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9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37132.2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形制作方法,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多点模具进行碳纤维预成形,使用石墨烯电热膜进行预成形件固化,在模具合模状态下对预成形件加热,同时实现碳纤维蒙皮零件的成形与固化。本发明不需要专用热压罐装置,并采用多点模具代替固定模具,解决了热压罐法生产中存在的设备占地面积大、成本高,模具制造周期长、存储难等问题,实现了碳纤维蒙皮类零件成形/固化一体化。该方法能够降低设备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适合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蒙皮类零件的生产。

    一种金属单原子负载双掺杂孔隙可控MOF衍生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103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195936.6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金属单原子负载双掺杂孔隙可控MOF衍生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金属单原子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严重多硫化锂穿梭效应等导致电池容量迅速降低及多孔金属氧化物制备困难耗能大、材料构成复杂且原子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先制备MOF前驱体;再制备孔隙可控的金属单原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制备氮、氧双掺杂的复合石墨烯基材料,负载硫。该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硫电池。采用金属单原子与杂原子协同作用于孔隙可调控的MOF衍生石墨烯作为S载体。成本低、工艺简单、能耗低、环境友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一种低成本耐高温碳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98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217790.0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耐高温碳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碳陶复合材料为对碳陶复合材料增强体使用先驱体进行增密处理得到,所述的先驱体原料包括正硅酸乙酯、铝粉、无水乙醇、三甲基二氯硅烷和碱性硅溶胶。将装满先驱体的多针头注射器均匀插到碳陶复合材料增强体表面,多针头注射器和碳陶复合材料增强体对称布置到离心筒四周,启动离心筒,多针头注射器中的先驱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均匀从碳陶复合材料增强体上表面渗入下表面,加热作用下多驱体挥发水分,将固含量留在碳陶复合材料增强体内,形成致密化并干燥处理后的碳陶复合材料生坯基体,然后再经过烧结得到碳陶复合材料。所述的碳陶复合材料耐高温,而且制备成本低。

    一种碳化钛Mxene纳米片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02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21344.4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一种碳化钛Mxene纳米片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它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Ti3C2Tx Mxene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存在极强腐蚀性和毒性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粉体A;二、制备粉体B;三、制备粉体C;四、粉体C、插层剂和去离子水移至电解池中,预热后插层剥离;五、产物洗涤后真空冷冻干燥,获得Ti3C2Tx Mxene纳米片。本发明以NiCl2·6H2O去除Ti3AlC2相的Al原子层,并以氯化铁去除生成的镍单质,使用绿色环保的插层剂使Ti3C2Tx Mxene材料进一步剥离,成功构建材料,制备过程绿色可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制备的Ti3C2Tx Mxene纳米片,它作为非金属纳米材料使用。

    一种竖直排列的氮化硼纳米片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47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64256.7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直排列的氮化硼纳米片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薄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以片状结构的氮化硼纳米片为填料,添加到高分子基体中,通过搅拌、流延工艺形成具有水平排列的氮化硼纳米片高分子复合膜,再将氮化硼纳米片高分子复合膜经过堆叠、热压熔合和纱线切割工艺制备竖直排列的氮化硼纳米片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薄片。因为氮化硼纳米片在高分子基体中呈现竖直排列特征,减小了界面热阻,提高了材料的导热系数,且通过纱线切割工艺可以得到厚度在0.05‑0.40 mm的复合材料导热薄片,热阻更小,利于传热。该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性强,可应用于氮化硼纳米片与众多体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备的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导热薄片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热管理中。

    一种石墨烯介电常数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0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412899.3

    申请日:2020-05-15

    Inventor: 夏龙 鲁思如 钟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介电常数调控领域,具体是通过加入锂铝硅(LAS)纳米粒子以改变石墨烯(RGO)的复介电常数来调节阻抗匹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铝硅溶胶,并加入硅烷偶联剂改变了锂铝硅(LAS)溶胶的电导率,增强锂铝硅(LAS)纳米颗粒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界面结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溶剂热法使石墨烯(RGO)与锂铝硅(LAS)达到纳米尺度的复合,制备LAS/RGO纳米复合材料,降低了石墨烯(RGO)的介电常数,使RGO/LAS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吸波性能。采用本发明所用的石墨烯介电常数调控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低密度、宽频带、强吸收等优良微波吸收性能的RGO/LAS复合材料。

    一种金属氧化物@定向排列的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03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14620.1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一种金属氧化物@定向排列的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定向排列的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石墨材料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配制锡盐水溶液与柠檬酸的分散液;混合;浸入液氮中冰冻;煅烧。本发明得到的负极材料展现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放电容量;且随循环进行,容量未出现衰减。本发明产品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耐高温铁磁性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耐高温铁磁性吸波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2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96330.4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铁磁性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耐高温铁磁性吸波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涉及适用于耐高温电磁波吸收与防护复合材料,技术方案为:配置乙醇水溶液;制备改性铁磁性粉末;包覆高温介电层;过滤,烘干,得到耐高温铁磁性吸波剂粉末。取耐高温铁磁性吸波剂与微晶玻璃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加压;惰性气体保护下,升温烧结,降温后得到耐高温铁磁性吸波材料。本发明采用高温介电层包覆的铁磁性吸波剂和微晶玻璃的吸波基体制备吸波材料,具有界面结合性好,烧结温度低和不破坏铁磁性粉末形貌等特点。

    一种基于SiO2包覆的羰基铁粉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99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24691.5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SiO2包覆的羰基铁粉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羰基铁粉形成混合物,羰基铁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将混合物超声1~2min得到体系A;S2、在无水乙醇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形成混合物,正硅酸乙酯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百分比均为0.5%~2%,得到体系B;S3、将两体系混合后加入促进正硅酸乙酯水解的催化剂形成混合液,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1%,将混合液在磁性搅拌子搅拌下恒温水浴加热2~4h,水浴温度40~60℃;S4、将混合液中上层清液倒出,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下层沉淀物,并不断利用磁性搅拌子的磁性富集羰基铁粉;S5、将S4所得产物在50~70℃条件下真空干燥18~24h,再研磨4~6min即可。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

    一种航空发动机
    1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8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39526.X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一种航空发动机,涉及重型载荷无人机发动机领域,设有外壳体,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燃烧槽,外壳体内设有喷出口调节筒,喷出口调节筒与环形燃烧槽围成环形燃烧腔,喷出口调节筒内设有加速喷射管,加速喷射管前端部与喷出口调节筒前端部内壁固定连接;外壳体上设有与加速喷射管前端相对的喷出口挡环,环形燃烧槽前端内壁和喷出口挡环后侧壁上设有弧形导流壁,加速喷射管前端位于弧形导流壁后侧内,二者间设有环形喷出口,外壳体上设有空气吸入口,外壳体上设有燃料入口、气体入口和点火口;喷出口调节筒后部螺纹连接有定位法兰,定位法兰经螺栓与外壳体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重量轻、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