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结构的氮、硫掺杂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159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1076.X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结构的氮、硫掺杂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次将桃胶、KOH和硫脲溶解于水中,在搅拌下反应,得到反应前体;S2:将反应的前体进行多次离心之后放入冷冻干燥机进行冻干;S3:将冻干后的反应前体在600℃~800℃下煅烧1h~5h,冷却至室温,得到煅烧后产物;S4:将煅烧产物通过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KOH和硫脲一步活化桃胶的方法合成多孔结构的氮、硫掺杂碳材料,合成的碳材料含有丰富的中孔和微孔,可达到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采用的KOH和硫脲对增强比表面积和改变材料的孔径起到协同作用。

    一种Cu-Co-S-MOF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2897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640910.9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o‑S‑MOF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钴六水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将2‑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混合溶液A与溶液B,之后加入清洁的泡沫镍进行反应,得到带有Co‑MOF的泡沫镍;S2:将硝酸铜六水合物、硝酸钴六水合物溶解于异丙醇中,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C,向混合溶液C中加入二硫化碳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得到混合溶液D;S3:将带有Co‑MOF的泡沫镍加入混合溶液D中,并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Cu‑Co‑S‑MOF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环境友好、制备方法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获得的Cu‑Co‑S‑MOF纳米片应用于电极材料时可取得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Cu-Co-S-MOF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289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40910.9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o-S-MOF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钴六水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将2-甲基咪唑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混合溶液A与溶液B,之后加入清洁的泡沫镍进行反应,得到带有Co-MOF的泡沫镍;S2:将硝酸铜六水合物、硝酸钴六水合物溶解于异丙醇中,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C,向混合溶液C中加入二硫化碳和五甲基二乙烯三胺,得到混合溶液D;S3:将带有Co-MOF的泡沫镍加入混合溶液D中,并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Cu-Co-S-MOF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环境友好、制备方法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获得的Cu-Co-S-MOF纳米片应用于电极材料时可取得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膜状结构的柔性石墨烯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020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69461.7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状结构的柔性石墨烯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单层碳原子结构的石墨烯作为骨架载体,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在石墨烯骨架上原位聚合聚酰亚胺聚合物,再引入与反应的氧化石墨烯质量相近的氧化石墨烯抽滤成膜,在氮气氛围下通过碳化得到膜状的石墨烯基聚酰亚胺复合膜材料。通过此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均匀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之间,片层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还使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该方法为石墨烯-聚酰亚胺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