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83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0980150221.4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4/04 , F24D2200/12 , F25B13/00 , F25B47/022 , F25B2313/003 , F25B2313/0234 , F25B2313/02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100),其制冷剂回路(100c)具有压缩机(1)、四通阀(2)、水热交换器(3)、收容在蓄热水箱(8)内的蓄热传热管(7)、膨胀阀(4)及空气热交换器(5),依次连接它们而形成冷冻循环。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100)的水回路(100w)具有将水供给到水热交换器(3)的水入口配管(11)、热水储箱(13)、连通水热交换器(3)与热水储箱(13)的水出口配管(12),能够经由从水入口配管(11)分支了的蓄热水箱供水管(14)(打开蓄热水箱供水开闭阀(15))向蓄热水箱(8)供水,并且能够经由蓄热水箱排水管(22)(打开蓄热水箱排水开闭阀(23))将蓄热水箱(8)内的水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048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80133752.2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05 , F25B30/02 , F25B2500/19 , F25B2600/024 , F25B2700/151 , F25B2700/2116 , F25D2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在效率最好的(COP最大的)最佳时刻开始除霜运转的热泵装置。热泵装置(100)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机构(3)、蒸发器(4)的制冷剂回路,具有检测冷凝器(2)的饱和温度的冷凝温度检测机构(11)和检测蒸发器(4)的饱和温度的蒸发温度检测机构(12),将根据冷凝温度检测机构(11)的检测值推算出的制热能力除以冷凝温度检测机构(11)的检测值与蒸发温度检测机构(12)的检测值之差或根据该差推算出的消耗电力,由所得到的值估测运转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39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80066718.0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8 , F25B39/00 , F28D2021/0071 , F28F1/32 , F28F1/325 , F28F17/00
Abstract: 在经由多个折回部蛇行的传热管(9)的直管部周围层叠多个传热翅片(8),在传热管(9)和传热翅片(8)与空气之间的传热面上,设置具有比从水蒸气向冷凝液滴的相变化时产生的核的临界半径小的半径的孔(21),孔(21)内部始终被空气填满,水从被表面能小的空气填满的孔(21)向表面能大的金属部移动,提高排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213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80098354.2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B49/02
Abstract: 制冷剂泄漏判定装置(300)具备制冷循环装置(100)、连接装置(105A、105B)以及控制装置(200)。制冷循环装置(100)由室内机(100A)和室外机(100B)构成。制冷循环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回路(120),进行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20)中循环的制冷循环。连接装置(105A、105B)具有与制冷剂回路(12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口,连接对内部空间的制冷剂压力进行计测的压力传感器(104)。控制装置(200)使制冷循环装置(100)实施将制冷剂回路(120)的油收集到压缩机(109)的油回收运转,根据基准压力与在油回收运转之后由压力传感器(104)计测出的制冷剂压力的比较,来判定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20)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780089094.6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1/89 , F24F11/74 , F24F12/00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22
Abstract: 控制部(40)基于传感器(48a、48b)检测出的温湿度,判别将室外的空气导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制冷是否有效。当控制部(40)判别为室外空气制冷有效时,打开挡板(47),并且使配置在供气风路(41)中的供气风扇(42)停止。由此,通过排气风路(43)的室内空气(RA)通过旁通风路(46),从而绕过全热交换器(45),作为排出空气(EA)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由于停止供气风扇(42),所以室外空气(OA)不流过供气风路(41),但是室外空气(OA)从建筑物的开口部流入。
-
公开(公告)号:CN1121542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80028562.8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10 , F24F7/007 , F24F11/74 , F24F120/10
Abstract: 具备:第1供气口及第1排气口,配置于第1分区,用于该第1分区的换气;以及第2供气口及第2排气口,配置于与第1分区相邻的第2分区,用于该第2分区的换气,第1供气口、第1排气口、第2供气口以及第2排气口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第1供气口、第1排气口、第2供气口以及第2排气口在一个方向上按照第1排气口、第1供气口、第2供气口、第2排气口的顺序配置,或者在一个方向上按照第1供气口、第1排气口、第2排气口、第2供气口的顺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19628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680085497.9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65 , F24F110/20
Abstract: 外调机(4)在包括由温湿度传感器(206)及加湿负荷检测部(304)检测到的湿度比阈值低的情况在内的加湿条件成立的情况下(S1为“是”),从室外导入空气进行加热及加湿,并将加热及加湿后的空气向室内供给(S3)。内调机(2)构成为通过进行室内制热运转而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当在室内制热运转中加湿条件成立时(S1为“是”),停止或减弱室内制热运转(S2)。在加湿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仅使外调机(4)进行加热加湿运转,从而积极地利用外调机(4)的加热能力。由于室内空气不被内调机(2)加热到超过所需,因此在制热负荷小且存在加湿负荷时,能够防止内调机(2)进行制冷除湿运转且外调机(4)进行加热加湿运转的“相反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3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580082476.7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3/153 , F24F3/00 , F24F11/89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空气调节系统(100)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将压缩机(2)、冷凝器(3)、第一减压装置(4)、热交换器(5)、第二减压装置(6)和蒸发器(7)连接成使制冷剂循环;以及从室外取入空气并向冷凝器(3)送风的送风风扇(11)。热交换器(5)在送风风扇(11)的送风方向上配置于冷凝器(3)的下游侧。在送风风扇(11)的送风方向上,在冷凝器(3)与热交换器(5)之间配置有加湿装置(8)。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在冷凝器(3)中冷凝为过冷液状态,在第一减压装置(4)减压后,在热交换器(5)中使之吸热,在第二减压装置(6)减压,并由蒸发器使之蒸发。从送风风扇(11)送风的空气由冷凝器(3)加热,由加湿装置(8)加湿,进而由热交换器(5)冷却,然后供给到室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844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80090079.9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空调系统(101)中,冷却塔(2)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热源机利用由冷却塔(2)冷却了的冷却水生成冷水。冷却水循环路(A)使冷却水在冷却塔(2)与热源机之间循环。第1热交换器(5)在由热源机生成的冷水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水循环路(B)使冷水在热源机与第1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第2热交换器(6)在由冷却塔(2)冷却了的冷却水的一部分与在第1热交换器(5)中跟冷水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分支路(A’)将在冷却水循环路(A)中从冷却塔(2)被导向热源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朝第2热交换器(6)引导,将在第2热交换器(6)中跟空气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的一部分朝冷却水循环路(A)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10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380025182.1
申请日:2013-05-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4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70 , F24D19/1084 , F24D19/1093 , F24D2200/02 , F24D2200/12 , F24F11/30 ,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2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 F24F2120/10 , F24F2140/60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在预冷·预热控制中,以使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的第一温度差成为压缩机进行运转的温度差以上的方式,控制设定温度,如果室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度差,则控制设定温度,以使得变更为目标温度。由此,能够使压缩机在低容量至中容量的范围内运转,能够提高空调装置的运转效率来实施功耗少的节约能量运转。能够通过设定温度的调整,简易地抑制压缩机的运转容量,所以控制变得容易,能够将预冷控制搭载于各种空调装置、或者能够从外部的控制装置进行预冷控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于HEMS等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