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6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2296.0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稳定性加氢处理催化剂,以最终加氢处理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含有8%~50%以氧化物计的活性金属,40%~90%的氧化铝,0.08%~1.8%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氧化物,小于5.0%的硫酸根;优选含有15%~36%以氧化物计的活性金属,55%~85%的氧化铝,0.15%~1.2%以氧化物计的碱金属氧化物,小于3.0%的硫酸根,进一步优选硫酸根含量为0.5%~2.5%;所述碱金属为锂、钠、钾、铷、铯、钫,优选为钠和/或钾,进一步优选为钠。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适用于加氢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具有高活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243452.9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原料油进入加氢反应区,沿着物流流动方向,分为三段反应区,分别为浅度脱氮反应区,异构‑浅度裂解反应区和深度脱氮反应区,所述深度脱氮反应区装填的加氢处理催化剂表面镍原子浓度高于浅度脱氮反应区加氢处理催化剂表面镍原子浓度(摩尔浓度),优选高3%‑80%,进一步优选高5%‑30%,所述异构‑浅度裂解反应区装填的催化剂其红外总酸高于浅度脱氮反应区、深度脱氮反应区装填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优选高0.05mmol/g‑0.20mmol/g。所述方法不仅能提高加氢处理反应器的深度脱氮性能,而且提高催化剂体系的芳烃饱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2290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711022695.3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63 , D06M15/263 , D06M15/333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砜树脂基碳纤维悬浮液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聚砜树脂基碳纤维悬浮液上浆剂组分由聚砜树脂粉末、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和去离子水组成。按照固体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其中,聚砜树脂粉末65~75wt%,聚丙烯酸钠10~15wt%,聚乙烯醇15~20wt%。本发明所制备的上浆剂用于制备碳纤维,所制备的上浆碳纤维适用于聚砜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等中间体,耐温性高,界面结合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7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610966289.1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513 , D06M15/285 , D06M15/333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用聚碳酸酯树脂基悬浮液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悬浮液上浆剂由聚碳酸酯树脂、分散剂、稳定剂和去离子水组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悬浮液上浆剂稳定性好,用本发明上浆剂制备的上浆碳纤维适用于聚碳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等中间体,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界面结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96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67645.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中心 , 烟台亿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 E21B43/02 , E21B17/00 , E21B33/122 , F24T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取热不取水地热管柱,包括套管、内管、中心管、连接内管和防砂管。内管和中心管均位于套管内并通过第一封隔器与套管固定,内管的下端设有内换热器;中心管与内管形成与内换热器出口连接的换热介质返出腔;连接内管设置在内管下方通过第二封隔器与套管固定,连接内管的上端设有外换热器,外换热器套设在内换热器外部且出口通过注水孔与注入层连通,外换热器的入口与连接内管上端连接;防砂管设置在连接内管的下方与连接内管之间通过电泵连接,防砂管的入口通过采出孔与采出层连通。本发明通过地层内部流体流动增强了地层热对流,两个循环独立运行,只进行热量的交换,换热效率高,无腐蚀结垢,实现了取热不取地层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25297.8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1D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纺丝组件上拆卸分离出的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浸没在凝固剂中,手工撕掉其上凝固的纺丝溶液;将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浸没在清洗溶剂中进行浸洗;将浸洗后的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安装在纺丝组件上,将清洗溶剂从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的喷丝孔喷出,进行带压力清洗喷丝板;将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用流动的纯水清洗,去除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上的清洗溶剂;将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安装在纺丝组件上,将蒸汽直接通过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的喷丝孔,进行带压力清洗;用纯净的压缩空气将喷丝板上附着的水吹掉,然后放在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清洁效果好,且不损伤聚丙烯腈原丝用喷丝板。
-
公开(公告)号:CN1055867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410569362.2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55 , D06M15/507 , C08J5/06 , C08K9/08 , C08K7/0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接触角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包括主剂与去离子水,主剂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35:65)~(50:50),所述的主剂由以下组成:采用本发明的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与基体树脂接触角小,提高了基体树脂浸润速度和吸附能力,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高;上浆后的碳纤维集束性、分捻性等工艺性能优异,可满足纤维后续加工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碳纤维用乳液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66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10560331.0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46 , C08F220/14 , C08F222/02 , C08F2/10 , C08F6/10 , D01F9/22 , D0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氰酸钠法干湿法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衣康酸为聚合单体,硫氰酸钠水溶液为反应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异丙醇为分子量调节剂,二氧化硫脲为浅色剂,在65℃~80℃温度下,聚合反应1~4小时,得到聚合原液;再将聚合原液通过第一脱单塔脱除聚合原液中的未反应单体,然后再经预热到75~85℃后进入第二脱单塔进行脱单,经脱单后的聚合原液再预热到70~95℃、减压状态下脱泡和脱水。如此进行多级循环预热、脱泡和脱水,得到满足干湿法纺丝要求的高浓度(高固含量)的纺丝原液。本发明能避免聚合原液中因聚合物浓度提高可能产生的在原液中凝胶析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6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966268.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包括聚合、纺丝、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表面处理、上浆、干燥和卷绕收丝的步骤;其中:上浆时采用聚酯树脂基悬浮液上浆剂;所述聚酯树脂基悬浮液上浆剂由聚酯树脂、分散剂、稳定剂和去离子水组成;按照固体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聚酯占60~80%,分散剂占10~20%,稳定剂占10~20%。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碳纤维适用于制备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工艺性能良好,界面力学性能高,韧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31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4767.9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59/14 , D06M15/55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59/1438 , D06M15/55 , D06M2101/40 , D06M220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饱和酸改性环氧树脂通用型碳纤维上浆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通用型碳纤维上浆剂组分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端基均为羧基的脂肪族二元单不饱和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环氧基的芳香族活性稀释剂、无机阻聚剂和溴化季铵盐类催化剂。上浆剂适用于航空航天用1K~12K小丝束碳纤维的上浆,反应产物最大分解峰温度>325℃,上浆碳纤维和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基体均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强度,其通用性强,尤其和酚醛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有更显著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