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889122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576543.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反应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泄压阀门系统,无需依赖安全级电源驱动,达到信号整定值即可自动开启,实现高压和低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平衡,满足自动卸压要求,为反应堆专设系统注入提供成功条件;同时,为防止误动作,提出信号叠加阈值判断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依靠液压处于初始关闭状态,当满足信号后,依靠弹簧非能动开启,无需电源,具有很高的安全级;为防止误动作,本设计阀门可设计具有阈值特征,保护高压容器边界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406846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1808445.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驱动布雷顿装置,它包括容器,在容器的中部设置有核燃料块,在核燃料块中贯穿设置有若干导热管,核燃料块连接有布雷顿循环装置,布雷顿循环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布雷顿循环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机,核燃料块的外侧设置有反应性和放射性控制环,在核燃料块的外侧还设置有排热器;采用了新的核能发电技术,即耦合了核裂变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通过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布雷顿循环,实现核能向电能的高效转换,显著简化了系统配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满足公路/船舶/飞机/宇航运输要求,可用于海陆空天各类场景,为数据中心、偏远矿区、紧急救援等提供核电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7924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0953177.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率尺度的全自然循环反应堆,反应堆的主回路换热器为大盘管,设置于反应堆的堆芯上方,并围绕堆芯吊篮布置;在所述堆芯吊篮的不同高度的周向等间距安装负荷需求隔离阀;冷却剂经过所述堆芯加热后通过所述堆芯吊篮围成的上升段,经由开启的所述负荷需求隔离阀流入主回路换热器侧,通过横掠传热管管束加热管内流体,以产生热交换,给水经加热后经由蒸汽/热水管道流出。通过非能动的自然循环实现热量移出,取消主泵,最大程度降低失去流动类的初因事件;同时取消主泵相关的支持系统,提升经济性;一体化反应堆消除了大破口发生的可能性;具有多功率等级热负荷输出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0665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952704.7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率尺度一体化反应堆,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至少布置两列及以上换热器序列,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上布置有至少2级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序列布置在贴近所述压力容器内壁面,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中的每级换热器通过之间的连接管线上的隔离阀串联并隔离;所述每个换热器序列由一条给水管线和对应于不同功率等级热负荷需求的蒸汽/热水输出管线组成,所述给水管线和汽/热水输出管线上均设置隔离阀。取消主泵,并通过非能动的自然循环实现热量移出;一体化反应堆消除大破口发生的可能性;多级串联换热器实现多功率等级能量输出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659450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60901.1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G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技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高比活度钴源的钴调节棒及钴棒束组件。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高比活度钴源的钴调节棒,该钴调节棒包括包壳管、上端塞和下端塞,其中,筒形结构的包壳管两端通过上端塞和下端塞焊接密封,并在包壳管内部封装有镀镍柱状钴芯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医用高比活度钴源的钴调节棒及钴棒束组件,可以通过堆内辐照活化后生成钴-60放射源,用于γ手术刀、肿瘤的放射治疗等医疗领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