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85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172241.6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电缆失超磁检测系统以及方法,包括磁场测量器件和多根高温超导带材,其中:多根高温超导带材并联共绕,形成高温超导电缆;多根高温超导带材中通有电流;当其中一根高温超导带材失超时,其余的高温超导带材重新分配电流;所述磁场测量器件设置在高温超导电缆的内部和/或外部;所述磁场测量器件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相比于现有的电压检测法和温度检测法,本发明可以在失超发生的早期,更快的检测到失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11753.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6/06 , H01F6/04 , H01F27/30 , H01F41/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内骨架的超导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和系统,包括:下骨架、内骨架和上骨架;下骨架中心存在中心凸起,为线圈提供中心支撑;下骨架周围存在多个环形凹槽,与内骨架相配合;上骨架外围一圈存在环形凸起,为绕制好的线圈提供机械支撑;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是:上骨架、内骨架、下骨架;沿半径方向,从内到外依次是:下骨架的中心凸起、内骨架、上骨架的环形凸起;以下骨架为基础,内骨架嵌入在下骨架的凹槽上,上骨架堆叠在下骨架上。通过在绕制过程中嵌入与超导带材紧密接触的内骨架,能够为超导带材提供可靠的机械支撑;当超导线圈出现失超故障时,内骨架还可以起到分流和导热的作用,大幅提高了超导线圈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76612.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6/06 , H01F41/04 , H01F41/0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并绕超导线圈的磁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磁体结构包括中间超导线圈,中间超导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中间超导线圈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扩展超导线圈,中间超导线圈、扩展超导线圈沿磁体结构的轴向布置,中间超导线圈的并绕带材数量与扩展超导线圈的并绕带材数量存在函数关系。中间超导线圈为一个时,中间超导线圈并绕带材数量x1与扩展超导线圈并绕带材数量y满足x1≤y1≤y2≤……≤yn‑1≤yn,且x1≠yn;中间超导线圈为两个时,中间超导线圈并绕带材数量x2与扩展超导线圈并绕带材数量y′满足x2≤y′1≤y′2≤……≤y′n‑1≤y′n,且x2≠y′n。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06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29740.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6/06 , H01F6/04 , H01F41/04 , H01F41/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接头电阻的可拆卸式超导线圈结构,包括若干个依次相互抵接串联设置的线圈本体,线圈本体包括:上层骨架包括上骨架板,上骨架板底面固接有外支撑机构,上骨架板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外支撑机构的中心位置;下层骨架包括下骨架板,下骨架板的顶面固接有内支撑机构,下骨架板的顶面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通孔位于内支撑机构中心位置;外支撑机构与下骨架板顶面抵接,内支撑机构与上骨架板之间留有间隙;上骨架板与下骨架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超导带材的一端缠绕在内支撑机构外部且位于内支撑机构和外支撑机构之间,超导带材的另一端缠绕在外支撑机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3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22140.1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超导扭绕导线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带材切割:将高温超导带材沿长度方向切割成丝状的超导细带;带材编织:将超导细带进行编织,形成新的超导线。本发明通过改变超导带材的宏观几何结构,在超导磁体的应用中,提高了超导磁体的临界电流,降低了其交流损耗,显著提高了超导磁体的性能。同等条件下,这等效于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3274.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B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与铟箔,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外表面均包覆有银层;铟箔设置在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之间,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与铟箔之间复合连接,形成作为中间层的银铟合金层与分别位于中间层两侧的两条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本发明通过设置银铟合金层、超导层一侧银层与金属基带一侧银层厚度比以及侧面全包覆银层,形成电流分流结构,在带材失超时电流流经侧面银层,沿长电流传播路径,增加产热,从而提高失超传播速度,从而保护超导带材,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其失超传播速度在70A条件下不低于130cm/s,较其他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提升5~8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675662.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F41/04 , H01F41/061 , H01F41/00 , H01F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线圈加热湿绕装置及其绕制方法和系统,包括焊料涂覆装置、加热绕线装置和绕线电机;焊料涂覆装置包括焊料涂覆针头、膏状焊料、活塞、推杆、直线伺服电机和控制设备;加热绕线装置包括与绕线轴相连的金属线盘和加热台;焊料涂覆装置和加热绕线装置固定于绕线电机同侧,且焊料涂覆装置位于绕线机的进线侧。在线圈绕制的同时,将线圈匝间添加的金属焊料加热融化,从而祛除匝间气隙,实现匝间均匀接触,并在降温凝固后,为线圈提供匝间的机械支撑。本发明实现了无绝缘高温超导线圈更低更均匀的匝间接触电阻率,提升了无绝缘线圈的匝间分流能力和失超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1741.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及超导带材;包括采用卷对卷浸涂设备使原始超导带材浸没在粘合溶液中,匀速拉出,形成粘合过渡层;将浸润后的超导带材与聚酰亚胺薄膜共绕,使聚酰亚胺薄膜粘附在超导带材表面;固化共绕超导带材中的粘合过渡层。制备得到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液氮中的接触电阻率大于104μΩ·cm2(@100MPa);与普通超导带材相比,该超导带材在液氮中的脱层强度提升40%以上;在液氮中工作3000小时并经过1万次反复热冲击(从4.2K到室温)后,该超导带材中的聚酰亚胺薄膜及粘合过渡层并未发生分层、脱落等情况,超导带材仍保持完整结构,实现了超导带材表面绝缘层的长期可靠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