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083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92533.1

    申请日:2008-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回流工序等的高热处理产生的漏电流,并且能够保持热处理前后的电容的铌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铌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阳极(1),其含有由一氧化铌或二氧化铌构成的氧化物和由铌或铌合金构成的金属;形成在阳极(1)的表面的电介质层(2);和形成在电介质层(2)上的阴极(4),其中,电介质层(2)中含有氟。

    电解电容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3140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40391.7

    申请日:2007-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52 H01G9/012 H01G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电容大的电解电容器。在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埋设有电容器元件(2),电容器元件包括:在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外装体(1)内部埋设有阳极导线(3)的一部分的阳极(4),在阳极(4)上形成的含铌氧化物的氧化物层(5),在氧化物层(5)上形成的阴极(6)。阳极导线(3)由含有钒和锆中至少一种的铌合金构成,其一端埋设于由含铌金属颗粒的多孔质烧结体构成的阳极(4)中,另一端与阳极端子(7)连接。阴极(6)包括由聚吡咯等构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6a)、含有碳颗粒的第一导电层(6b)和含有银颗粒的第二导电层(6c),阴极端子(9)的一端通过含银颗粒的第三导电层(8)与阴极(6)连接。并且,阳极端子(7)和阴极端子(8)各自的另一端从外装体(1)露出。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9121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0810171485.5

    申请日:2008-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 H01G9/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由阀作用金属或其合金的多孔体构成的阳极体;在多孔体的内部的表面上及其外周部的表面上形成的电介质层;在电介质层之上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在多孔体的外周部的导电性高分子层之上形成的阴极层;和一端被埋设在阳极体内的阳极引线,以多孔体内部的阳极引线为中心的第一区域中的导电性高分子层仅由聚吡咯层形成,由多孔体的第一区域的周围构成的第二区域中的导电性高分子层是在聚乙烯二氧噻吩层之上叠层聚吡咯层而形成。

    固体电解电容器和该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901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1437.1

    申请日:2009-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 H01G9/012 H01G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固体电解电容器抑制模塑工序中的漏电流的增大,包括:由阀作用金属或其合金形成的阳极(3);一部分埋设在阳极(3)中的阳极引线(2);设置在阳极(3)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4);设置在电介质层(4)的表面上的电解质层(5);设置在阳极(3)的外周部的电解质层(5)之上的阴极层(6);树脂封装体(8),其形成为埋设有阳极引线(2)的一部分、并覆盖由阳极(3)构成的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形成有电介质层(4)、电解质层(5)和阴极层(6),该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树脂层(10),其设置成覆盖在阳极引线(2)的突出部的基部(2a)、及其周围的电介质层(4)和电解质层(5)之上;和第二树脂层(11),其设置成覆盖第一树脂层(10),第二树脂层(11)由具有比形成第一树脂层(10)的树脂小的弯曲弹性率的树脂形成。

    固体电解电容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808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7761.3

    申请日:2009-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8 H01G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包括:由阀作用金属或其合金形成的阳极;在阳极的表面形成的电介质层;形成于电介质层上的电解质层;形成于电解质层上的阴极层;和树脂外包装体,其覆盖由阳极、电介质层、电解质层、和阴极层构成的电容器元件,电解质层由:设置于电介质层上的第一电解质区域;设置于第一电解质区域上并且按照与所述阴极层接触的方式设置的第二电解质区域;和在未形成有阴极层的区域中按照与第二电解质区域或第一电解质区域接触的方式设置的第三电解质区域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