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3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94636.4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临界电压的电网故障下直流连续换相失败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量化直流逆变站低压限流控制和关断角控制对首次换相失败恢复过程的作用计算直流逆变站连续换相失败的临界电压Uth;通过比较电网故障瞬间的换流母线电压与直流逆变站连续换相失败的临界电压Uth,判断直流逆变站首次换相失败恢复过程中是否会再次发生换相失败。本发明填补了LCC-HVDC连续换相失败预测的空白,具有原理简单、准确率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可为LCC-HVDC连续换相失败抑制以及交直流电网紧急控制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526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978296.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气雷达数据的强对流风力等级预测方法,以天气雷达监测数据为预测信息源,将强对流大风风力的预测问题处理为“有监督学习下的分类问题”,根据天气雷达对强对流的监测数据与自动气象站的风速监测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串行SVM方法构造了分类器,实现对风力的三级预测,并通过下采样方法改善了低风速、高风速数据样本间的不平衡对模型分类效果影响;该风力预测模型可对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地面大风情况进行定量预测,将弥补气象部门的常规风预报不能覆盖“小尺度、突发且易消逝”的强对流天气的不足,可作为强对流天气下输电线路风偏放电风险预警的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92372.2
申请日:2018-12-25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双馈风电并网电力系统故障电压的控制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1)计算双馈风电机组在故障瞬间的电气量结合电网参数计算故障发生的位置和过渡电阻;(2)计算双馈风电机组功率控制范围内最大故障电压所需的有功功率控制参考值;(3)计算双馈风电机组功率控制范围内最大故障电压所需的无功功率控制参考值;(4)在故障发生瞬间将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外环功率参考值切换为计算的功率参考值,即可实施控制。针对现有双馈风电机组电压控制方法的不足,本发明能够准确刻画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能力,在其功率控制范围内可最大限度地提升故障电压,有效避免新能源电源的低压脱网,有利于故障后的电网电压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6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63960.0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中包括新能源以及可调度能源,以可调度能源出力为决策变量分别建立各个时间尺度调度计划的目标函数;分别建立各个目标函数的包括鲁棒约束与传统物理约束的约束条件;根据各个目标函数与对应的约束条件建立各个时间尺度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鲁棒水平值调整规则选取各时间尺度下的鲁棒水平值,分别输入各个时间尺度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中,从而求得在约束条件下满足目标函数的决策变量;根据据决策变量调整调度计划,从而进行可调度能源的调度。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调度计划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07076.4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概率评估方法,采用风速、日照强度等气象要素时间周期特征的新能源出力模型综合反映气象随机波动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潮流方法反映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两者结合建立新能源并网系统静态安全概率评估方法;为分析系统的薄弱环节及高风险时段,提出系统潮流越限概率指标;为评估系统N-1风险水平和新能源接入场景变化导致的风险变化情况,提出系统N-1风险评价指标;本发明与传统的、确定性的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相比,将新能源并网系统的不确定性考虑在内,用概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估系统静态安全的可能性,为系统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为电力系统中长期规划和调度等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75260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978296.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13/95 , G01S7/40 , G01S7/41 , G06K9/6256 , G06K9/62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气雷达数据的强对流风力等级预测方法,以天气雷达监测数据为预测信息源,将强对流大风风力的预测问题处理为“有监督学习下的分类问题”,根据天气雷达对强对流的监测数据与自动气象站的风速监测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利用串行SVM方法构造了分类器,实现对风力的三级预测,并通过下采样方法改善了低风速、高风速数据样本间的不平衡对模型分类效果影响;该风力预测模型可对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地面大风情况进行定量预测,将弥补气象部门的常规风预报不能覆盖“小尺度、突发且易消逝”的强对流天气的不足,可作为强对流天气下输电线路风偏放电风险预警的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2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09746.1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耐受时间预测的输电线路主动式热保护方法,当电网发生潮流转移导致被保护线路电流跃变时,利用导线温度表征线路过电流耐受能力,准确预测线路的实时安全状态;基于输电线路地理信息和沿线气象观测站分布特征,分区分段获取线路运行气象条件的实况值和预报值,计算线路温升响应以准确预测输电线路过电流安全耐受时间;然后反馈至电网调度系统,为精准的安稳控制提供时间依据;关注控制期间导线温度变化轨迹,若仍有超过最高允许运行温度的危险情况,则切除该线路。本方法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线路的耐受能力,从而可以尽量延缓跳闸保护动作,最大限度避免连锁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89214.5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VM分类器的输电线路易舞气象条件预报方法,通过挖掘历史上舞动频发区域的输电线路参数和气象参数,以气象参数为输入量,建立气象要素累积作用过程的SVM分类器,预测是否满足易舞气象条件。本发明输出的易舞气象条件预报结果可为电网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撑,有助于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抗风、除融冰防舞措施,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32029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479218.5
申请日:2013-10-14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方法,本方法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中压配电网影响的区别,利用配电网线路故障跳闸概率的定量计算实现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与比较,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与运行成本分析相结合,通过计算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并综合可靠性因素来选择最优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可满足中压配电网设计、改造的工程需求,提高电网安全性及运行维护效率。该方法能够在计及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和建设运行成本影响的基础上,决策出具有最优经济性的高可靠性中性点接地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832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0027707.6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重庆大学 , 深圳市康必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低损耗运行方式确定方法,1)首先建立包括可靠性约束在内的多种约束条件下以定制周期内总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的中压配电网低损耗运行方式定制模型;2)读取配电网基础数据;3)可靠性指标约束限值设定;4)利用结合改进随机变异策略的进化规划算法对配电网络不同开关向量状态进行寻优搜索;5)结果输出。本发明在中压配电网运行方式定制时以定制周期内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并计及供电可靠性约束,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能够保证配电网的网络结构约束,即保证了配电网络的辐射型及无孤岛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