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0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70882.1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集中器,包括集中器本体,本体的硬件包括连接有LORA模块的MCU、接口模块、外部传感器接口模块、稳压模块、SIM Card卡槽、通信模块、ASM1117模块、um220_iv模块、屏幕接口模块、TPD4E1U06DBVR接口模块、MICRO_USB_TYPEB模块、TXS0108模块、指示灯、EC20模块,本发明以STM32H743IIT6作为主控芯片,通过LORA模块接收外部传感器传输回的信息,将数据显示在串口屏幕上并对传感器数具做出预测,将处理好的数据发到云服务器上,价格低,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恶劣的环境;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模块集成度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08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61770.8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的铷原子钟参数估计算法,本发明包括参与计算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按照一定的步骤与流程进行计算。本发明对调整参数a进一步处理,通过加入惩罚措施和幅值限制,解决参数预测可能出现较大跳变的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调整参数加入惩罚措施和幅值限制,从而在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高了钟差预测精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滤波发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3998.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光伏出力与负荷特性的充电站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光储系统输出功率的平滑特性和光储互补特性,分别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光伏发电出力和充电负荷进行精细化建模计算;考虑光伏出力与负荷特性的相关性,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建模分析,以支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配置优化分析;在光伏发电特性、负荷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计及充电负荷与光伏发电出力特征的充电站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杂草入侵算法对上述步骤2所述的充电站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本发明有效解决光储充能源系统管理和运行的难题,提高光储充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电网的供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6200.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电价优化模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础数据及模型参数;根据用户需求价格弹性原理,建立实时电价优化模型;构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求解实时电价优化模型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本发明计算过程原理简单,实用性强,计算结果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实时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可有效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用户用电成本,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促进用户侧参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08941.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域综合能源耦合特性的碳排放优化系统,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系统结构由供能模组、耦合模组和用户模组组成,通过耦合模组对系统所在区域内部的各个供能模组内部的能源进行耦合,并对能源的使用设置优先级,根据用户模组的需求进行分配供电,并在用户模组内部进行分区,使生活区、办公区和工业区内部的用能可实现互相补给,从而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碳排量优化,系统中设置对电、热、冷、气进行供能,并在每个功能结构上设置两组及其以上的结合功能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电、热、冷、气的绿色能源分配使用,并可在应急状态下实现能源供给的备用,绿色安全,供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7884.7
申请日:2023-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直驱风机组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培训平台,涉及风力发电机仿真培训技术领域,包括培训机台,培训机台底部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培训机台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电动轮盘,电动轮盘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培训机台的形状为圆柱形,培训机台的正面安装有隔门,隔门的正面安装有总控主机,总控主机的表面嵌有键盘,总控主机的正面电性连接有高清显示器,总控主机的正面靠近高清显示器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识别探头,本发明中的培训机台类似于一个拳台,培训机台将培训、考试、师生交流以及实物操作融为一体,培训机台通过底部的支撑腿进行支撑,培训架体底端电动转盘内部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可以带动内置的转动盘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9198.4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发电系统包括风电、氢储能设备、蓄电池、光伏、固定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负荷、光伏集热器、蓄热罐、热负荷,风电和光伏通过电缆连接氢储能设备、蓄电池、固定负荷、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光伏与光伏集热器连接,光伏集热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蓄热罐和热负荷。本发明有助于降低IES接入对配电网运行产生的风险,提升其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其损耗,提升其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3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09336.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配电网优化结构及运行方法,其结构包括上层优化模型、虚拟电厂控制中心、下层优化模型和电网,上层优化模型内设置有多个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并联后通过信息通讯与虚拟电厂控制中心连接,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并联后通过电力传输与电网连接;下层优化模型内设置有发电装置和负荷,发电装置和负荷并联后通过信息通讯与虚拟电厂控制中心连接,发电装置和负荷并联后通过电力传输与电网连接。本发明在虚拟电厂的双层优化运行方法下,可以有效地消纳电网多余的新能源发电,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调节,同时有效降低系统的经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61291.3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布式调相机的新能源场站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确定在分布式调相机升压变分接开关不同档位下,分布式调相机的稳态无功出力范围,以确定分布式调相机的进相/滞相能力;计及所述分布式调相机的进相/滞相能力以及稳态运行方式,选择所述分布式调相机升压变分接开关档位;判定新能源场站本地控制AVC子站与系统AVC主站通信是否畅通,根据判定结果对含有所述分布式调相机的无功调节设备的稳态无功输出进行协调控制。本发明能保证分布式调相机的无功输出能力,在满足新能源发电系统无功平衡需求的同时,实现了送端系统暂态过电压的有效抑制。本发明可以在电力系统输配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400746.4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依赖分析工具的内存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具体为,从Java程序包文件中提取源代码文件;对所提取的源代码文件进行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并获取每个源代码文件生成的抽象语法树中每个种类的节点类的实例对象数量;计算每个种类的节点类实例对象占用内存大小;计算每个源代码文件生成的抽象语法树占用内存大小;计算整个Java程序包所需内存大小。本发明通过对依赖分析工具运行时内存的预测,使得每次依赖分析工具容器能够通过预测得到的内存,分配至内存资源足够的容器运行节点,保证了依赖分析工具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分布式代码检测系统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