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丝素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6465A

    公开(公告)日:2001-10-10

    申请号:CN01108134.1

    申请日:2001-03-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加工成的柔韧膜及其制备方法。它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经脱胶、溶解、透析、提纯,再添加环氧树脂交联剂、催化剂搅拌均匀,经干燥处理后加工成柔韧丝素蛋白膜。由于该膜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良好,且其结构为非晶态,能同时具有难溶于水和优良柔韧性的特性,所以,可用作人工皮肤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还可作为硬脑膜、食道、心脏瓣膜、血管、韧带、肌腱等医疗外科修复材料。

    一种抗菌防血肿长效医用复合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523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54078.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血肿长效医用复合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埋线以具有非对称倒刺结构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纤维为芯层,聚多巴胺(PDA)为中层黏附剂,丝素蛋白(SF)和抗菌短肽鱼精蛋白(PS)为外层,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PS/SF/PDA/PPDO医用复合埋线。本发明制备的PS/SF/PDA/PPDO复合埋线通过黏附与交联双重作用将高分子量SF涂敷于PPDO表面,延长PPDO降解时间及力学稳定性,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有助于延长埋线手术效果,降低就医者二次手术概率。外层PS具有良好抗菌性并能够增强凝血效果,同时SF协助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减少皮下组织局部渗液,两者协调发挥抗菌防血肿作用。

    一种抗菌防血肿长效医用复合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5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4078.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血肿长效医用复合埋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埋线以具有非对称倒刺结构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纤维为芯层,聚多巴胺(PDA)为中层黏附剂,丝素蛋白(SF)和抗菌短肽鱼精蛋白(PS)为外层,形成具有皮芯结构的PS/SF/PDA/PPDO医用复合埋线。本发明制备的PS/SF/PDA/PPDO复合埋线通过黏附与交联双重作用将高分子量SF涂敷于PPDO表面,延长PPDO降解时间及力学稳定性,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有助于延长埋线手术效果,降低就医者二次手术概率。外层PS具有良好抗菌性并能够增强凝血效果,同时SF协助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减少皮下组织局部渗液,两者协调发挥抗菌防血肿作用。

    一种丝素蛋白胰岛素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65293.8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胰岛素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活化后的丝素蛋白溶液中滴加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并使得最终溶液中的半胱胺盐酸盐浓度为20‑80mmol/L;将最终溶液pH值调节至5‑6;搅拌反应,取出后静置,获得巯基化丝素蛋白溶液;将反应完成的丝素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完毕后,离心取上清液获得纯化后的巯基化丝素蛋白溶液;将胰岛素溶液加入到巯基化丝素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取混合溶液浇注在模具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将脱泡后的模具系统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下干燥,干燥脱模后即获得具有电致响应性的丝素蛋白胰岛素微针贴片。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2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81433.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将去离子水与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赖氨酸,正硅酸乙酯与赖氨酸的质量比为10~20:0.3~0.6,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8.5~9.5;将混合溶液升温至50~70℃,继续搅拌2~5h,直至混合溶液不再发生分层,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并采用超声波分散;室温下陈化,得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纳米增强材料的制备:将丝素蛋白溶液、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溶胶、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形成凝胶后,陈化并干燥,得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丝素蛋白复合材料。

    用于祛黄褐斑的丝素蛋白氨甲环酸缓释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2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0684.4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祛黄褐斑的丝素蛋白氨甲环酸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氨甲环酸溶液与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取混合溶液浇筑于模具中,去除气泡后,恒温恒湿下进行干燥处理,脱模后获得初始丝素蛋白氨甲环酸微针;在真空干燥箱的底部放置去离子水,将所述初始丝素蛋白氨甲环酸微针置于真空干燥箱内,提高温度至30‑45℃,使湿度达到70‑80%;对所述真空干燥箱抽真空至真空度至少为‑0.08Mpa后,停止抽气,过5‑10分钟后,再次抽真空至真空度至少为‑0.08Mpa后,停止抽气,维持真空状态;保持30‑45℃的温度,使真空干燥箱中的湿度逐步升高,维持在80‑95%,取出得到中间丝素蛋白氨甲环酸缓释微针;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丝素蛋白氨甲环酸缓释微针。

    高分子量丝素蛋白链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8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867500.3

    申请日:2018-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丝素蛋白多肽链段的制备方法,采用蚕茧壳脱胶溶解后,加入还原剂还原丝素蛋白中半胱氨酸,将丝素蛋白中的H链(390kDa)和L链(25kDa)之间的二硫键打开,并且在氮气保护的还原性环境下,采用半透膜分离方法,透析去除低分子量部分的丝素蛋白多肽链,获得丝素蛋白中的H链成分。本发明的这种方法分离效率高,不会影响丝素蛋白多肽的生物活性,丝素蛋白中的H链成分,免疫原性低,可用于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能。

    丝素蛋白/碳材料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927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660558.2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碳材料导电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丝素蛋白/碳材料导电水凝胶中,凝胶网格结构由丝素蛋白与丝素蛋白化学交联、丝素蛋白与碳材料之间化学交联共同构成;碳材料与丝素蛋白之间形成化学交联,提高导电水凝胶压力传感灵敏度和稳定性。丝素蛋白/碳材料导电水凝胶由丝素蛋白和碳材料在丝素蛋白溶液中经交联剂一步交联而成,其交联效率高,凝胶力学性质稳定性高,能够解决由碳材料与丝素蛋白材料模量不同而引起的力学性质、导电性质和压敏灵敏度随运行次数降低问题。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具有稳定的导电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在人体皮肤外表和体内使用,可广泛应用于柔性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实时健康监测等领域。

    一种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倒刺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54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414627.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缝合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倒刺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蚕丝缝合线的精炼、蚕丝缝合线的粗化、丝素蛋白复合溶液凝胶倒刺的形成以及凝胶倒刺的纯化、老化和干燥脱水。本发明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与丝素蛋白复合以获得高强度的倒刺,解决倒刺缝合线中倒刺的强度问题;这种保留了蚕丝缝线原有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并具有高强度倒刺结构的缝合线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