热器为大盘管,设置于反应堆的堆芯上方,并围绕堆芯吊篮布置;在所述堆芯吊篮的不同高度的周向等间距安装负荷需求隔离阀;冷却剂经过所述堆芯加热后通过所述堆芯吊篮围成的上升段,经由开启的所述负荷需求隔离阀流入主回路换热器侧,通过横掠传热管管束加热管内流体,以产生热交换,给水经加热后经由蒸汽/热水管道流出。通过非能动的自然循环实现热量移出,取消主泵,最大程度降低失去流动类的初因事件;同时取消主泵相关的支持系统,提升经济性;一体化反应堆消除了大破口发生的可能性;具有多功率等级热负荷输出能力。

    一种带伴随体的辐照靶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989729.0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伴随体的辐照靶组件,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生产领域,包括:包括辐照靶和伴随体,所述伴随体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辐照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靶的外侧包裹有靶件外壳,所述辐照靶的内部包裹有待辐照材料,所述伴随体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子吸收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端板。本发明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子吸收体,利用中子吸收体抵消辐照靶移动对反应堆核特性的影响实现不停堆的辐照靶装卸操作,提高反应堆开展辐照试验过程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因短周期、连续性辐照操作导致的反应堆频繁停堆与启动,减轻反应堆运行工作压力,提升反应堆运行安全性。

    一种一体化非能动先进小堆

    公开(公告)号:CN112885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304905.8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能动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非能动先进小堆,其主要包括了主要用于缓解安全壳内温度和压力超限的无限时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主要用于缓解非失水事故的无限时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用于替换高压安注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三大系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安全系统配置,取消安全级交流电源,简化支持系统设计,实现反应堆和安全壳的无限时冷却,事故期间无需操纵员干预,提升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