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超导带材、组合体及制备方法、接头连接或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246689.8

    申请日:2020-11-10

    Inventor: 李小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超导带材、组合体及制备方法、接头连接或过渡方法,包括多个超导带材,多个超导带材包括:第一超导带材、第二超导带材;第一超导带材包括第一超导层,第二超导带材包括第二超导层,第一超导带材靠近第一超导层的一侧与第二超导带材靠近第二超导层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面对面连接在一起;第一超导带材与第二超导带材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预设宽度的错位,使第一超导带材与第二超导带材的连接面分别具有一空余部分。第二超导带材的空余部分连接有第一高电导带,第一超导带材的空余部分连接有第二高电导带。通过双面交错分布的结构,将带材之间低电阻回路从仅有边沿的狭窄通道改善为宽面大通道,带材之间的分流情况明显改善。

    一种8字形线圈高温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7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60255.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字形线圈高温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系统,包括沿轨道方向在轨道上均匀设置的多个“8”字形线圈和设置在列车车厢底部两侧的两个高温超导磁体组件,当列车置于所述轨道上时,两个所述高温超导磁体组件对称地位于所述超导集成单元的两侧。本发明通过列车底部两侧车载高温超导磁体与中间悬浮轨道上的“8”字形线圈相互作用,在产生相等大小悬浮力的前提下相比现有双侧悬浮轨道的设计能减小高温超导磁体的额定磁动势,降低车体与地面轨道的建设成本。

    一种超导带材的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6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13903.9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带材的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法,通过对超导带材的测试工装以及测试方法的改进,实现了对超导线圈振动和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评估,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超导带材的测试工装包括基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第一牵拉部和两个第二牵拉部,两个所述第二牵拉部用以固定待测带材对应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牵拉部用以与待测带材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位置相抵;所述第二牵拉部和所述第一牵拉部中的一者为移动端,其余为固定端,移动端能够在牵拉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以将待测带材拉紧;所述第一牵拉部和所述第二牵拉部均具有用以与待测带材对应相抵紧的贴合面,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基座相间隔。

    高温超导磁通泵及其铁芯绕组电流波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8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70369.5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通泵及其铁芯绕组电流波形控制方法,包括支撑铁芯、第一铁芯、第二铁芯以及导线绕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均在支撑铁芯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导线绕组设有多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形成有安装间隙,导线绕组通电流并在安装间隙处形成方波轮廓的行进磁场;对八组导线绕组分别施加周期性电流波形,可以实现在高温超导带表面产生沿超导带截面宽度方向以一定速率运动的行进方波磁场,提高了对与高温超导带连接的超导线圈充电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采用窄截面的L形铁芯和S形铁芯,减小相邻绕组铁芯间的漏磁,并在安装间隙处产生磁通密度高、波形窄的行进方波,提高超导线圈充电速度,且紧凑度高,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745143.8

    申请日:2019-08-13

    Inventor: 李小汾 陈怡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时变电流加载步骤:在样品中通以时变电流;磁场测量步骤:将包括感性线圈的传感器设置在预设位置,通过传感器测量样品周围的磁场分布,获得测量信息;临界电流判断步骤:根据获得的测量信息,判断样品是否达到临界电流状态以及样品在时变电流加载步骤中的哪一时刻达到临界电流,并获得样品的临界电流。本发明经过短样的实验,在电流远远大于样品临界电流(临界电流300A的样品中通过550A电流)的情况下,多次重复实验,避免了样品的烧坏。

    利用泄露电流进行的超导线圈失超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5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7736.7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泄露电流进行的超导线圈失超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主超导带材部上邻近第一电流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第一检测连接点,第一检测连接点和第一电流连接点为等电势点;步骤2:在采样超导带材部上确定第二检测连接点,第二检测连接点和第二电流连接点为等电势点;步骤3:将泄漏电流采样电路连接在第一检测连接点和第二检测连接点上,若泄漏电流采样电路检测到泄漏电流,则判定主超导带材部存在失超。本发明采用泄露电流采样电路的检测方式,解决超导磁体失超电压采样困难的问题。

    一种利用旁路电流测量超导材料阻性转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2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92774.5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旁路电流测量超导材料阻性转变的方法,包括旁路电流法和旁路电流法的电路示意图,所述旁路电流法核心点在于用外加的旁路从超导材料中引出电流并加以测量进而确定超导材料的阻性电压及失超状态;所述旁路电流法中包括:(1)连接方式,连接方式分为焊接和压接;(2)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根据旁路电阻是否完全置于制冷环境中中分为冷端测量和热端测量;(3)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具体分为霍尔效应,磁通门,巨磁阻效应,法拉第磁光效应。本发明中利用分流(1:100000)来间接测量电压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工程上来说,毫安级的电流测量相比于微伏级的电压测量,在精度和抗干扰程度上都有明显优势。

    一种线圈电磁参数获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01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2142.0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电磁参数获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超导悬浮列车的第二层次参数;第二层次参数包括车辆与8字线圈产生的悬浮力特性和导向力特性、车辆与8字线圈产生的拖拽特性和车辆牵引力特性;根据第二层次参数确定超导磁悬浮列车的第三层次参数;第三层次参数包括超导磁极的中心线尺寸、中心线与8字线圈的间距、中心线与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的间距、超导磁极磁动势、超导磁极极距、线圈工作温度、超导线圈过流失超安全裕量;根据第三层次参数确定超导磁体的线圈电磁参数;线圈电磁参数包括线圈的运行电流和超导磁体的线圈尺寸。本申请为线圈电磁设计提供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以便于不同参数指标之间的不断迭代及优化。

    脉冲式超导磁体充电补磁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38394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157883.9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式超导磁体充电补磁电路,包括:电容充电电路部分(104)、储能电容C0、电容放电电路部分(105)、超导磁储能电路部分(106)和超导恒流开关部分(107);电容充电电路部分(10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储能电容的两端,电容放电电路部分(105)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储能电容的两端,电容放电电路部分(105)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导磁储能电路部分(106)的两个输入端,超导磁储能电路部分(10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导恒流开关部分(107)的两个输入端,超导恒流开关部分(107)的两个输出端为目标超导磁体充电补磁。本发明大大减小了充电装置的体积和电流引线的截面。

    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45143.8

    申请日:2019-08-13

    Inventor: 李小汾 陈怡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时变电流加载步骤:在样品中通以时变电流;磁场测量步骤:将包括感性线圈的传感器设置在预设位置,通过传感器测量样品周围的磁场分布,获得测量信息;临界电流判断步骤:根据获得的测量信息,判断样品是否达到临界电流状态以及样品在时变电流加载步骤中的哪一时刻达到临界电流,并获得样品的临界电流。本发明经过短样的实验,在电流远远大于样品临界电流(临界电流300A的样品中通过550A电流)的情况下,多次重复实验,避免了样品的烧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