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40987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798.4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5/02 , F25B1/10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400/13 , F25B2400/19 , F25B2400/23 , F25B2600/0251 , F25B2600/112 , F25B2600/2507 , F25B2600/2519 , F25D11/022 , Y02B30/743 , Y02B40/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当具有在不同的温度段发挥功能的多个吸热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冷媒回收运转的冷冻装置以及具备该冷冻装置的冰箱。冷冻装置(30)具有:压缩机(1)、散热器(2)、膨胀阀(3)和气液分离器(4),其特征在于:当冷冻运转结束后,在停止了向第1吸热单元(10)流通冷媒的状态下,停止向第2吸热单元(11)冷媒流通,同时使压缩机(1)运转,进行回收滞留在吸热器(58)中的冷媒,并送到气液分离器(4)而滞留的冷媒回收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840986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59898.5
申请日:2006-03-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3564 , F25B1/10 , F25B9/008 , F25B41/04 , F25B2341/0661 , F25B2341/066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B2600/2507 , F25B2600/2519 , F25D11/02 , F25D11/022
Abstract: 一种在使用具有中间压部的压缩机时能够实现高效率运转的冷冻装置及具有该冷冻装置的电冰箱。冷冻装置(30)具备压缩机(1)、散热器(2)、膨胀阀(3)、气液分离器(4)、及从该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流通的吸热机构(8),从吸热机构(8)出来的制冷剂可导入压缩机(1)的吸入口,并且,冷冻装置(30)还具备用于将由气液分离器(4)分离的气体制冷剂导入压缩机(1)的中间压部的制冷剂配管、和将压缩机(1)的中间压制冷剂导入气液分离器(4)的制冷剂配管。
-
公开(公告)号:CN1796899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34112.7
申请日:2005-12-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9/008 , F25B1/10 , F25B5/02 , F25B40/00 , F25B41/067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5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D11/022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冷冻装置(30)包括压缩机(1)、散热器(2)、第一吸热单元(10)及与第一吸热单元(10)并联设置的第二吸热单元(11),所述第一吸热单元(10)包括第一减压单元(12、65)、第一吸热器(57)及可使来自该第一吸热器(57)的制冷剂与流过所述第一减压单元(1 2)的制冷剂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17),所述第二吸热单元(11)包括第二减压单元(13、65)、第二吸热器(58)及可使来自该第二吸热器(58)的制冷剂与流过所述第二减压单元(13)的制冷剂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18)。通过在冷冻循环中设有选择地在不同温度带上发挥作用的吸热单元,在任何温度带都能抑制效率降低且能高效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233733A
公开(公告)日:1999-11-03
申请号:CN98123128.4
申请日:1998-09-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11/00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容纳物品的冷却室和冷却管,冷却管卷绕在围着该壁面的外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管在至少部分区域内其截面形状应确保与上述壁面成面接触。上述冷却管的截面形状在与上述平面接触的区域内与上述壁面呈面接触,在与上述角接触的区域基本上为线接触。在上述多个角上配置了吸收上述冷却管压扁力的角垫片。上述冷却管至少在一个地方平行配置地卷绕在上述壁面的外周上,在该平行管间设置了矩形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固定上述感温筒,且具有与平行配置的冷却管的一方和上述感温筒嵌合的二个凹部以及与上述冷却管的另一方接触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338409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10056393.9
申请日:2005-03-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5/02 , F25B9/008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1 , F25D11/02 , F25D11/022 , F25D17/045 , F25D17/065 , F25D2317/0682 , F25D240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冻装置,其中包括压缩机(1)、散热器(2)、减压装置(3)、气液分离器(4);还具备能够将气液分离器(4)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制冷剂引入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的机构(5);还具备使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制冷剂循环的低压侧回路(9);在该低压侧回路(9)中具备选择性地在不同温度区域起作用的吸热机构(10),在使该吸热机构(10)在高温区域起作用的情况下,遮断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的引入,或将气体制冷剂引入到比所述中间压力部还低压的第二中间压力部。
-
公开(公告)号:CN1873354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87681.5
申请日:2006-05-3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65 , F25B1/10 , F25B9/008 , F25B40/00 , F25B2309/06 , F25B2400/05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 F25D11/02 , F25D17/045 , F25D23/006 , F25D2201/126 , F25D2201/14 , F25D2400/04 , Y02B40/34
Abstract: 一种可以一边抑制冰箱的构造或者控制的复杂化以及成本上升,一边提高冷冻循环效率的冰箱。冰箱(30)包括冷冻循环装置(20)、外箱(40)、内箱(39)、以及绝热材(47),所述冷冻循环装置(20)包含有:压缩机(1);连接于该压缩机(1)的排出侧的散热器(2);连接于该散热器(2)的出口侧的第一膨胀阀(31);将由该第一膨胀阀(31)减压而成为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33);来自于该气液分离器(33)的液体制冷剂所流通的吸热器(14);以及将来自于所述气液分离器(33)的气体制冷剂导入到所述压缩机(1)的中间压力部中的制冷剂配管(6D),在绝热材(47)内配置有气液分离器(33)。
-
-
公开(公告)号:CN1138113C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98123128.4
申请日:1998-09-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5D11/00
Abstract: 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容纳物品的冷却室和冷却管,冷却管卷绕在围着该壁面的外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管在至少部分区域内其截面形状应确保与上述壁面成面接触。上述冷却管的截面形状在与上述平面接触的区域内与上述壁面呈面接触,在与上述角接触的区域基本上为线接触。在上述多个角上配置了吸收上述冷却管压扁力的角垫片。上述冷却管至少在一个地方平行配置地卷绕在上述壁面的外周上,在该平行管间设置了矩形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固定上述感温筒,且具有与平行配置的冷却管的一方和上述感温筒嵌合的二个凹部以及与上述冷却管的另一方接触的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170033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24874.7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斋博之
IPC: H01M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并能够高效地进行冷却/加热的冷却/加热结构以及具有该冷却/加热结构的电池组件。电池冷却/加热结构(2)构成为,将使介质配管(33)与加热器(40)一体化的板(30)抵接于电池(10),使制冷剂流入介质配管(33)来冷却电池(10),向加热器(40)通电来加热电池(10)。将多列介质配管(33)大致平行地配置于板(30),将加热器(40)配置在该介质配管(33)的直线部之间,并且,将所述介质配管(33)及加热器(40)一体地排列在同一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17003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24861.X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斋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提高对电池加热的加热效率的电池冷却/加热结构以及具有该电池冷却/加热结构的电池组件。电池冷却/加热结构(2)将使介质配管(33)及加热器(40)一体化的板(30)与电池(10、11)抵接,使制冷剂在介质配管(33)中流动来冷却电池(10、11),向加热器(40)通电来加热电池。在板(30)的介质出入口(35a、38a),配置有存液管(50),所述存液管(50)具有比板(30)低的配管路径(50a、50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