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外胀环及具备它的控油环

    公开(公告)号:CN112204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80036423.X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公开的控油环包括:一对侧轨;及间隔外胀环,配置于一对侧轨之间,间隔外胀环具有:多个耳部,与侧轨的内周面抵接;及多个导轨相对部,与耳部相邻地设置,并与侧轨的侧面相对,多个耳部的全部或者至少一部分满足由以下的不等式(1)表示的条件:W/H≥1.5…(1)式中,W表示从耳部的最高位置向导轨相对部的方向移动0.05mm后的位置处的耳部的宽度(单位:mm),H表示导轨相对部的与耳部相邻的区域的最高位置和耳部的最高位置之间的高低差(单位:mm)。

    滑动构件和活塞环
    1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21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80019769.4

    申请日:2018-01-22

    Inventor: 篠原章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包含母材和形成在母材的表面上的非晶质硬质碳膜,非晶质硬质碳膜具有sp2比随着从作为母材侧的内表面侧朝向外表面侧而增加的倾斜结构。另外,本发明涉及由上述滑动构件构成的活塞环。

    内燃机用活塞和活塞环
    1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617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80022089.8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活塞和活塞环。该内燃机用活塞能够在气缸内移动,具有活塞主体和配置于环槽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的上侧表面具有:凸状的凸面部,其在所述活塞环的自由状态下形成于内缘的位置与在径向上的厚度为1/2的中央位置之间;和倾斜周面部,其在所述径向的外侧与所述凸面部连续,以随着朝向平面部或者所述径向的内侧而接近所述活塞环的下侧表面的方式倾斜,在所述活塞主体和所述活塞环处于规定状态下,在与所述活塞主体的中心轴线平行且包含所述中心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环槽的上表面与所述平面部或所述倾斜周面部之间的角度为18分以上。

    滑动构件和活塞环
    1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21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19769.4

    申请日:2018-01-22

    Inventor: 篠原章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包含母材和形成在母材的表面上的非晶质硬质碳膜,非晶质硬质碳膜具有sp2比随着从作为母材侧的内表面侧朝向外表面侧而增加的倾斜结构。另外,本发明涉及由上述滑动构件构成的活塞环。

    被覆滑动构件
    1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171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80047942.8

    申请日:2015-08-10

    Inventor: 辻胜启

    Abstract: 提供一种被覆滑动构件,其容易进行在母材的表面形成厚度3μm以上的不含氢的类金刚石碳的情况下的覆膜表面的研磨加工,在与润滑油接触的环境下实现了低摩擦和耐磨耗性。一种被覆滑动构件(10),在与润滑油接触的环境下使用,具有母材(12)、第1硬质碳层(14)以及第2硬质碳层(15),第1硬质碳层(14)通过使用碳的真空电弧法形成于母材的表面,包含实质上不含氢而仅由碳构成的类金刚石碳,厚度为3μm以上,第2硬质碳层(15)通过使用碳的真空电弧法直接形成于第1硬质碳层的表面,包含实质上不含氢而仅由碳和氮构成的类金刚石碳,第2硬质碳层的膜厚为第1硬质碳层的膜厚的3~35%。

    密封圈
    15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8363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480052722.X

    申请日:2014-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62 F16J15/164 F16J15/3412 F16J15/441

    Abstract: 一种密封圈,其具有中心轴线、外周面、内周面、侧表面以及槽部。上述中心轴线为转动中心。上述外周面是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朝向外侧的圆筒面。上述内周面位于上述中心轴线与上述外周面之间,其是以上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朝向内侧的圆筒面。上述侧表面连接上述外周面与上述内周面。上述槽部构成为,其呈从上述侧表面凹进的槽状,与上述外周面隔开间隔沿圆周方向延伸,具有与上述内周面连接的第1端部和位于与上述第1端部相反一侧的第2端部,使从上述第1端部进入的油液通过上述第2端部返回至上述内周面一侧。

    烧结合金制阀导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5250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480042148.X

    申请日:2014-07-22

    Inventor: 高桥林太郎

    Abstract: 为了提供能够用于基于小型化、直接喷射高增压化的热载荷大的发动机的阀导承的具有高传热性和优异的耐摩耗性的烧结合金制阀导承,该烧结合金的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u:10~90%、Cr:0~10%、Mo:0~6%、V:0~8%、W:0~8%、C:0.5~3%,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上述Cr、Mo、V及W的总量为2%以上,并且该烧结合金的组织由以Fe为主成分的Fe基合金相、Cu相或以Cu为主成分的Cu基合金相、及石墨相构成。

    密封圈
    1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8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0200.3

    申请日:2016-1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减少摩擦损失和抑制油液泄漏的密封圈。密封圈具有内周面、外周面、侧表面、多个油槽和凹部区域。上述外周面与上述内周面相背。上述侧表面与上述内周面和上述外周面正交。上述多个油槽在上述侧表面上彼此隔开间隔设置。上述凹部区域设置于上述侧表面,由独立的多个凹部构成。在该密封圈中,通过由凹部区域对油液进行缓存的功能,能够兼顾减少摩擦损失和抑制油液泄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