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72703.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能网络动态储能特性量化方法及系统,本方法从流体网络动态建模出发,根据不同能流在管网中的输运特性和储能特性,通过量化指标对能流输运网络的运行和设计进行评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含拓扑结构的流体网络动态模型并求解;步骤S2,建立广义储能模型,计算流体网络的储能特征参数;步骤S3,建立流体输运网络储能特性量化方法,利用量化指标评估其储能能力和利用率;步骤S4,利用建立的流体输运网络储能特性量化评估同一流体不同输运网络或同一输运网络不同运行工况。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量化评估流体输运网络的动态储能特性,支撑综合能源系统实现调度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1606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911295513.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互补城市热网的可靠性评估及优化方法,用于评估和优化热网元件故障后的恢复策略。为了量化可靠性,将其理解为允许其从供热不足状态(元件故障)恢复到标准水平的正常操作条件的热网的属性,定义了一组评估度量。考虑多维可靠性度量,包括响应时间元件,元件故障率和恢复弹性等。首先根据热网的结构参数建立热网模型,针对城市热网进行热工水力计算,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各个元件的可靠性信息提出可靠性指标,其次基于时序蒙特卡洛计算给定时间尺度下的权重函数,并定义多热源城市热网的恢复弹性指标,最后根据可靠性、恢复弹性、恢复成本,建立热网多目标可靠性优化算,用于指导和实现多能互补背景下的热网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88263.7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宇宙的区域能源系统多未来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元宇宙内构建了基于以太坊的能源市场交易模式,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区域能源系统虚拟仿真,并借助多未来预测调度优化模型改进寻优模式,从而实现区域能源系统设备出力与能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动态供需平衡,提高系统整体效率与生产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1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22261.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供能能力的电热互补供热系统分区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模型和热力系统机理仿真模型;S2将广域能源系统分为若干个子区域,确定每个子区域的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基本信息;S3建立各子区域电热负荷预测模型,计算得出各子区域用电负荷及用热负荷;S4基于电热负荷预测模型和供电能力模型,评估得出每个子区域内配电系统可用于电供热的供电负荷;S5确定电热互补供热系统的约束条件,计算不同负荷需求下每个子区域内热力站的最佳供热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寻找大规模电热互补系统中热力系统最佳供热量设置,提高电热互补过程的整体灵活性和节能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1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541054.9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可靠性的多能耦合系统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步骤S1,可靠性指标和其他指标组成共a个指标集,在由a个指标构成的a维指标空间中进行节点的聚类;步骤S2,生成子系统整体可靠性指标和其他指标;步骤S3,利用抽样方法获取扰动场景;步骤S4,建立分布式协同优化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多子系统不同优化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为多能耦合系统提供有效的子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实现计及生产生活差异的多层级、多主体协同优化,为其在生产生活过程扰动下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优化需求并实现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协同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409241.1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运行监控优先级评估方法及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步骤S2,设定节点注入数据,求解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获得基础状态数据;步骤S3,保持其他节点注入数据不变前提下,依次为每个节点注入数据添加扰动并继续求解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获得扰动状态数据;步骤S4,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基础状态数据和扰动状态数据,计算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未知变量的相对变化率和各个节点注入数据引起的未知变量的相对变化率,进而判别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的优先级。本发明能够有效判别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优先级,将为促进综合能源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6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0511.6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建筑蓄热特性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分时分区调控方法,该方法基于热力站级负荷预测、热量衰减计算、热力站蓄热特性计算等方法,将各个热力站划分为若干热量衰减区,总结各个热力站热负荷需求的分时特性;并根据各个热力站的热量衰减情况和蓄热特性使用启发式寻优算法得到优化后的热力站流量分配策略。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供热系统的热能浪费,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2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1075.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微能源网典型日选取与工况集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冷热电多能流主体差异、主要环境因素,选取微能源网关键数据构成典型日的特征向量;步骤S2,通过Haar小波变换对自然日特征数据进行分解,提取时频特征并构建自然日初始特征矩阵;步骤S3,考虑微能源网设备个体的容量配置信息,对自然日初始特征矩阵进行加权,得到自然日动态加权特征矩阵;步骤S4,获得自然日动态加权特征矩阵的集合,对其采用聚类方法选取典型日,并由典型日的工况构成工况集。本发明可为冷、热、电等多能流微网以及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典型日选取与工况集构建方法,从而指导系统分析规划与统筹调度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498935.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生成函数法的综合能源系统节点可靠性量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系统实际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流情况,抽象得节点的多能流模型;步骤S2,围绕节点多能产耗特性构建衡量产能评估的模型并划定其离散状态;步骤S3,通用生成函数法构建节点多能状态分布方程;步骤S4,求解节点本身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求解节点间及子系统的可靠性。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可模块化搭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节点可靠性量化系统。本发明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求解方法,实现系统内节点本身以及子系统的可靠性计算,将系统维持供需安全的能力进行量化,从而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生产生活统筹下的高效安全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1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499229.4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效率扩散结构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系统节点可靠性和效率指标建模;步骤S2,核心节点选取与指标位势计算;步骤S3,系统可靠性和能效指标扩散结构建模;步骤S4,扩散结构源阱位置诊断与关联性分析。本发明能够量化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能效的扩散特性,阐明系统效率与可靠性的分布特征与关联关系,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分析与结构改善提供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