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片制造装置及使用其的稀土类磁铁原料用合金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80022894.3

    申请日:2012-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85 B22F1/0055 B22F9/04 H01F1/0571

    Abstract: 一种合金片制造装置(1),其具备:晶体控制单元(2),其用于将供给的合金片的合金晶体结构控制为期望的状态;冷却单元(3),其用于对从晶体控制单元(2)排出的合金片进行冷却;以及,腔室,其用于将所述晶体控制单元(2)和冷却单元(3)维持在负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其中,晶体控制单元(2)具有:旋转式加热用滚筒(21),其为圆筒形,用于对供给的合金片进行加热;以及,切换单元(23),其用于进行供给于加热用滚筒(21)的内壁侧的合金片是存积还是排出的切换,从而能够对刚刚破碎铸锭后得到的合金片均匀地实施历经长时间的热处理。加热用滚筒(21)优选具有刮起叶片板(22),该刮起叶片板(22)随着所述加热用滚筒(21)的旋转而将供给于内壁侧的合金片刮起。

    适用于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碳粉末

    公开(公告)号:CN1907848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10109144.6

    申请日:2006-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粉末,其是将天然石墨粉末与作为碳前体的沥青粉末固相混合之后,以900~1500℃进行热处理,使沥青炭化而得到,在天然石墨粉末表面的一部分附着有源自沥青的低温烧成碳。沥青粉末的量为,使得在通过BJH法对所得到的碳粉末的氮解吸侧等温线进行分析而求得的细孔分布曲线中,细孔直径50~200nm的细孔容积V2相对细孔直径2~50nm的细孔容积V1之比即V2/V1为1以上。该碳粉末不分解碳酸丙烯酯,可以用作低温动作性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

    混合碳材料和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0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35482.9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20 H01M4/133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高容量且高密度电极中充电接受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的降低得到了抑制的负极材料,其是包含使非晶质碳及/或乱层结构碳附着或被覆在由石墨粉末构成的核材的表面而成的碳材料A以及由石墨粉末构成的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对于以将1.00g材料填充在内径15mm的圆筒状金属模具中,以8.7kN的挤压压力进行加压后除压至0.15kN为止时的填充的材料的密度(g/cm3)定义的压缩性而言,碳材料A中为1.60~1.78g/cm3,碳材料B中为1.75~1.85g/cm3,且碳材料A的压缩性<碳材料B的压缩性,混合比(碳材料A/碳材料B)以质量比计为1~9。

    合金片制造装置及使用其的稀土类磁铁用原料合金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22894.3

    申请日:2012-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85 B22F1/0055 B22F9/04 H01F1/0571

    Abstract: 一种合金片制造装置(1),其具备:晶体控制单元(2),其用于将供给的合金片的合金晶体结构控制为期望的状态;冷却单元(3),其用于对从晶体控制单元(2)排出的合金片进行冷却;以及,腔室,其用于将所述晶体控制单元(2)和冷却单元(3)维持在负压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下,其中,晶体控制单元(2)具有:旋转式加热用滚筒(21),其为圆筒形,用于对供给的合金片进行加热;以及,切换单元(23),其用于进行供给于加热用滚筒(21)的内壁侧的合金片是存积还是排出的切换,从而能够对刚刚破碎铸锭后得到的合金片均匀地实施历经长时间的热处理。加热用滚筒(21)优选具有刮起叶片板(22),该刮起叶片板(22)随着所述加热用滚筒(21)的旋转而将供给于内壁侧的合金片刮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