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4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0950.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6/26 , C23C16/52 , C23C16/56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缺陷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利用常规的CVD方法,通过调控生长过程中的参数来制备缺陷石墨烯,或利用CVD法制备完整的石墨烯,再利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石墨烯上制造缺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本申请利用岛状石墨烯实现了对锂金属负极改性;以缺陷石墨烯改性的铜箔作为锂金属电池的集流体,缺陷石墨烯诱导锂沉积,使其沉积成高质量、平整的形貌,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818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719582.2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化成方法,包括步骤:提供注液口未封闭的待处理电容器并将待处理电容器激活;对待处理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并循环数次;对完成上述步骤的待处理电容器进行减压抽气并在注液口处进行封口处理。本发明利用上述步骤对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进行预处理,先激活,然后对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多次循环充放电使得锂离子电容器内部水分和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充分消耗,最后将生成的气体排出,以防止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胀气现象,保证锂离子电容器容量,提高循环稳定性,且上述步骤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在成规模的产业化中进行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40155.0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184 , H01G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碳、氮的有机物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石墨烯;所述含碳、氮的有机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氮杂菲化合物与有机物混合,得到含碳、氮的有机物;所述含氮杂菲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式I中,R1~R8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芳香基或烷氧基;m=0或1;n=0或1;所述有机物选自维生素、氰胺、氨基酸和含氮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直接碳化含碳、氮的有机物方法,一步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材料,无需去除金属催化剂或者转移步骤,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约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和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75458.X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包括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以及填充在所述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中的聚合物和锂盐电解质;所述聚合物为PEO、PAN、PVDF、PMMA和PVDF-HFP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锂盐电解质为LiTFSI、LiPF6、LiCIO4中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具有给电子官能团,所述给电子官能团与锂盐中锂离子的摩尔比为(1~10):1。本发明中的三维氧化石墨烯网络表面可形成连续的非晶区域,有利于锂离子传输,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所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优良的安全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43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0531976.6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镀石墨烯,包括石墨烯和镀于石墨烯表面的金属镀层。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镀石墨烯通过在石墨烯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可以改善与金属基体的润湿性,有利于分散于金属基体中作为增强相,从而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另外,本发明在进行化学镀石墨烯制备时,通过乳液中油水间的界面形式可以控制石墨烯的形貌,得到了不同形貌的化学镀石墨烯。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延伸率为41%~56%,抗拉强度为240~26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88094.0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钛酸锂基复合材料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球状复合材料,包括钛酸锂微球基体和碳材料;所述钛酸锂微球基体为由钛酸锂纳米片相互连通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微球;所述碳材料包括碳颗粒或碳纳米片;所述碳颗粒附着于所述钛酸锂微球基体中的钛酸锂纳米片表面和/或填充于所述钛酸锂微球基体中的三维网络孔隙内,共同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球状钛酸锂基复合材料;所述碳纳米片与所述钛酸锂微球基体中的钛酸锂纳米片相互穿插连通,共同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球状钛酸锂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改善钛酸锂材料的倍率性能,并提升大电流充放电时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37224.9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A)铝盐和碱混合水解得到氢氧化铝溶胶;B)酸化石墨烯、氢氧化铝溶胶和偶联剂反应得到包覆氢氧化铝层的石墨烯;C)将所述包覆氢氧化铝层的石墨烯退火,得到包覆氧化铝层的石墨烯,即为石墨烯基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在石墨烯片上原位复合氧化铝层,使得石墨烯表面带有一定的官能团,与高分子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上述方法处理的复合材料不容易团聚,而且纳米氧化铝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绝缘作用,在相同热导率的情况下,20~40份石墨烯/纳米氧化铝片可以取代100份的氧化铝填料,重量大大减轻,同时力学性能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172262.5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宏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与还原剂混合反应,得到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S2)将所述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磺酸化反应,得到磺酸化的氧化石墨烯;S3)将所述磺酸化的氧化石墨烯与还原剂混合反应,得到磺酸化石墨烯;S4)将所述磺酸化石墨烯与多羟基的化合物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石墨烯宏观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氧化石墨烯片层不同位置即表面和边缘的官能团进行调控,使得其对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具有选择性,从而诱导石墨烯片层在3D宏观体的构建中呈现取向性,并且不会被后续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冰晶生长所影响,最终制得有序的层状结构三维石墨烯宏观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79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690957.8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83/04 , C08K13/06 , C08K9/10 , C08K3/04 , C08K9/06 , C08K3/22 , C08K3/28 , C08K7/24 , C09K5/06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导热硅胶相变复合材料,包括:硅胶基体以及分散于所述硅胶基体内部导热相变材料;所述导热相变材料包括导热填料和微胶囊相变材料;所述导热填料选自石墨烯、氧化铝粉末、氮化铝粉末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向硅胶中添加导热填料,可以在硅胶中形成完整的导热通路,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且,在硅胶内部加入微胶囊相变材料,提高了复合硅胶材料的潜热,在导热的同时可以储存一部分热量。同时导热硅胶和相变材料的协同作用,使热的传导更为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34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410174571.7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产业化应用的石墨烯材料粉体,该石墨烯材料粉体由石墨烯材料与高分子复合而成,所述石墨烯材料表面均匀覆盖有高分子,使得相邻的石墨烯材料之间均有高分子形成阻隔,其视密度≥0.02g/cm3。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材料粉体,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其石墨烯材料不会产生回叠,并且容易恢复到原有状态,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该石墨烯材料粉体与其他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极大的扩展了该石墨烯材料粉体在下游产品中应用的领域。成功解决了石墨烯材料粉体的产业应用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