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1109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080041356.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4/583 , C22C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C22C1/10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和包含该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硅合金,所述硅合金包含硅和除硅之外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硅合金能够与锂形成合金。在所述硅合金中不与锂发生反应的非活性区的体积为活性材料的全部体积的50%至75%。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与碳基负极活性材料相比具有大容量,且还确保了在充放电之后的高容量保持率和小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优异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033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05288.X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C01B33/113 , C01P2004/61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0492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3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包含表面涂敷有氧化膜层的多孔性SiOx粒子(0≤x<2)为特征的多孔性硅类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它的锂二次电池。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通过包含形成于多孔性SiOx粒子(0≤x<2)上的氧化膜层,可减少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反应性,由此可将电极内的电的短路最小化。并且,通过在上述SiOx粒子的表面或表面及内部包含多个气孔,从而减少二次电池在充放电时产生的电极的厚度变化率,提高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06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80031905.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8 , H01M4/48 , H01M4/1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0471 , H01M4/0483 , H01M4/048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48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得自硅、氧化硅和硅合金中至少一种的硅基粒子,且所述硅基粒子具有多面体形状,由此提供高容量和良好的寿命特性而不会造成在使用常规硅基粒子中所产生的任何劣化,并最终提供具有这种特性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774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080014060.9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62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作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材料和包含该复合材料的二次电池。所述复合材料包含:第一材料,其选自能够与锂可逆地形成合金的金属和准金属;第二材料,其选自不能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包含所述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包含能够与锂不可逆地形成合金的金属或准金属的化合物;和第三材料,其是导电性比所述第二材料更高的至少一种金属,其中基于所述复合材料的总重量,所述第三材料的含量为10~10,000ppm。在复合材料中,第三材料提高了导电性,从而在复合材料内的材料之间形成导电通路。这使得在充电/放电期间,电池的体积可均匀变化。因此,在将所述复合材料用作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材料时,可以提高电池的寿命特性,并使得电极的厚度变化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0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80040219.8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0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含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以及结晶碳层,其中结晶碳层包含片状碳层单元,且所述片状碳层单元的c轴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粒子的切线方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相同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2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40272.8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括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与结晶碳层,其中所述核心层包括至少两个核心粒子。还公开了包括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可抑制在重复充电/放电循环中核心层可能发生的体积变化,因为核心层包括至少两个核心粒子,每个核心粒子与覆盖于上的碳层接触面积增加。因此使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可改善循环生命特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