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92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55245.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涉网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的宽频带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扰动注入装置向新能源发电单元注入电压扰动,并采集各预设的测量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根据各预设的测量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计算得到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前的相关变量;利用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前的相关变量,计算得到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后的新能源发电单元的阻抗。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消除了测量装置和电网非线性阻抗耦合对新能源发电单元阻抗测量的影响,提高了阻抗测量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55245.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涉网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的宽频带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扰动注入装置向新能源发电单元注入电压扰动,并采集各预设的测量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根据各预设的测量点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计算得到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前的相关变量;利用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前的相关变量,计算得到与测量装置和电网阻抗解耦后的新能源发电单元的阻抗。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消除了测量装置和电网非线性阻抗耦合对新能源发电单元阻抗测量的影响,提高了阻抗测量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449613.3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9/04 , H02J3/38 , H02J3/50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弱电网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当交流弱电网为故障穿越运行工况时,基于实时采集的三相并网电压控制生成自适应无扰动电流控制信号附加至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双环控制的q轴电流环得到q轴电流环控制信号;基于所述q轴电流环控制信号和d轴电流控制生成最终控制指令,抑制电网暂态过电压。直接通过电压信号影响增加自适应电流控制指令,既不影响机组在弱电网下的稳态运行性能,又能在交/直流故障下有效抑制机端暂态过电压,进而实现大规模新能源的友好并网,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235792.1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宋宗朋 , 冯双磊 , 王勃 , 刘晓琳 , 王姝 , 靳双龙 , 胡菊 , 郭于阳 , 滑申冰 , 马振强 , 张艾虎 , 高京娜 , 王铮 , 车建峰 , 王钊 , 张菲 , 赵艳青 , 姜文玲 , 韩振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热能量转化效应模拟的方法及系统,属于风电能量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风电场的局地气候模式和基础数据;基于所述局地气候模式和基础数据,及风电能量的转化关系和电能热耗散原理,建立风电热能量局地和异地的能量转化模型;在所述局地气候模式下,通过能量转化模型模拟风电场风电热能量的转化效应。本发明通过能量转化模型能够有效模拟风电场风电热能量的转化效应,有利于评估我国大型风电基地产生的局地气候效应,对于我国风电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152874.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宗朋 , 王勃 , 冯双磊 , 靳双龙 , 刘晓琳 , 王姝 , 胡菊 , 郭于阳 , 滑申冰 , 马振强 , 张艾虎 , 高京娜 , 王铮 , 车建峰 , 王钊 , 张菲 , 赵艳青 , 姜文玲 , 韩振永
IPC: G01W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气象监测装置的异常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与目标微气象监测装置关联的多个目标气象部门监测装置;基于所述目标微气象监测装置和每个目标气象部门监测装置对应的监测数据,分别获取目标微气象监测装置和目标气象部门监测装置对应的平均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平均监测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微气象监测装置和每个目标气象部门监测装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相关系数确定每个第一相关系数对应的置信度水平;基于所述置信度水平确定所述目标微气象监测装置的测量置信度;基于所述测量置信度进行异常识别。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异常识别方法不能识别轻微故障的问题,有利于提升输电线路区域的气象监测和灾害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009996.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宋宗朋 , 王勃 , 靳双龙 , 冯双磊 , 刘晓琳 , 胡菊 , 郭于阳 , 滑申冰 , 马振强 , 张艾虎 , 甄妍 , 王铮 , 车建峰 , 王钊 , 张菲 , 赵艳青 , 姜文玲 , 韩振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资源可预报性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将风电场的风速观测时间序列转换为风功率序列,并按设定周期进行分解得到风功率子序列集合;计算各风功率子序列集合中各风功率子序列之间的误差指标值;基于误差指标值对各风功率子序列进行分类,并确定各分类中风功率子序列出现的概率;基于各分类中风功率子序列出现的概率确定所有分类的风资源可预报程度,及进一步衡量不同地区间的可预测性差异。本发明通过构建风资源可预报性指标,有助于厘清风资源可预报性概念,及定量评估不同地区的可预报程度,从而有助于基于可预报性指标进行电网发用电平衡和调度计划制订,提高了电网发电平衡及调度计划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240352.4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波动识别和误差修正的风电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将待预测时长的风速波形划分为多个风速波动,并形成各风速波动的特征序列;利用预先建立的风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和所述风速波动的特征序列,得到各风速波动的特征序列对应的低频功率波动;根据各风速波动的特征序列对应的低频功率波动,生成各风速波动对应的风电功率波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突破了目前短期功率预测方法无法捕捉或捕捉风电出力波动的效果有限的局限,提升了风电短期功率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480130.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纯 , 王勃 , 冯双磊 , 车建峰 , 裴岩 , 汪步惟 , 王铮 , 王钊 , 赵艳青 , 姜文玲 , 张菲 , 靳双龙 , 刘晓琳 , 宋宗鹏 , 胡菊 , 马振强 , 滑申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场输出功率的群体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将待预测时刻多个风电场站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按照预设格式转化为气象图数据;将气象图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图卷积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图数据作为待预测时刻多个风电场站的输出功率预测值;其中,气象图数据包括各风电场站的气象参数、测量参数以及不同风电场站间的联接权重,图卷积预测模型是采用多个风电场站的历史气象图数据和历史功率图数据训练得到的;本发明仅需建立一个图卷积预测模型即可得到包括多个风电场站功率的多条预测曲线,在大规模风电功率预测场景中,仅需训练、部署、维护一个模型即可实现多个风电场多条预测曲线的预测,可降低模型训练、模型部署、模型维护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47810.6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机组参数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基于新能源机组的控制过程,将新能源机组控制参数中影响功角稳定的参数作为所述控制过程的关键参数;在功角失稳的临界运行方式下,以使功角不失稳为条件,对所述关键参数的取值进行整定。本发明能够确定新能源机组控制参数中对功角稳定有影响的关键参数,并确定使功角不失稳的关键参数的值;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参数优化方法对关键参数的取值进行整定,能够有效地增强电网交直流送端系统故障时的功角稳定性,避免功角失稳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升特高压直流的输电能力、促进送端新能源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02536.1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双磊 , 王伟胜 , 王勃 , 刘纯 , 靳双龙 , 刘晓琳 , 宋宗朋 , 胡菊 , 滑申冰 , 马振强 , 张艾虎 , 郭于阳 , 王铮 , 车建峰 , 张菲 , 姜文玲 , 赵艳青 , 王钊 , 裴岩 , 汪步惟 , 李红莉 , 韩振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速预报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模式背景场与最新的气象要素数据,采用预先构建的全局最优同化方案进行资料同化,得到模式初始状态;基于模式初始状态,采用预先训练的模式参数化方案进行预测,得到风速预报场;针对资料同化和模式参数化方案环节,在传统的基于物理机理和已知规律约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基础上,面向缺乏或没有物理机理约束的情况,本发明通过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出全局最优同化方案和模式参数化方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势,从而显著提升风速预报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