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5452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68651.6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诱导制备柞蚕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方法。在柞蚕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阳离子诱导柞蚕丝素蛋白形成纳米微球。本发明制备环境为中性和常温常压状态,并避免了有机溶解的使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度,产量可达到90%以上;得到的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尺寸达到纳米级别,且形成的微球能够保持柞蚕丝素蛋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免疫原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保持了柞蚕丝素蛋白的RGD序列,能够促进细胞对于微球的识别,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测量,药物或化妆品传送,微流体采样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66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910025435.0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丝素蛋白为原料,制备多孔三维材料的技术。将丝素蛋白溶液注入金属模具中,在-10~-80℃的低温条件下经1~24小时的快速冷冻,得到冷冻体;在温度为-5~-25℃的条件下保存2~60天,得到冷冻结晶体再进行解冻、干燥处理,得到丝素蛋白多孔三维材料。该材料中的丝素蛋白为丝素I型结晶结构,因此,它不溶于水,并能在一段时间内完全降解,最终降解产物为无毒性的氨基酸;材料具有孔径为10~500微米的相互贯通的孔隙,其孔隙、孔径较大,适合于细胞生长;同时,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发泡剂或变性剂,保持了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48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9947.X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克隆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的方法以及克隆不同倍数的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人工合成的末端分别含有可以配对的同尾酶的三个双链DNA分子连接到质粒中,两对同尾酶的位点分别被限制性内切酶切除后再连接,形成符合非结晶区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子,转化、筛选获得含有完整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的质粒,再利用在完整的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5’端和3’端设计的同尾酶进行加倍克隆,转化、筛选获得含有多倍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的质粒。最后双酶切后得到单倍和多倍类家蚕丝素蛋白非结晶区基因。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便,获得的基因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0267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025440.1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L101/14 , A61L27/22 , A61L27/52 , C12N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将家蚕丝经脱胶、溶解、透析处理后得到的质量浓度为1~30%的丝素蛋白溶液,在0~6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超声波功率为10~2000瓦特,处理时间为30~600秒,再静置0~6小时,得到丝素蛋白水凝胶。采用超声波振荡处理的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能在短时间内将丝素蛋白溶液形成为水凝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得到的丝素蛋白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可应用于人工皮肤,人工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生物反应器,酶固定化材料等生物医用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41773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57105.9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利用反相乳液法使丝素蛋白溶液分散成纳米液滴,在超声波震荡下加入多元醇,促使纳米液滴中的丝素蛋白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构,再加入高吸水性树脂,使丝素蛋白在微乳液的状态下干燥固化,得到不溶于水的纳米丝素蛋白球。由于丝素蛋白纳米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免疫原性,且制备过程采用常温常压、无化学交联剂的温和技术,因此,产品可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装载酶、核酸、多肽、蛋白质药物等;所得到的丝素蛋白球粒径小,分散性好,不粘连,可制成各种化妆品、护肤品、防晒膏等;它颗粒小,能在血液中自由运行,可作为针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20017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15431.9
申请日:2011-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采用注射成型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浓度为10~300g/l的丝素蛋白水溶液和浓度为0.01~100g/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别存放于2~8℃的温度下,使用时,按体积比10:1将上述两组份混合均匀,在30~40℃的温度下静置5~30分钟,得到一种可注射成型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它的生物相容性好,可应用于人工皮肤,人工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生物反应器,酶固定化材料,药物辅料等生物医用方面。尤其是它可方便地在体内原位形成,避免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创伤性,特别适用于修复复杂形状的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01857729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189119.X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苏豪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难溶于水的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一种或者几种盐溶液,混合均匀后注入金属模具中,在-10~-80℃的条件下冷冻处理1~24小时,进行冷冻干燥,再在4~120℃、30~98%湿度的环境中处理,形成难溶于水的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它在37℃的水中24小时的溶失率小于2%,并能完全降解为无毒性的氨基酸;该材料的孔隙、孔径较大,适合于细胞生长;同时,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发泡剂或变性剂等,保持了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细胞培养、皮肤、骨、软骨的修复创面材料以及暂时性覆盖、组织隔离、止血、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48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40182.3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同轴高压静电技术和冷冻干燥法,将丝素溶液与药物溶液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分化成具有芯-壳结构的微米级液滴,经液氮凝固后,再经冷冻干燥制得难溶于水的微载体。该微载体为芯-壳结构的微球状,微球直径为100~500μm;其壳层成分为丝素蛋白,所述丝素蛋白分子,其中无归卷曲构象为80%~90%;壳层呈多孔结构,孔径为5~20μm;其芯核成分为水溶性药物。这种丝素微载体在细胞培养、药物缓释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736492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40925.X
申请日:2005-07-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以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为基体,脱胶后的家蚕丝或织物为增强体,采用溶液共混-冷冻凝胶法,使HA粉末在较均匀的溶液中快速固化,形成均匀的冷冻体后,再升温到丝素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加入低分子量易挥发的有机试剂,使冷冻体中的丝素蛋白分子重新排列,凝胶化以固定HA粉末,通过加热干燥,除去水份及有机试剂后,形成一定结构的孔隙,制得丝素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和适当的降解速率,满足了细胞培养支架的需要,可以作为骨缺损的修复、药物控制释放以及骨组织工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9757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2138127.5
申请日:2002-08-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外科修补材料,特别涉及用于机体缺损组织修复的蚕丝蛋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以家蚕丝熟织物经界面处理后作为增强层,展平于丝素蛋白溶液中,延流法热风干燥后再经表面活性修饰处理加工而成,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具备较大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较好的柔软性,可用作硬脑膜、食道、血管、韧带、肌腱等医疗外科修复材料及创面覆盖、人工皮肤材料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