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87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202573.7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检测定向刨花板载荷条件下面内应变分布的方法,属于木质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定向刨花板一侧面绘制散斑;②将定向刨花板置于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并加载;③使用数字散斑应变测量仪记录散斑位置迁移;④使用Correlated Solutions软件计算剪切应变和弯曲应变分布。该方法可以连续记录定向刨花板面内应变分布,其工作工艺简单,可靠性高,价格较低,可为科学使用定向刨花板和预测定向刨花板应用寿命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75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1033031.8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97/02 , C08L1/04 , C08L23/06 , C08L25/06 , C08L27/06 , C08K3/36 , C08K3/32 , C08K3/22 , B29C47/06 , B29C47/90 , B32B27/32 , B32B2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芯层同步共挤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阻燃木塑复合材料为表芯层结构,表层采用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纳米阻燃剂、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芯层采用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纳米晶态纤维素/聚磷酸铵胶体、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原料按比例经过初混,表层原料置于单螺杆挤出机、芯层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塑化后同步挤出、定型、冷却,制成表芯层结构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表芯层结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力学强度,并且具备较好的表面硬度、表面耐摩擦性和抗阻燃剂流失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53195.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101/00 , C08L97/02 , C08K9/00 , C08K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冷等离子体改性聚磷酸铵提高草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聚磷酸铵干燥后置于冷等离子体改性设备样品室中,封闭样品室,打开真空泵,抽真空至2~4Pa,然后通入氨气,调节真空度至20~30Pa,处理功率为100~300W,处理时间为1~3min,得到改性聚磷酸铵。按重量百分比称取30~40%农业加工剩余物、40~60%塑料、7~14%改性聚磷酸铵、1~2%润滑剂,经初混、干燥、造粒、模压、冷却,制成阻燃草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氨气冷等离子体处理聚磷酸铵,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效率,克服了现有冷等离子体处理植物原料或塑料时存在的时间长、能耗大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348704.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稻秸表面原位聚合聚磷酸铵的方法,属于阻燃复合材料领域。步骤为将聚磷酸铵分散在质量分数为0.5~3.0%NaCl水溶液中,在70~100℃搅拌20~80min,然后加入分散剂,制备得到聚磷酸铵预聚体。将制备得到的聚磷酸铵预聚体,通过喷涂法喷涂到稻秸表面,再通过40℃的真空干燥,在稻秸表面原位聚合聚磷酸铵。本发明通过将聚磷酸铵制成预聚体,喷涂到稻秸表面,促进聚磷酸铵在稻秸表面的均匀分散,提高了聚磷酸铵和稻秸表面纳米二氧化硅的聚合程度,同时降低了聚磷酸铵的添加量。该方法制备简单快捷,易于控制,成本低,可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04213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66316.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大丰市苏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N5/02 , B27N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胶黏剂的芦苇基异型容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原料的前期干燥处理;(2)芦苇基异型容器基材的制备;(3)无醛生物质胶黏剂的制备;(4)胶黏剂液体缓慢加入高速搅拌机搅拌;(5)制得异型容器毛坯;(6)打磨、整饰处理,得到异型容器成品。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环境友好,物美价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用其制成的模压产品既具有外观可设计性好、透气性极高、强度和降解周期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的特点,同时无甲醛释放、无废水污染,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6021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32985.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B29C47/0004 , B29C47/065 , C08L23/06 , C08L25/06 , C08L97/02 , C08L2201/04 , C08L2205/03 , C08L1/02 , C08K3/04 , C08K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抗静电的共挤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抗静电的共挤木塑复合材料为表芯层结构,表层为抗静电木塑复合材料层,以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抗静电剂、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芯层为木塑复合材料层,以聚烯烃塑料、木质纤维、润滑剂、偶联剂为原料。原料按比例经过初混,表层原料置于单螺杆挤出机、芯层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经熔融塑化后同步挤出、定型、冷却,制成表面抗静电的木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木塑复合材料具备较高的表面抗静电能力,力学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03410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3271.X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纳米微晶纤维素模板制备高分散性聚磷酸铵胶体的方法,属于绿色阻燃剂合成领域。步骤为将纤维原料分散在质量分数为40~60%的硫酸水溶液中,在40~60℃温度范围下保持2~4h,经过稀释、离心分离、循环透析至pH值中性,然后利用均质仪进行高压破碎,压力为500~800bar,循环次数为6~10次,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在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中加入质量分数15~25%的聚磷酸铵,再加入0.5~3.0%的NaCl水溶液,调节共混物的浓度,充分搅拌,制备得到高分散性聚磷酸铵胶体。本发明利用纳米微晶纤维素的高分散性、高反应活性,促进聚磷酸铵的分散,同时解决了聚磷酸铵单独添加时与基体材料存在的相容性差的问题。阻燃剂合成过程中绿色环保,可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21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53195.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101/00 , C08L97/02 , C08K9/00 , C08K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冷等离子体改性聚磷酸铵提高草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聚磷酸铵干燥后置于冷等离子体改性设备样品室中,封闭样品室,打开真空泵,抽真空至2~4Pa,然后通入氨气,调节真空度至20~30Pa,处理功率为100~300W,处理时间为1~3min,得到改性聚磷酸铵。按重量百分比称取30~40%农业加工剩余物、40~60%塑料、7~14%改性聚磷酸铵、1~2%润滑剂,经初混、干燥、造粒、模压、冷却,制成阻燃草塑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氨气冷等离子体处理聚磷酸铵,提高聚磷酸铵的阻燃效率,克服了现有冷等离子体处理植物原料或塑料时存在的时间长、能耗大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95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48704.2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H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稻秸表面原位聚合聚磷酸铵的方法,属于阻燃复合材料领域。步骤为将聚磷酸铵分散在质量分数为0.5~3.0%NaCl水溶液中,在70~100℃搅拌20~80min,然后加入分散剂,制备得到聚磷酸铵预聚体。将制备得到的聚磷酸铵预聚体,通过喷涂法喷涂到稻秸表面,再通过40℃的真空干燥,在稻秸表面原位聚合聚磷酸铵。本发明通过将聚磷酸铵制成预聚体,喷涂到稻秸表面,促进聚磷酸铵在稻秸表面的均匀分散,提高了聚磷酸铵和稻秸表面纳米二氧化硅的聚合程度,同时降低了聚磷酸铵的添加量。该方法制备简单快捷,易于控制,成本低,可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3067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1973.8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硅微米纤维增韧PHBV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增韧生物可降解塑料领域。步骤为将含硅纤维原料分散在质量分数为10~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20~40℃温度范围下保持4~8h,经稀释、过滤,加入分散剂1~5%,利用均质仪进行低压破碎,均质压力为100~200bar,循环次数为6~15次,经分离、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含硅微米纤维。再将含硅微米纤维、聚(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PHBV)按质量比1∶10~1∶25,进行熔融共混,经挤塑造粒,制成含硅微米纤维增韧PHBV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植物纤维增韧PHBV时存在的需要将植物纤维制成纳米级别,消耗大量化学药剂和动力、工序复杂的问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还能够利用农业剩余物,保护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