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80023633.7

    申请日:2022-0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颗粒包含铜元素作为主体。铜颗粒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由源自铜的(111)面的峰的半值宽度利用谢乐公式求出的第1微晶尺寸S1相对于由BET比表面积算出的粒径B的比(S1/B)为0.23以下。铜颗粒的前述第1微晶尺寸S1相对于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由源自铜(220)面的峰的半值宽度利用谢乐公式求出的第2微晶尺寸S2之比(S1/S2)为1.35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铜颗粒的制造方法。

    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80043432.2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其是用LiNbO3等锂离子传导性氧化物被覆由包含Li、Mn及O且包含除上述元素以外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形成的颗粒的表面而成的,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锂离子传导性并且抑制电阻从而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的新型的正极活性物质。提出一种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用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及Al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及O的非晶质化合物被覆本芯颗粒的表面,所述本芯颗粒由包含Li、Mn及O且包含除上述元素以外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形成,并且,所述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通过XPS得到的、表面中的Li相对于A元素的摩尔比率(Li/A)为1.0~3.5。

    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2653.0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作为即使在使用了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初始充放电效率的新型的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提出一种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含锂复合氧化物(称为“本芯颗粒”)的表面被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Zn、W和Al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元素)和O的化合物(称为“LiAO化合物”)覆盖,并且在本芯颗粒的表面存在卤素。

    镍粉和镍颗粒的制造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15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80019284.1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镍粉在基于由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测定而算出的圆当量直径的粒度分布中,将累积个数为50个数%处的个数累积粒径设为D50时,D50为50nm以上且200nm以下,且具有D50的1.5倍以上的粒径的颗粒的存在比率为0.5个数%以下。将所述粒度分布中的粒径的标准偏差设为σ(nm)时,优选(σ/D50)×100(%)的值为14%以下。将利用WPPF法测定的微晶尺寸设为Cs时,也优选Cs/D50的值为0.3以上且0.6以下。

    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80052653.0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作为即使在使用了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倍率特性、循环特性、初始充放电效率的新型的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提出一种全固态型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含锂复合氧化物(称为“本芯颗粒”)的表面被包含Li、A(A为选自由Ti、Zr、Ta、Nb、Zn、W和Al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元素)和O的化合物(称为“LiAO化合物”)覆盖,并且在本芯颗粒的表面存在卤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