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零价汞捕集的硫化锌基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2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094283.5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烟气零价汞捕集的硫化锌基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吸附剂为钴掺杂硫化锌汞吸附材料CoxZn1‑xS,x表示溶液中钴的化学计量比,其比例为0.1‑0.3。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一定摩尔比的钴盐和锌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混合搅拌;(3)将悬浮液放入反应器,并将反应器置于烘箱内加热处理;(4)将获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烘干形成硫化锌基脱汞吸附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反应条件温和,所制备的吸附剂比纯硫化锌吸汞性能提高数十倍,并且具有很好的抗SO2影响性能,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维持一定的高活性,特别适用于冶炼烟气中零价汞的吸附脱除。

    一种多孔陶瓷管式过滤催化脱硝单元及其烟气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93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941438.2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陶瓷管式过滤催化脱硝单元及其烟气净化的方法,包括陶瓷管外层(1)、陶瓷管(2)和多孔催化内件(3),所述的陶瓷管外层(1)为涂覆在陶瓷管(2)外表面的一层微细孔层,所述的多孔催化内件(3)置于陶瓷管(2)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利用多孔陶瓷管外表面微细孔层的过滤作用,将粉尘物料过滤去除,再利用负载在陶瓷管内层的催化活性物质,实现脱硝效果;在陶瓷管内部安装有具有气体导流及催化作用的多孔陶瓷环,进行深度脱硝反应。通过本发明可显著提高二次干燥物料的回收率、强化陶瓷管的清灰效率,并实现深度脱硝目的,从而提高氧化铝焙烧装置的生产能力,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利用有机酸镁溶液循环烟气脱硫及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947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523519.3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利用有机酸镁溶液循环烟气脱硫及回收二氧化硫的方法,提出利用有机酸镁溶液代替常规的可循环脱硫剂,实现二氧化硫的高效捕集及解吸回收,并方便地去除溶液中的硫酸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酸镁溶液的制备、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富液中二氧化硫的解吸、再生后贫液的循环利用、硫酸根的去除等步骤。有机酸镁溶液对二氧化硫吸收过程具有优良的缓冲作用,吸收容量大、解吸再生温度低、且硫酸盐副产物容易被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脱硫剂成本低,脱硫效果好,兼具同时脱硝功能。此外,该脱硫剂更具环境友好,无次生污染等特点,尤其适合于能源、冶金、化工等领域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一种抑制重有色金属冶炼制酸烟气中三氧化硫产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0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565718.8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重有色金属冶炼制酸烟气中三氧化硫产生的方法,利用二硫化碳作为还原剂抑制三氧化硫的产生,通过向600‑1000℃温度段的冶炼制酸烟气中喷入一定浓度的含CS2气体来实现此目的。其作用原理为利用喷入的CS2气体对具有催化SO2形成SO3效应的矿尘表面进行竞争反应,从而抑制SO2的催化氧化产生SO3;另外CS2还能够直接将SO3还原为SO2。通过上述作用达到消除SO3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且在消除过程中不消耗烟气中SO2而减产硫酸,也不会产生废水废渣等二次污染等优点。

    一种对金属硫化物除汞吸附剂的活化与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22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095159.0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金属硫化物除汞吸附剂的活化与再生方法,通过将金属硫化物主体在由二价铜盐溶液组成的活化液中适度浸泡,随后分离、清洗、烘干,完成对吸附剂的活化,然后将其用于吸附气流中的汞。当吸附剂因对汞的吸附饱和而失活后,通过热处理释放吸附的汞,并对汞进行资源回收。热处理后的吸附剂再次置于活化液中浸泡,完成金属硫化物的再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除合成的金属硫化物外,还可直接利用廉价的天然金属硫化矿作为吸附剂主体。金属硫化物的汞吸附性能可通过活化得到大幅增强,同时能够实现金属硫化物在吸附汞后的再生。在实现高效捕集烟气汞的同时,大幅地减少了吸附剂的用量,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消耗成本和吸附脱汞技术的实施难度。

    一种基于烟气半干法的移动床耦合吸收脱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3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0938.9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烟气半干法的移动床耦合吸收脱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颗粒脱硫剂输送到移动床吸附装置(1)中,同时向颗粒脱硫剂表面喷淋脱硫吸收液;(2)将移动床吸附装置(1)流出的颗粒吸附剂经过振动筛传送装置(11),将磨损产生的细小脱硫剂粉末分离后,再通过颗粒脱硫剂提升装置(12)从移动床吸附装置(1)上端加入移动床吸附装置(1)中循环利用;(3)经移动床吸附装置(1)吸附后的烟气再经过布袋除尘器(2)后,实现烟气脱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湿法与半干法脱硫工艺进行有效结合,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又减少脱硫废水的生成,为后续烟气低温脱硝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

    一种双区耦合电极型湿式电除雾单元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220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29242.7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区耦合电极型湿式电除雾单元及装置,其中,除雾单元包括除雾管(1)、阴极线(3)、金属内筒(2)、石墨穿刺复合电极(4)和导流套管(5),除雾管(1)内包括耦合的放电增强区和放电区,其中放电增强区位于除雾管(1)烟气入口侧,由除雾管(1)以及嵌入除雾管(1)内的表面光滑的金属内筒(2)作为阳极,对应阴极线(3)以及复合在阴极线(3)上的石墨穿刺复合电极(4)作为阴极;放电区位于除雾管(1)烟气出口侧,由作为阳极的除雾管(1)与对应阴极线(3)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湿式电除雾装置的除尘除雾效率,降低操作电压及运行能耗,具有自清洁效果,降低清洗水耗。

    一种抑制烟气三氧化硫产生且协同脱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2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2970.2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烟气三氧化硫产生且协同脱汞的方法,在高于三氧化硫露点温度的工艺段,通过添加硫基复配剂对烟气中飞灰、粉尘颗粒进行表面硫化,并且硫化后的飞灰、粉尘在进入下游低温烟气协同吸附烟气中零价汞,最终通过除尘装置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从源头上抑制三氧化硫的产生,其二氧化硫转化率可降低至约2%,从而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具有环境友好,无次生污染产生等优点,尤其适合于抑制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中高二氧化硫烟气向三氧化硫转化。

    垃圾焚烧用调质剂及其控制烟气汞和氮氧化物减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1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33029.8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用调质剂及其控制烟气汞和氮氧化物减排的方法,该调质剂为垃圾渗滤液或者烟气湿法脱硫的洗涤废水,并在其中添加除汞活性组分,该除汞活性组分在调质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通过在垃圾焚烧锅炉燃烧段尾部喷入适量的调质剂,降低焚烧烟气温度,从而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然后利用调质剂中富含的活性组分,促进烟气汞的化学形态转化,从而提高后续干法脱酸设备、布袋除尘设备、湿法脱硫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等典型焚烧烟气净化设备的协同除汞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提高现有烟气净化工艺对焚烧烟气汞和氮氧化物的减排效果,还能实现渗滤液的综合处置,调节垃圾焚烧锅炉的温度,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利用氧化钙及二氧化碳将硫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300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3767.2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钙及二氧化碳将硫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硫酸钠与氧化钙混合,并均匀喷洒加入水分,得到颗粒或粉体状混合物料;将上述混合物料置入具有密封功能的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研磨,同时向球磨机中通入CO2气体;待上述混合物料充分研磨反应后,将粉状混合物料移出球磨机至反应器中,并加入水与其充分混合,得到浆液,再向该反应器中通入CO2气体,进行高速搅拌使上述反应在液相中得以充分彻底进行;待反应完全后,停止搅拌,将上述混合浆液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所得清液即为NaHCO3溶液,固体主要为CaSO4及CaCO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易操作、廉价、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