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8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580082560.9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开始除霜模式时,第一减压装置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于目标值,控制装置以形成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方式控制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和阀中的一方打开并将另一方关闭的制冷剂释放运转,在制冷剂释放运转之后,保持形成有第一流路的状态不变,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及阀打开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制冷循环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88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80091524.3

    申请日:2016-12-21

    Inventor: 伊藤正纮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压缩机组(3)、四通阀(5)、第一热交换器(7)、膨胀阀(9)、第二热交换器(11)、储液器(13)及储油器(15)。储油器(15)与压缩机组(3)的排出侧利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9)的排出气体旁通配管(17)连接。储油器(15)与储液器(13)利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3)的第一油旁通配管(21)连接。储油器(15)与压缩机组(3)利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7)的第二油旁通配管(25)连接。

    制冷循环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8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80082560.9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开始除霜模式时,第一减压装置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以使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接近于目标值,控制装置以形成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动到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流路的方式控制流路切换装置,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和阀中的一方打开并将另一方关闭的制冷剂释放运转,在制冷剂释放运转之后,保持形成有第一流路的状态不变,进行将第二减压装置及阀打开的制冷剂回收运转。

    制冷循环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87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80102825.5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第一室外热交换器(4)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5),其与制冷剂膨胀机构(8)及室内热交换器(9)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以及流路切换机构(20),其在制冷剂回路中,连接在压缩机(1)、第一室外热交换器(4)、第二室外热交换器(5)以及室内热交换器(9)之间,对由压缩机(1)压缩后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的流通方向进行切换。在制冷剂回路中,第一室外热交换器(4)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5)以制冷剂并行流动的方式配置。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流量调整机构(7),该流量调整机构调整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5)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时,通过流量调整机构(7)暂时使向第二室外热交换器5的制冷剂流路成为关闭的状态,并且通过流路切换机构(20)切换制冷剂的流通方向。

    制冷循环装置及组分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833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780095663.8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主回路部(101),具有压缩机(1)、冷凝器(3)及膨胀阀(4),且混合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冷凝器(3)、膨胀阀(4)的顺序流动,该混合制冷剂具有第一制冷剂和密度比第一制冷剂大的第二制冷剂;以及组分调节部(102),与主回路部(101)连接。组分调节部(102)具有组分分离器(6)、制冷剂贮存容器(11)及组分调节回路(30)。组分分离器(6)具有组分分离膜(7),该组分分离膜(7)将从主回路部(101)流入的气体状态的混合制冷剂分离为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制冷剂贮存容器(11)贮存由组分分离器(6)分离出的第一制冷剂。组分调节回路(30)将主回路部(101)、组分分离器(6)以及制冷剂贮存容器(11)连接。组分调节回路(30)具有切换装置(40)。

    制冷循环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1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580083765.9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在将运转模式从除霜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制冷剂回收运转。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排出侧(高压侧)的压力(Pout)并且使鼓风机的风扇旋转,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4、S35)以使高压侧的压力(Pout)接近于高压侧目标压力值(P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吸入侧(低压侧)的压力(Pin)并且控制压缩机的驱动频率,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2、S33)以使低压侧的压力(Pin)接近于低压侧目标压力值(P1)。

    制冷循环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80494.0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在将运转模式从除霜模式向制热模式切换的情况下,进行制冷剂回收运转。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排出侧(高压侧)的压力(Pout)并且使鼓风机的风扇旋转,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4、S35)以使高压侧的压力(Pout)接近于高压侧目标压力值(P2)。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期间监视压缩机的吸入侧(低压侧)的压力(Pin)并且控制压缩机的驱动频率,从而进行反馈控制(S32、S33)以使低压侧的压力(Pin)接近于低压侧目标压力值(P1)。

    制冷循环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1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580083766.3

    申请日:2015-10-08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制冷剂回路(RC)、制冷剂罐回路(12)和除气配管(30)。制冷剂回路(RC)通过连接压缩机(2)、流路切换装置(3)、第1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以及第2热交换器(6)而构成。制冷剂罐回路(12)以与减压装置(5)并联的方式连接于第1以及第2热交换器(4、6)。除气配管(30)具有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流路切换装置(3)构成为将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向切换到第1以及第2热交换器(4、6)中的任意一方。制冷剂罐回路(12)包括制冷剂罐(14)。除气配管(30)的第一端(30a)与制冷剂罐(14)连接,除气配管(30)的第二端(30b)与制冷剂回路(RC)以及制冷剂罐回路(12)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膨胀阀及制冷循环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6109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80079302.0

    申请日:2014-07-02

    Abstract: 膨胀阀(20)具备:主体(30),其形成有第一阀室(32)、第二阀室(33)及阀孔(34),第一阀室(37),第二阀室(33)形成有与第二配管(92)连通的第二开口(38),阀孔(34)使第一阀室(32)与第二阀室(33)连通;阀芯(50),其具有第一主轴部(51)、第二主轴部(52)及缩颈部(53),第一主轴部(51)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第一阀室(32),第二主轴部(52)的至少一部分配设于第二阀室(33),缩颈部(53)将第一主轴部(51)与第二主轴部(52)连结且插入于阀孔(34);第一多孔构件(61),其配设于第一配管(91)与阀孔(34)之间的第一流路(21);及第一遮蔽构件(71),其配设于第一流路(21)的第一配管(91)与第一多孔构件(61)之间的区域,并遮蔽流路截面的一部分。(32)形成有与第一配管(91)连通的第一开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