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构件的花瓣形土壤热脱附本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450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139000.X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内构件的花瓣形土壤热脱附本体装置,包括窑体,窑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构件,内筒为中空柱形,横截面呈花瓣形,花瓣形由沿圆周分布的外凸弧段连接而成,内构件的一端与相邻两个外凸弧段间的交点连接,另一端向内筒中心折弯式延伸形成内凹弧段;外筒罩设于内筒外侧,内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烟气通道。内筒壁面结构有利于促进壁面附近这区域易形成死区的土壤颗粒相互掺混,内凹弧形内构件有助于单个花瓣内土壤颗粒整体输送至堆积物料的表面,进行大尺度的颗粒混合,提升物料径向混合的均匀度,从而实现筒体壁面热量快速传递至土壤颗粒内部,促进热脱附的进行,提高效率。

    一种立式内循环土壤热脱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93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242559.5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内循环土壤热脱附装置,包括物料流通单元、烟气流通单元和余热回收单元;物料流通单元包含沿物料流动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的预加热段、初脱附室、深脱附室和返料室;烟气流通单元包含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燃烧室、内加热室和外加热室;内加热室、外加热室分别形成于初脱附室内部和外部;燃烧室与深脱附室共壁;内加热室、初脱附室与返料室之间形成有用于分离细颗粒和加热预加热段的分离室,内、外加热室相连通,初脱附室设有与分离室连通,分离室的气体出口段和外加热室分别从两侧同时作用于预加热段。本发明通过能量的梯级利用和物料的内部循环提高了脱附效率。

    一种多段双源一体化土壤热脱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05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84793.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宋敏 张勇 徐刚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段双源一体化土壤热脱附装置,包括进料单元、热脱附单元、燃烧单元和尾气净化单元;热脱附单元包括第一回转体和第二回转体,第一回转体下游部分外侧设有密封壳体,壳体入口与燃烧单元出口连接,壳体出口与进料单元入口连接,进料单元出口与尾气净化单元入口连接;第一回转体由热管和第一鳍片连接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热管沿物料的进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每根热管两端封闭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第一鳍片内壁上设有电加热片;第二回转体由冷却水管和第二鳍片连接成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第二回转体的入口与第一回转体的出口对接。热脱附单元热源来自烟气和电加热,双热源内外布置方式可以大大节约能耗、提高土壤热脱附效率。

    用于宽色域显示的深红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17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99378.2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勇 吕俊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宽色域显示的深红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发光层前驱体,将碘化铯,碘化铅和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制备成前驱液;(2)在透明导电衬底上依次沉积空穴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金属电极,所述发光层通过步骤(1)中的前驱液沉积而成。本发明的深红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具有较高的颜色饱和度,发光波长在696nm并且发光光谱稳定,发光峰不随驱动电压升高而移动。作为红色原色,该深红色发光器件在超宽色域显示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贴壁射流气固两相速度场的同步测量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206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641892.8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贴壁射流气固两相速度场的同步测量装置与方法,装置由煤粉炉模化装置、波导管、微波发射器、红外广角镜头、可见广角镜头、高速CCD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脉冲激光片光源、极性粒子、荧光粒子、荧光粒子均混室、极性粒子均混室和计算机组成。通过在气固两相流场中,以荧光粒子作为贴壁射流气流的示踪粒子,极性粒子模拟旋转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基于两相粒子不同的光学特性,采用不同的光学器件分别呈现两种粒子的可见和红外图像,解决了常规方法中两相粒子的难分离问题,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一种考虑停电损失系数的PMU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1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8034.7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停电损失系数的PMU优化配置方法。输入电力系统的初始信息;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初始化种群,设置染色体个数和最大遗传代数;判断多个网络拓扑是否均满足数值可观性,若满足则计算多个网络拓扑下的停电损失,并得到最小的停损系数,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将最小停损系数与系统要求的停损系数作比较,若小于则计算目标函数值;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计算个体适应度并进行排序,选出最优个体及其目标函数值,用赌轮盘算法产生下一代个体;根据最大遗传代数选择进行下一轮迭代或输出最优解。本发明不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完全可观性,而且能够在线路N-1故障下满足相应的停损系数要求。

    一种基于视觉和力反馈的四旋翼飞行器进行空中抓取作业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55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30767.5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力反馈的四旋翼飞行器进行空中抓取作业的控制方法,其中,四旋翼飞行器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的三自由度机械臂,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四旋翼飞行器姿态传感器的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加速度;进行融合得重力加速度在载体坐标系下各轴的分量;将分量转换为力反馈手控器执行末端在其坐标系下应受反馈力;操作员根据反馈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结合视觉信息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运动以及机械手的抓取作业。操作作业时,根据视觉和力反馈信息控制四旋翼悬停于作业对象附近,然后微调机械臂准确抓住物体。该方法将机械手抓取过程中的受力作为四旋翼姿态的扰动力传递到反馈力中,使四旋翼的运动控制和机械手的抓取作业更加容易、更准确。

    一种基于光学差异性的多射流作用流场显示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8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7547.2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差异性的多射流作用流场显示装置与方法,装置由待测量床体、X光成像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全光场成像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通过在气固两相主流场中,以极性粒子作为一股射流气流的示踪粒子,造影颗粒作为另一股射流气流的示踪粒子,荧光粒子作为主流中的固相颗粒,基于示踪粒子不同的光学特性,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捕捉极性粒子发出的红外光线,X光检测器探测经造影颗粒衰减后的X光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减影手段去除光场相机影像中的示踪粒子影像,极大地提高了图像处理的准确度,实现了同步测量不同射流示踪粒子和固相颗粒的空间分布。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场与喷氨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742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163844.8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场与喷氨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借助Fluent软件模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动过程,得到SCR脱硝装置内烟气和飞灰颗粒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运用后处理软件处理数值计算结果,分析SCR脱硝装置存在的流场均匀性问题,通过采用改变连接烟道内导流板的形状与布置方式、反应器顶棚处整流构件的形状与位置、整流格栅叶片间距与高度、SCR反应器结构等措施,优化SCR脱硝装置的气固两相流场,根据连接烟道内喷氨处的烟气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计算获得该区域的NOx通量分布,依据最佳氨氮比控制与该区域NOx通量分布相匹配的喷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