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3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97877.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 B64G1/22 , B64G1/62 , B62D57/032 , B60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源电驱锁紧释放的驱动支柱及驱动行走机构,该驱动支柱,包括:电机、丝母、丝杠、驱动外筒、驱动内筒、外筒端盖及锁紧单元;驱动外筒的端部安装有外筒端盖;驱动内筒同轴套装在驱动外筒内,并伸出于外筒端盖,且驱动内筒与外筒端盖的中心安装孔滑动配合;丝杠同轴安装在驱动外筒内;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同轴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且丝母被周向限位;所述丝母与驱动内筒固连;在电机正转时,驱动支柱伸长,电机反转时,驱动支柱收缩;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对驱动支柱的收拢进行锁紧。本发明利用电机实现自身的收拢锁紧、解锁释放以及支柱的驱动伸缩功能,既可满足小包络发射空间及抗力学环境需求,又无需火工压紧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6833.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间采样的浮动式双重密封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采样返回领域。该装置通过浮动连接组件实现了样品罐和舱门的依次密封功能。该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浮动连接组件,罐体与舱门框之间有固定导轨连接,浮动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于与罐盖和门体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罐盖的端面上,第二密封圈安装在舱门门框的密封端面上。浮动连接组件具备力控解锁功能,同时浮动连接组件内外套筒之间有阻力弹簧以提供足够的压缩行程,在第一端面密封完成后,继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由于浮动连接组件的力控解锁功能,第二端面密封不会累加第一端面密封的阻力,降低了密封阻力,从而降低了封装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330146.1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货盘与空间站对接的停泊装置,通过主动端上由驱动机构驱动丝杠传动的动平台升降控制手爪,配合被动端周向设计的凹槽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的对接。手爪上沿自身轴线设计有导向口,与主动端外壁周向上设计的凹槽顶部内安装的导向销配合实现手爪运动导向。动平台周向定位通过动平台周向凸台上的滚轮与主动端外壳上的凹槽配合。同时设计主动端与被动段端面上的弹簧导杆与导向定位孔配合,实现对接导向以及快速分离。还设计了手动驱动机构实现手爪的手动控制。本发明连接稳定可靠,结构简单,重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27962.7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R13/502 , H01R13/627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在轨冲击的三级容错的对接机构,通过主动端上安装的手爪抓取端与被动端周向设计的与抓取端形状匹配的对接槽配合,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一级容错。通过主动端端面上安装的导向杆与被动端端面上设计的插槽间配合插接,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二级容错。通过主动端与被动端周向上安装的齿状对接块配合插接实现主动端与被动端间的三级容错级抗在轨冲击。本发明通过前两级荣错解决电连接器正确插合的导向问题;通过第三级容错使电连接器插合后不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055462.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小天体附着取样封装一体化装置,通过对着陆缓冲机构及采样机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兼顾着陆缓冲、附着固定、取样封装等环节的问题,同时通过四连杆着陆腿主动关节的控制产生缓冲阻尼的着陆方式,通过构型调整可实现对着陆地形的强适应性,采用机械臂末端设计多功能取样器的方式实现取样方式多样化、放样简单化,整体装置能够在实现稳定着陆的同时,于多种环境情况下完成取样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42067.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液路断接器双组同步分离装置,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分离动力组件、固定基座、分离支架、导向外筒、导向内筒、分离螺母及连接螺杆;所述分离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分离支架与固定基座分离的动力;分离支架的安装板压紧在固定基座上;导向内筒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内,导向外筒套装在导向内筒的外圆周面上;分离螺母安装在导向内筒内,其一端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顶部,另一端与连接螺杆连接;两个分离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分离螺母的两侧,每个分离动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分离支架和固定基座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在航天器的舱段分离前预先自主实现舱间液路断接器的全程平动拔脱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08359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441610.X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对接补加一体化装置,包括主动部分和被动部分,采用圆周内中心加周边的布局形式,中心杆为柔性,实现软对接后,周边3套均布的刚性杆实现刚性连接。柔性中心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俯仰/偏航方向的偏差纠正,以及横向(径向)位置的偏差纠正,3个边杆完成初始对接时两航天器滚转的偏差纠正且提供两航天器连接后的刚度。中心杆在外伸和回缩动作时具有限位控制,外伸到位后有霍尔型接近开关提供反馈信号。中心杆和周边杆的解锁采用电磁铁解锁。在柔性杆的顶端设置了霍尔接近开关,防止了锁定的误判,且保证被动端无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1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4372.X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路桥梁防撞装置,包括正面防撞箱、侧面防撞箱,导轨缓冲单元,连接件和报警装置,主要利用蜂窝芯子及其四周侧板的塑性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船舶撞击桥梁时,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防撞箱将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撞击能量,报警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至正面防撞箱和侧面防撞箱内部的相应开关,给出相应的声、光信号,以便于事故后维修人员及时检查损毁情况,更换相应的部件,本发明相比钢结构防撞套箱,导轨缓冲单元减小了防撞箱上下浮动时受到的阻力,具有导向作用,较强的耐腐蚀性能,防护能力可调整,生产和维护成本低,连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2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243201.4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包括罐体、罐盖、锁紧装置、铰链、万向轮、把手和支杆;罐体和罐盖通过铰链连接,并能通过锁紧装置实现快速锁定,从而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罐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罐体内胆夹层和内壳。罐盖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盖、罐盖内胆夹层和内盖。外壳、内壳、外盖、以及内盖均由超塑性钢制材料制成,罐体内胆夹层和罐盖内胆夹层的材料为铝或钢蜂窝。整个防爆罐可以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实现移动。本发明的防爆罐可以有效的降低或消除爆炸冲击对被防护主体及人员的威胁,同时大大降低了防爆罐的重量,便于方便地携带防爆罐快速到达或撤离突发疑似爆炸事件现场,进行相关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7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4578.4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F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航天器在轨应用的密封型颗粒阻尼器,主要由螺纹压紧板、密封板、波纹管、定力弹簧、上连接板、阻尼颗粒、抽气嘴、壳体及壳体底座等组成。通过阻尼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剪切变形及摩擦,耗散壳体的振动能量,使上连接板的振动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阻尼减振的目的。密封板、波纹管、壳体将阻尼颗粒密闭在阻尼器的腔体内,通过抽气嘴把腔体抽真空,并通过压扁抽气嘴保证腔体的密封,防止阻尼颗粒材料在真空中质损或放气,避免由此导致阻尼性能的下降及对其他光学设备可能产生的污染。本发明阻尼器通过定力弹簧给阻尼颗粒施加载荷,保证阻尼颗粒之间的压力不变,从而保证阻尼力的稳定性。本发明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极端环境条件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