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蓄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138011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284641.8

    申请日:2018-02-28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蓄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和蓄冷子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包括预压缩机,高、低温回热器,太阳能加热器,透平,再压缩机,发电机,空冷器,低温空冷器,旁路阀,预压缩机,泵。蓄冷子系统包括切换阀,风机,蓄冷模块,进风槽。蓄冷子系统在夜间气温较低时蓄冷,在白天气温较高时释放冷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子系统分为热天模式和冷天模式;热天模式的循环中的冷端工质处于气态或超临界态,采用压缩机增压;冷天模式的循环中的冷端工质凝结至液相,采用泵增压。本实用新型系统冷端温度较低,并设计了热天和冷天两种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1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24412U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20078649.9

    申请日:2018-01-17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子系统和释能子系统;空气压缩机、电动机、储热换热器、空气预热器、第一储热介质泵、低温介质储罐、高温介质储罐、第一控制阀,压缩空气储罐构成储能子系统。释热换热器、第二储热介质泵、换热器、空气膨胀机、第一发电机、冷却器、二氧化碳压缩机、回热器、二氧化碳透平、第二发电机、第二控制阀构成释能子系统。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基础上,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用于释能过程,并提高储热介质的温度,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从储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循环的冷端余热以显热形式再回馈给压缩空气透平,由此提高释能过程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周期效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氦气联合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47560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0851194.5

    申请日:2017-07-13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氦气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氦气循环回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一级He压缩机、中间冷却器氦气侧、二级He压缩机、He回热器、He加热器、He透平、He/sCO2换热器氦气侧构成氦气循环;sCO2压缩机、中间冷却器超临界二氧化碳侧、He/sCO2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侧、低温sCO2回热器、高温sCO2回热器、sCO2加热器、sCO2透平、预冷器构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氦气循环为顶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为底循环,联合循环的热效率比单独的顶循环或底循环高,当顶循环参数较高时,联合循环比分流再压缩方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热效率还要高,同时制造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集成燃煤锅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38551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318574.9

    申请日:2017-10-12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燃煤锅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部分冷却循环回路和燃煤锅炉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部分冷却循环回路由主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透平、发电机、中间冷却器、预压缩机、再压缩机、预冷器组成;燃煤锅炉系统由锅炉本体、省煤器、分流烟气冷却器、二次风加热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器、空气预热器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锅炉尾道烟道的设计,以控制排烟温度,确保锅炉效率;并采用吸热温度区间相对较大的部分冷却循环模式,以降低进入锅炉的工质温度和工质流量;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燃煤锅炉结合,发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简单、效率高的优势,并有利于降低系统造价。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348915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244676.0

    申请日:2017-09-26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低温回热器、地热能加热器、高温回热器、太阳能加热器、锅炉、透平、发电机、预冷器、冷却器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由注入泵、注入井、生产井、地热能换热器构成的地热注采回路;由循环泵、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储热装置换热器、储热装置、三通切换阀、太阳能补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却器、冷却塔构成的太阳能热转换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多种能源相结合,高低温热源互补,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实现多能混合发电,不但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并且多种能源共同一套循环系统,降低了成本,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灵活,操作方便。

    集成燃料电池与二氧化碳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68386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116457.8

    申请日:2017-02-08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燃料电池与二氧化碳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力变换器,空气预热器、混合器分别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阳极相连,燃料预热器、给水预热器与混合器相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废气连接后燃室;后燃室排出废气的部分热量用于给热负荷供热,部分热量用于给空气预热器、燃料预热器、给水预热器供热,另一部分热量用于传给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的二氧化碳工质,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本实用新型结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优点,实现热电联供,总体发电效率高,且系统简单,结构紧凑,能量利用率高,可靠好,成本低,适用于分布式能源。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68385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20103582.5

    申请日:2017-01-24

    Inventor: 黄志强 郑开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包括燃烧炉,料仓通过给料机连接燃烧炉的进料口,送风机连接空气加热器的低压侧进口,空气加热器的低压侧出口连接燃烧炉的进风口和烘干机,烘干机连接料仓,燃烧炉的排烟口、除尘器、引风机、烟囱依次连接;换热器设于燃烧炉的尾部烟道内,压缩机出口连接换热器进口,换热器出口连接透平入口,透平与发电机相连,透平出口连接空气加热器的高压侧进口,空气加热器的高压侧出口连接带中间冷却的压缩机,带中间冷却的压缩机连接冷却器,冷却器连接压缩机入口。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单,结构紧凑,能量利用率高,成本低。

    低压蒸汽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59876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33331.0

    申请日:2019-12-12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蒸汽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水泵、低温回热器、除氧器、减压器、蒸发器、蒸汽压缩机、高温回热器、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构成蒸汽朗肯循环。汽轮机参数为低压力、高温度,由低品位热源提供水的汽化热量,锅炉进一步加热蒸汽至高温过热状态。本实用新型系统运行于低压参数,机组的造价可大幅降低;水工质汽化热源温度低,可采用廉价的低温太阳能热、工业废热、地热等;提高汽轮机进汽温度至燃气轮机水平,可以提高循环效率,确保机组有良好的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透平驱动气体压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829422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944728.4

    申请日:2019-11-12

    Inventor: 郑开云 黄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平驱动气体压缩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加热器、透平、空气预热器、预冷器、间冷器和空压机。本实用新型可将空气经空压机增压后升温的热量加以回收,被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减少了加热器的热功率,从而使空气压缩过程的热耗下降,节省了生产成本,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中,若不计入所回收的压缩空气间冷的热量,则循环的热效率可达50%,而常规的蒸汽透平机组的热效率约为35%,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功耗较高,比常规压缩过程增加了约10%,因此,总的空气压缩过程的热耗下降约2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