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
    1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76213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3187709.1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具有执行自烘干的烘干状态,清洁设备包括机身及底座,机身可分离地配接于底座上且包括机主体、滚刷及烘干组件,滚刷配接于机主体,烘干组件配接于机主体上且其内形成有第一导风通道,底座内形成有第二导风通道,其中,处于烘干状态时,机身与底座配接,滚刷放置于底座上,第一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连通形成出风口朝向滚刷的第二烘干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设备不易残留水渍及不易滋生细菌。

    地刷组件及洗地机
    1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702468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3195316.5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壳体、滚刷件、风机、抽污管道及传动组件,滚刷件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即滚刷件能够相对于壳体沿自身轴向转动。风机具有吸气管和出风管吸气管与抽污管道连通且为抽污管道提供抽吸力,从而将地刷组件途径的清洗位置处的脏污吸取到抽污管道内。传动组件具有与滚刷件传动连接的转动部且转动部具有朝向出风管开设的迎风面,风机通过出风管向转动部的迎风面吹风,以驱动转动部转动并带动滚刷件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实现了滚刷的转动。如此,无需再额外的设置电机或者其他电气元件,保证了清洁效果的同时,使得地刷组件使用轻便,且降低电气负载从而延长了续航时间。

    清洁设备
    1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28440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3216427.X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部件、地刷组件及固定装置,机身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握持端及连接端,连接端可转动地与地刷组件连接,使得机身部件能够相对地刷组件转动。固定装置包括转动件和锁定件,转动件与锁定件中一者安装于机身部件的连接端,另一者安装于地刷组件上。其中,转动件具有第一作用部,锁定件具有锁定位,且机身部件且具有相对待清洁面直立的收纳位置。当机身部件相对地刷组件转动至收纳位置时,第一作用部锁止于锁定位内。如此,将机身部件与地刷组件实现自锁,此时机身部件无需依靠在墙壁或者其他结构即能够实现可靠地站立,既不会弄脏墙壁,同时还方便了清洁设备的收纳。

    地刷组件及洗地机
    1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9512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195296.1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及洗地机,壳体、滚刷组件及驱动组件,滚刷组件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壳体可转动的连接。驱动组件与滚刷组件驱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滚刷组件绕自身轴向转动,从而清洁需要清洗的位置如地面、毛毯等。其中,驱动组件提供的驱动力可调,以驱动滚刷组件以不同的转速转动。当需要清洁硬质地板时,驱动滚刷组件以第一转速运行,当需要清洁软质毛毯时,驱动滚刷组件以第二转速运行,由于软质毛毯较难清洗,故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才能够深入的将软质毛毯内部藏匿的污垢清理干净。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地刷组件,可以根据需要清理的场景,适应性的提供不同的转速,保证在不同的场景下均提供高效的清洁能力。

    杀菌组件及杀菌套装
    1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1581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123315.3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杀菌组件及杀菌套装,杀菌组件包括悬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支架本体能够固定于外部结构;及杀菌盒,包括盒体及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第二磁性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能够彼此相吸,以使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如此,在将支架本体固定于外部结构后,仅将杀菌盒靠近悬挂支架,即可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吸作用力下,实现杀菌盒相对悬挂支架的固定,故本申请的杀菌组件及杀菌套装,避免了杀菌盒与悬挂支架之间的卡接配合,简化了操作的同时也避免了彼此受损,另外,使用寿命长。

    手动升降火锅
    1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83884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699092.9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升降火锅,它包括锅体和设置在锅体内的滤篮;锅体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滑轨,螺旋滑轨上设置有滑动轨道和沿滑动轨道延伸方向分布的多个限位卡槽;滤篮上设置有一滑动件,滑动件可沿滑动轨道螺旋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滤篮上升或下降;滑动件上连接有一控制手柄,控制手柄可绕其与滑动件的连接部旋转,控制手柄卡入限位卡槽内以限制滑动件沿滑动轨道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升降火锅通过滑动件与滑动轨道的滑动配合,实现手动调节火锅滤篮的升降,调节升降时不费电、基本没有噪音,制造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采用电动的方式实现滤篮的升降的结构存在的噪音大、价格高、不环保的问题。

    升降装置、升降系统及火锅

    公开(公告)号:CN21555879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607416.1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升降装置、升降系统及火锅。其中升降装置包括限位轴、螺旋轨道、动力机构、滚轮及抵推部,所述抵推部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限位轴,动力机构装配于所述抵推部,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滚轮转动,所述滚轮沿所述螺旋轨道的螺旋方向滚动,以此带动所述抵推部沿所述限位轴的轴向上升或下降,所述抵推部带动所述待升降件上升或下降。与现有技术相比,动力机构带动滚轮是沿螺纹轨道的螺纹方向上升或下降,动力机构在传动的同时还可抵推所述抵推部沿限位轴的轴向滑动,进而抵推待升降件上升或下降,将待升降件的重力集中在螺旋轨道,进而增大了承重面积,提高滚轮与螺旋轨道移动的过程中稳定性。

    冲洗器
    1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1819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3124272.2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器,包括具有抽水腔及按压组件的抽水结构、具有喷水通道及切换组件的喷水结构、具有空腔的水箱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出储水腔的弹性结构,抽水腔上设有抽水口和排水口,按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杆,第一压杆的一端设有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与抽水腔的腔壁过盈配合,并适于在抽水口与排水口之间往复运动;喷水通道的一端设有喷出口,切换组件适于控制喷水通道的通断;储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排水口连通,出水口与喷水通道远离喷出口的一端连通,储水腔在按压组件的作用下,具有容积增大、通过抽水结构抽水的抽水状态,储水腔在切换组件的作用下,具有容积减小、通过喷水结构喷水的喷水状态。

    一种转动装置和家用电器
    1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32229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677316.9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装置,用于家用电器,转动装置包括转盘和转轴,转轴一端和转盘可拆卸的连接,家用电器机身底部开设有孔,转轴的另一端与机身底部可拆卸的连接,从而通过转动装置带动家用电器机身旋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底部的以上所述的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动装置和家用电器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动装置,转轴将底座与转盘连接,从而实现饭煲的转动,平常非工作状态时,用户通过旋转机身到任意角度,可对机身实现多角度清洗,提高用户体验,且底座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可有效避免水气、灰尘、昆虫等杂质进入机身底部,改善机身底部走线电气安全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21132433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176948.3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包括:锅本体;内锅设于锅本体内,内锅上开设第一通孔;动力装置设于锅本体上,且在内锅上的投影落在内锅的壁上;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沥液结构设于第一通孔处,适于将内锅中的液体沥入锅本体,沥液结构与传动机构连接,在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具有使内锅与锅本体连通的沥液状态,以及使内锅与锅本体阻断的封堵状态。通过将动力装置在内锅上的投影落在内锅的壁上,在内锅与沥水结构的连接处出现漏液现象时,由于动力装置与第一通孔不相对设置,内锅中的液体会由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不会直接流至动力装置上,减小了电气安全隐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