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6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81213.0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轴载谱检测系统的自动标定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该方法采用道路运输中广泛使用的10类车中1127型载重货车的第一轴的重量作为基准重量,系统对该型载重货车的第一轴轴重的检测结果与基准重量进行比较,通过加权修正的方式对系统参数进行实时修正,以实现对轴载谱检测系统的实时自动标定。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定期采用特定车辆对系统进行标定,提高了系统使用的便利性,此外,该方法对道路正常行驶的车辆进行实时检测,同时实时跟踪检测系统状态的变化,采用实时修正的方式持续、自动的实现系统参数的调整,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测试精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改建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71219.4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复合铺装结构,属于道路工程及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该铺装结构包括掺加有赤泥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胶砂联结层、赤泥基层及赤泥底基层,掺加有赤泥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胶砂联结层、赤泥基层和赤泥底基层自上而下铺设在土基上。本发明充分利用赤泥改性基层材料与水泥混凝土材料刚度互补优势,通过合理结构组合,形成一种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实现了工业废渣赤泥在混凝土路面基层、表层中的应用,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刚度均匀性,防止出现断板、唧浆等病害,在实现工业废弃物赤泥资源化利用的同时,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4311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8714.1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201/20 , C04B2201/50 , C04B1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该方法的特点是:混合料拌合过程采用分步拌合法,结合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得到试件。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设计过程无法反映路面基层施工现场实际压实状态,混合料性能不均一的技术难题,可在达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与水的用量,达到了混合料设计性能稳定、经济、环保的目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63260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15392.5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长安大学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路面长上坡段车辙预防装置,包括:核心控制单元、路面温度采集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和行车安全警示系统;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实时温度数据、实时车辆通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控制自动喷淋系统和行车安全警示系统工作,同时通过3G无线传输模块将系统的工作状态远程发送到服务器端,同时接受服务器端的指令。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更加简单、快捷和高效,而且成本较低;兼顾了行车安全和道路养护,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从而有效减缓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提高夏季高温情况下沥青路面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450329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419361.4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钢渣沥青混合料内掺外加剂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料斗的搅散装置能够对结块或者粘结的絮状、颗粒状外加剂进行高效的分散处理,不仅提高了外加剂的使用效率,还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当外加剂定量上料机构称量的外加剂的重量与设定重量相等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搅散装置、中转送料装置和外加剂自动提升塔停止工作。通过上述自动控制能够保证外加剂的掺入量更加精准,并能做到和集料同时作为干料投送至拌锅中,在有效的干拌时间内充分与各种集料混合均匀,大大提升了外加剂的投放效率,进而提高所生产混合料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38108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1128912.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智慧管理中心
Inventor: 姚望 , 户桂灵 , 于建泉 , 张磊 , 王伟 , 吴文娟 , 冯叔凯 , 孙兆云 , 李洪利 , 任瑞波 , 徐希忠 , 王明辉 , 徐钦升 , 张晓萌 , 闫翔鹏 , 张正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路基内部温湿度现场检测装置,属于道路工程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能够有效地对既有路基内部温湿度进行现场检测,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结构包括贯入杆,贯入杆外部中部靠上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上设置有落锤;贯入杆底部设置有叶瓣型锥头,贯入杆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贯入杆内部设置有套管,套管底部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贯穿套管底部延伸至叶瓣型锥头内侧处;套管底部外侧处设置有螺栓支架,螺栓支架一端与套管底部相连接,螺栓支架连接叶瓣型锥头;套管顶部设置有横柄,横柄两端延伸出套管外边缘,横柄延伸端分别与贯入杆的凹槽相卡接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21251399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073767.4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锤式弯沉检测系统,属于道路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避免因路面不整洁造成的弯沉值测量数据不准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结构包括风机和送风总管路,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总管路相连通,送风总管路的下侧壁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送风单元,送风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单元;送风单元包括送风支管路,送风支管路一端与送风总管路相连通,送风支管路另一端设置有喷嘴单元;喷嘴单元包括喷嘴一和喷嘴二,喷嘴一位于送风支管路的下端且喷嘴一竖直设置,喷嘴二位于送风支管路靠近传感器一侧的侧壁处且喷嘴二向传感器的一侧倾斜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2199976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530336.X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19/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其结构包括压路机、料斗及撒布单元,料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压路机前端,撒布单元固定在料斗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能够解决新铺设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路面初始抗滑系数不足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0151500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461363.3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属于道路铺装技术领域。所述路面结构包括基层结构、沥青面层,所述基层结构由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抗疲劳缓冲垫层、半刚性下基层及上基层构成,弹性抗疲劳缓冲垫层、半刚性下基层和上基层自下而上铺设在路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通过在半刚性基层下设置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抗疲劳缓冲垫层,减少由于路基脱空、受力不均导致的半刚性基层的破坏,同时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疲劳性能;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上基层,提高了路面结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大大延长了路面结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路面短期内出现结构性损坏,同时还可减薄半刚性基层的厚度,减少了对水泥、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09148692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892855.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 , 日照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路面材料检测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试验方法的一体式标靶固定装置,包括试件夹具和支座,支座设置在试件夹具上方,试件夹具包括夹具支板、夹具侧板和夹具上板,夹具支板为方形板,夹具支板的一面所述夹具支板的两个侧边设有与夹具支板垂直的夹具侧板,夹具支板的上边设有夹具上板,夹具侧板和夹具上板上各设有螺纹孔,夹具支板、夹具侧板和夹具上板构成一边缺口的盖状结构,所述的夹具支板的另一面设有支架夹板,支架夹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的支架夹板之间设有一定的安装角度,本实用新型配套非接触法混凝土收缩膨胀变形测定仪共同使用,能够精、便捷、连续的测量干刚性基层材料干缩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