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64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49693.X
申请日:2021-05-20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1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级联式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电压暂降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三相相电压瞬时值信号;根据电网三相相电压瞬时值信号计算得出电网电压相角以及电网三相相电压在αβ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分量;根据步骤一计算所得结果计算出正负序dq坐标系下的电压分量,通过正负序解耦以及高频滤波求得正序和负序基波分量;根据正序和负序基波分量计算出负序基波分量角度特征量、三相电网电压正序基波分量幅值模长,基于电压暂降电压阈值得到特征值;根据负序基波分量角度特征量、三相电网电压正序基波分量幅值模长以及特征值对电网电压暂降及其类型进行判定。本发明方法可用软件实现、算法简单、效果明显,有利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49560.2
申请日:2021-05-20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云边协同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云平台建立供区主问题模型:主问题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最小化配电网网损和通过联络线购电的费用,主问题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联络线功率传输限制和节点电压安全限制;S2、在边缘节点建立分布式台区子问题模型;S3、针对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制定由不确定变量的上界和下界组成的确定性集合,建立分布式台区鲁棒优化子问题模型,通过主子问题迭代求解分布式台区鲁棒优化子问题模型,得到配电网云边协同调控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掘边缘计算技术的高速和低延迟特性,保证了配电网优化策略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134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387279.8
申请日:2018-11-21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识别方法,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识别,该技术方案采集训练样本的特征值并根据其数据特征进行分类为三相平衡故障与不平衡故障,并建立对应故障识别模型,然后采集所需识别的电力系统特征值,进行故障类型划分后在对应的故障识别模型中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方法识别出系统的故障类型,输出故障类型。实际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识别出的故障类型与实际故障类型一致,且识别时间短,可为模块化多电平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检测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52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13432.X
申请日:2019-12-02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K9/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电压曲线平均波动率的相似度阈值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变相关数据的获取,所述配变相关数据包括:10kV线路与配变的对应关系、配变名称、配变地址码、配变出口电压数据;B、对步骤A获取的配变出口电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C、根据步骤B降维处理的配变出口电压数据,计算电压曲线的平均波动率;D、根据步骤B预处理的配变出口电压数据,计算同一条10kV线路下的台区电压曲线相似度;E、根据步骤C和D计算结果,对电压曲线相似度阈值进行分级。通过该方法可以对电压曲线相似度阈值进行分级,进而提高相似度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1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596095.9
申请日:2022-12-13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和电压的低压配网中性线断线综合判定方法,对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中性线断线故障时各电气量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明确中性线断线的故障特征,针对传统仅依靠电流或偏移电压断线识别方法的缺陷,提出一基于电流判据和电压判据的断线综合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中性线电流、系统侧中性点接地线电流和线路上三次谐波电流的变化特征形成电流判据,然后再引入电压适应系数,对传统中性点偏移电压的保护判据进行改进,形成电压判据,最后通过电流判据和电压判据融合来共同判断中性线是否发生断线故障。该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检测带来的误判问题,使保护定值能随负载的不对称度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时提高了中性线断线时保护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21850.2
申请日:2023-05-29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28 , H02J3/06 , H02J3/12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摘要: 一种基于支路潮流法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系统分布式储能配置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储能系统日运行收益FP,ESS最大,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节点电压、支路电流、支路功率约束、储能变量约束、储能系统状态约束、储能系统能量平衡约束以及新能源出力约束;对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中的含二次项以及整数项的非凸潮流约束转化为二阶锥规划约束,建立配电网系统支路潮流模型;对所述配电网系统支路潮流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的配置方案。本发明将配电网非线性潮流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以便求解,同时兼顾各方利益主体,选取适当的目标函数对分布式储能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92139.9
申请日:2023-05-24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故障状态下微电网孤岛划分及主动支撑配电网供电恢复的方法,包括:构建微电网孤岛划分及主动支撑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所述微电网孤岛划分及主动支撑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的优化目标包括重要负荷优先原则、最大负荷原则以及最小网损原则,约束条件包括满意度约束、开关状态约束、配电网辐射状约束、孤岛供电能力约束、安全性约束、电压与功率关系约束以及分布式发电运行约束;采用场景生成还原法与二阶锥规划理论,求解所述微电网孤岛划分及主动支撑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本发明能够在配电系统中无法利用上级电网恢复的情形下,利用DG的发电能力与孤岛划分,维持重要负荷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78416.5
申请日:2022-11-23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储能单元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1)构建直流微电网及其组成单元,包括光伏发电单元、风力发电单元、多个储能单元和负荷;(2)利用母线电压分层控制方法对光伏发电单元进行控制;(3)利用母线电压分层控制方法对风力发电单元进行控制,利用母线电压分层控制方法;(4)利用SOC均衡控制方法对多储能单元进行控制,使多储能单元根据母线电压及其自身SOC值运行于恒功率充/放电、下垂充/放电及待机方式。本发明考虑了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多储能单元的直流微电网,对其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最大化能源利用率、母线电压稳定、储能单元SOC均衡、功率合理分配多目标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47456.6
申请日:2022-07-19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装置扰动下的主动式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变电站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行波波形;然后利用利用分支线路末端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主动扰动式下的行波波形;随后,提取上述主动扰动式下行波波头到达配电线路起始端和末端节点时刻,推算配电线路参数;一旦出现故障,记录配电线路起始端和末端节点获取的故障暂态行波波形,提取到达时刻,据此开展配电线路故障行波区段定位并定位故障位置。本发明避免了配电线路参数缺失或误差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提高了配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5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47385.X
申请日:2022-07-19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零模和线模行波融合下的配电线路行波定位方法,先构建面向故障定位的配电线路描述方程式;然后获取故障产生的零模行波到达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的时刻t1和到达末端节点的时刻t2,获取故障产生的线模行波到达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的时刻t3和到达末端节点的时刻t4;再次,根据t1、t2,以及t3、t4,确定故障发生的区段;最后根据确定的故障发生区段,以及时刻差t1‑t3和时刻差t2‑t4,最终确定故障位置。本发明可在仅利用配电线路起始端节点和末端节点处的两个行波传感器实现故障定位,避免分支线路影响到配电线路行波定位的准确性,也避免了在分支线路末端装设行波传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