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59414.4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CN)
IPC: G06F30/22 , G06F30/28 , G06F30/18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子通道内单相流充分发展状态下流场快速计算方法,所述方法根据流动充分发展特性,忽略对流项以及轴向的扩散项,将时均N‑S方程简化为容易求解的扩散方程的形式,并将摩擦压降当做源项处理。对于湍流条件下瞬态流动造成的径向动量扩散,使用湍流模型以及涡粘假设进行计算。所述计算方法可在1s内实现棒束子通道内充分发展状态下的流场预测,可作为新一代反应堆堆芯子通道分析程序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115375.7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K11/3206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内棒壁面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加热棒,加热棒具有中空结构;绝缘棒,绝缘棒设于加热棒的中空结构内;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绝缘棒绕沿其中心轴线旋转;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嵌设于绝缘棒外侧壁上,温度测量模块用于获得加热棒内壁面温度分布。本发明的棒束通道内棒壁面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通过温度测量模块可以直接测量加热棒内壁面精细化的轴向温度分布,且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绝缘棒旋转,带动温度测量模块旋转,使温度测量模块在不同周向角度上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加热棒内壁面二维温度场,对研究棒状燃料的流动传热现象及其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01445.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内棒束表面液膜二维厚度场测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标定实验装置获取第一电流信号测量值,通过构造的敏感标定体的体积与第一电流信号测量值的非线性关系,生成非线性曲线关系图;通过实际测量装置中构造的环形金属丝阵列传感器,控制测量获取棒束通道内的第二电流信号测量值;利用环形金属丝阵列传感器的形状特点以及非线性曲线关系图,迭代计算获取第二电流信号估算值,当第二电流信号测量值与第二电流信号估计值之间的误差值低于相对误差阈值时,输出所对应的棒束通道内壁液膜厚度值。本发明通过棒束通道内产生的瞬时电流信号,利用标定计算以及不断迭代计算以减少标定计算的误差,从而获得一段时间内,棒束通道特定发展位置处棒束表面轴向和周向液膜厚度的演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3127.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21C17/017 , G01L19/06 , G01L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高温高压水介质下管系流致声共振的热态试验系统,包括:主管道系统和旁通系统,且主管道系统和旁通系统连通;主管道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形成回路的加热器、泵、缓冲罐以及流量计;旁通系统包括旁通测量管路、动压测量系统以及回水系统;旁通测量管路的一端与位于流量计和加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回水系统连通;回水系统的另一端与位于流量计和加热器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且位于旁通测量管路与连接管路的连接口的下游;动压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旁通测量管路。本发明通过主管道系统和旁通系统的配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准性,有助于提高测量信号的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5565.X
申请日:2021-12-07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螺旋燃料组件冷却剂通道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十字螺旋燃料在不同扭转角度平面上异形截面的结构化拓扑等效划分方法,根据燃料棒的周期性扭转特点,建立合适的连续拓扑结构;步骤2:建立十字螺旋燃料棒束冷却剂通道典型单棒单元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单根燃料棒周围的流体区域,其轴向长度为90°扭转角;步骤3:将单根燃料棒流体区域几何模型进行预处理;步骤4:对经过几何处理后的单根燃料棒流体区域进行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划分;步骤5:将生成好的单根燃料棒流体区域三维结构化网格进行阵列复制与拼接,完成整个燃料组件冷却剂通道的结构网格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1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24417.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膜传感器,包括圆形金属丝网架,所述圆形金属丝网架由若干根穿过圆心的相互交叉的金属丝组成,在测量时,所述圆形金属丝网架置于被测管道内,每一所述金属丝的远离被测量壁面的部分覆盖有绝缘层;若干所述金属丝均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在测量时,所述电路模块使用高频脉冲方波依次激发若干所述金属丝,一所述金属丝被激发时,所述电路模块记录该金属丝相邻的未被激发的金属丝接收得到的电流值,当所有金属丝都被激发后,便完成了一帧液膜厚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859116.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束;燃料棒束的横截面呈十字型,燃料棒束绕轴向呈扭转结构,燃料棒束内流体流动呈各向异性;燃料棒束设置有多个。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燃料组件的结构化网格划分系统,包含上述的燃料组件,包括棒束区域、第一流道区域和第二流道区域;燃料棒束内形成棒束区域;燃料棒束与第一流道区域沿燃料棒束轴线旋转组合形成圆柱形;第二流道区域内有多个镂空圆柱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燃料组件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方法,使用上述的燃料组件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本发明中的燃料棒束呈周期性旋转结构,燃料棒束的横截面呈周期性变化,燃料棒束的几何特征增加了生成结构化体网格划分的困难,避免后续计算不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55270.1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熔盐微堆球床堆芯可视化流动传热实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剂储存罐、高温离心泵、预热器、混合器、质量流量计、球床堆芯实验段、换热器,混合器具有两个出口,混合器的第一出口连接流量脉动发生器,混合器的第二出口连接质量流量计的入口;流量脉动发生器以正弦速度周期性吸入与压出冷却剂,球床堆芯实验段为透明且耐高温的玻璃,包括流动特性可视化测量区和传热特性测量区。该实验系统能够获得脉动流作用下高温氟盐在球床堆芯间的流动传热特性,为海洋熔盐堆设计及安全分析提供实验数据及准则模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6239.0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管换热器特性研究的实验系统,包括高温高压回路及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和冷却塔;高温高压回路包括去离子水箱、柱塞泵、回热器、预热组件、实验段、直流加热铜排组件、混合器、换热器;去离子水箱、柱塞泵、回热器、预热组件及实验段依次连通设置;直流加热铜排组件分别设置在实验段的两端;实验段远离预热组件的一端连通设置在回热器上;混合器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回热器和换热器上;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均连通设置在换热器上。本发明采用该集成化的实验系统,降低了实验成本,扩大了实验工况所能达到的范围,具有实验数据精度高、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