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8002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32095.9

    申请日:2013-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8 F28D9/005 F28F3/046 F28F9/0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换热器,在流体的流量广泛的方式中,能够将流体均等地分配到多个流路,该换热器具有:流路形成部(51),其具有多个排列的流体流路;分配路形成部(53),其具有多个流体流路的各自的入口(55)连通的分配路(57);筒状隔壁(59),其设置在分配路形成部内,分配路位于该筒状隔壁的外周外侧,并且在该筒状隔壁的内侧划分出导入路(63),筒状隔壁具有多个分配孔(65),在将导入路的流路截面积设为S,将导入路的流路直径设为d,将多个分配孔的面积σ的总和设为Σσ,将多个分配孔的排列长度设为L,将分配孔的直径设为d'时,满足L/d'×π(d/2)^2>Σσ≥2S。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3598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032502.3

    申请日:2012-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5 F24D3/18 F25B30/02 F28F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及热泵装置,其目的在于改善板式换热器所使用的构件的成品率、改善板式换热器自身的成品率、以及提高板式换热器的强度。板式换热器的各导热板(101)呈具有长边和短边的矩形形状,并且在一个短边侧和另一个短边侧各形成两个作为第1流体和第2流体中的任一流体通过的开口的流路孔。各导热板(101)的4个流路孔中的任一流路孔具有结构体(102),该结构体从流路孔的周缘的一部分突出并弯曲而向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结构体(102)紧贴于在另一侧邻接的导热板的在层叠方向上相对应的流路孔的周缘附近。

    制冷循环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05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80092858.1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减压器和蒸发器而成的制冷剂回路,其中,采用包含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在内的制冷剂作为在所述制冷剂回路循环的制冷剂,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减压器搭载于相同的单元,在所述单元内,将所述蒸发器配置成使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和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出口的直线距离比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和所述减压器的制冷剂出口的直线距离短。

    除湿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406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80096541.X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除湿装置(1)具备框体(20)、第1制冷剂回路(C1)、第2制冷剂回路(C2)以及送风机(6)。第1制冷剂回路(C1)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减压装置(4)、蒸发器(5)以及第1制冷剂。第2制冷剂回路(C2)包括预冷却器(7)、再加热器(8)以及第2制冷剂。冷凝器(3)包括第1冷凝部(3a)和第2冷凝部(3b)。框体(20)包括第1风路(9)和第2风路(10)。第1风路(9)构成为使由送风机(6)从框体(20)的外部取入到内部的空气依次经过预冷却器(7)、蒸发器(5)、再加热器(8)、第1冷凝部(3a)。第2风路(10)构成为使空气经过第2冷凝部(3b)。

    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71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80096112.8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目的在于得到使通过热交换器的各部的空气的流动均匀、提高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本发明具备向框体内导入外部空气的送风机和包围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的侧方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将管轴朝向上下方向并列地配置于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的周围;以及集管,连接多个扁平管。多个扁平管具有第1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与第1扁平管相邻配置,第1扁平管、第2扁平管及第3扁平管在规定以送风机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时,与管轴垂直的截面的长轴的两个端部中的位于径向内侧的第1端部配置在包围旋转中心轴的环状的假想线上,第1扁平管的第1端部配置于比将第2扁平管的第1端部与第3扁平管的第1端部连结的假想直线靠径向的外侧的位置。

    板式热交换器及具备板式热交换器的热泵式制热供热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0373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80009715.5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在相邻的第一传热板与第二传热板之间的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上游侧形成有旁通流路和主流路,所述旁通流路供从第一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一流体或从第二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二流体在正面观察时一边向上下方向蔓延一边通过远离相邻孔的一侧并流入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所述主流路供从第一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一流体或从第二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二流体不经由旁通流路而直接向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流动,在相邻孔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平坦的空间,在周壁与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之间的空间中,在主流路和旁通流路中流动的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合流。

    除湿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1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80085930.9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提供EF值比以往的除湿装置高的除湿装置。具备:包括压缩机(1)、第1冷凝器(2)、第2冷凝器(3)、减压装置(4)和蒸发器(5)的制冷剂回路;以及内部收容有制冷剂回路的壳体(10)。在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依次流通于压缩机(1)、第1冷凝器(2)、第2冷凝器(3)、减压装置(4)和蒸发器(5)。壳体(10)包括将第1风路(11)和第2风路(12)分开的分隔部(6),在该第1风路(11)中,从壳体(10)的外部被取入到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第1冷凝器(2),在该第2风路(12)中,从壳体(10)的外部被取入到内部的空气的其余的部分依次通过蒸发器、第2冷凝器(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