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1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1507629.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8/20 , G21C17/00 , G06F30/20 , G16C20/10 , G16C10/00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管反应堆系统分析程序开发方法。包括:确定系统分析程序的应用范围,识别应用范围内的需要模拟的现象,对现象按重要度分级,获得现象识别与排序表;根据现象识别与排序表确定系统分析程序的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分别建立堆芯、热管和换热器的理论模型,性能需求包括计算效率需求和计算稳定性需求;根据理论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程序的详细设计,得到系统分析程序,包括:根据理论模型设计系统分析程序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包括主程序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物性模块、系统模块和数值求解模块,其中系统模块包括堆芯计算模块、热管计算模块和换热器计算模块;采用编程语言对体系结构中各个模块进行开发和程序编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07481.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 , G21C13/028 , G21C15/18 , G21C15/12 , G21C9/004
Abstract: 一种海洋小型反应堆安全系统,包括一体化压力容器和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的双层安全壳。其中,一体化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壳体,反应堆堆芯设置在压力容器壳体内,稳压器、一二次侧换热器集成在压力容器壳体内部;内安全壳配置为承压导热壳体,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配置为注有海水的换热腔,安全壳至少部分设置在海平面以下,内安全壳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该安全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海洋小型反应堆对非LOCA和LOCA事故的耐受能力,改善海洋小型反应堆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洋小型反应堆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3370.4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注射系统及方法,涉及反应堆安全系统领域。旨在改善安全注射系统注水流量与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阶段所需流量不匹配的问题。其包括承压容器以及阻尼装置,承压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安注出口管;阻尼装置设置在承压容器内,阻尼装置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承压容器内的安注水从进水口流经阻尼装置后,从出水口流向安注出口管。承压容器内安注水排出流量随失水事故进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相比未设置阻尼的承压容器,初始阶段流量更低,可以减少安注旁通的水量;中间阶段流量可以迅速实现堆芯下腔室再灌水以及堆芯再淹没;事故后期维持堆芯淹没的流量更低,充分延长安注时间,有效利用安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510179.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04 , G06F11/3668 , G06F30/20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系统分析程序的物理模型的试验验证方法,包括:接收在系统分析程序的应用参数范围内开展试验得到的若干组试验工况的试验输入参数和试验输出结果,所述系统分析程序包括多个物理模型;计算试验输出结果的不确定度;根据所述不确定度和所述试验输出结果计算保守输出结果;将所述试验输入参数导入程序验证系统,所述程序验证系统根据所述试验输入参数调用对应的物理模型的程序模块代码,得到程序输出结果;将所述程序输出结果与所述保守输出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输出偏差小于用户设置的可接受值,则所述物理模型验证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2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201966.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堆芯加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反应堆模拟试验密排安装的内置式电加热棒,包括发热本体、导线棒、高导热绝缘材料、外壳体。该电加热棒可以有效解决密排安装对压力容器的贯穿密封的考验;有效缓解密排安装对对于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的考验;便于电加热棒外部电接线;便于电加热棒的整体拆卸。可以提升试验中的模拟堆芯加热的模拟相似性、工程可实施性和维修便利性。在确保电加热棒本身加热功能有效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密排安装,确保与实际反应堆堆芯相似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