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277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340385.0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蒋新颖 , 郑建刚 , 王振国 , 严雄伟 , 吴登生 , 邓颖 , 张永亮 , 康民强 , 张雄军 , 李明中 , 张君 , 田晓琳 , 朱启华 , 郑奎兴 , 粟敬钦 , 胡东霞
IPC: H01S3/09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LD泵浦均匀性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激光器泵浦耦合技术领域,包括依次排列的LD阵列、聚焦透镜和激光介质,所述聚焦透镜的下方设置有超声驱动平移台,所述激光介质的荧光寿命不低于100μs量级,所述LD阵列、聚焦透镜和激光介质设置为同光轴结构,所述超声驱动平移台的移动方向与LD阵列的快轴方向一致,并且与LD阵列的光轴垂直,本发明通过超声驱动平移台带动聚焦透镜往返移动,促使泵浦光在激光介质上实现周期性扫描,利用激光介质储能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有效提高泵浦均匀性,灵活性高,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占用空间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35554.8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快激光脉冲时间波形测量的装置和方法,属于超快脉冲激光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超快激光脉冲时间波形测量的装置和方法,测量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只需旋转非线性晶体,就可实现对任意偏振态的超快激光脉冲的时间波形测量;其次采用晶体光轴沿非线性晶体通光面的非共线Ⅰ类位相匹配方式实现光束的强度三次自相关,可以适应不同非线性晶体的角度匹配要求,提高了装置的紧凑性,并且对超快激光束脉冲时间波形的测量效率高,为超快激光束脉冲测量领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63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81593.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材料非线性吸收曲线的方法,所述的方法采用晶体倍频系统和色散棱镜获得所需的单波长激光,然后通过长焦透镜提高入射激光强度,采用科学级CCD相机记录入射激光的能量和光斑尺寸,通过能量计测得出射激光能量,获得了待测样品的非线性吸收曲线。本发明的测量材料非线性吸收曲线的方法提高了非线性吸收曲线的测量范围,简化了非线性吸收曲线测量系统,实现了多波长、宽范围、高精度非线性吸收曲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58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162712.2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光源的多色荧光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耦合的超连续谱激光发生装置、激光波长选择装置和成像装置。所述超连续谱激光发生装置发出超连续谱激光光束至所述激光波长选择装置,所述激光波长选择装置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通所获取的所述超连续谱激光光束中不同波长的单波长激光光束,所述成像装置依次获取所述待测物经多个所述单波长激光光束激发后发出的多个单色荧光,根据所获取的多个所述单色荧光生成多个单色荧光图像,将多个所述单色荧光图像叠加以获得所述待测物的多色荧光图像。能够减少待测物内不同的荧光团被照射的频率和时间,有效减少光热损伤和光漂白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01944.4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陈林 , 王振国 , 杜东晖 , 蒋学君 , 吴文龙 , 刘勇 , 傅学军 , 刘建国 , 王琳 , 董一方 , 张崑 , 黄醒 , 彭志涛 , 粟敬钦 , 陈波 , 郑奎兴 , 魏晓峰 , 郑万国 , 朱启华
IPC: H01S3/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结构。由上框架、主框架、下框架、侧板和隔板玻璃构成,框架之间以及框架和侧板之间通过螺接结合弥缝焊的方式来连接。整体结构分为5个独立的腔室,包括3个灯箱腔室和2个片箱腔室。所有电气接口均位于箱体外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放大器结构的刚度和光学元件的安装精度,实现了结构上的洁净闭环,模块化的加工和安装工艺提高了部件的加工质量和系统的可维护性,结构简单可靠、洁净控制容易、安装精度高、可维护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346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00643.X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陈林 , 刘勇 , 刘建国 , 吴文龙 , 杜东晖 , 傅学军 , 蒋学君 , 王琳 , 董一方 , 张崑 , 黄醒 , 彭志涛 , 粟敬钦 , 陈波 , 郑奎兴 , 魏晓峰 , 郑万国 , 朱启华 , 王振国
IPC: H01S3/0915 , H01S3/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紧凑片状放大器泵浦腔结构。所述片状放大器泵浦腔结构,包括灯箱Ⅰ、灯箱Ⅱ、片框、上三角板反射器、下三角板反射器和结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灯箱Ⅰ、灯箱Ⅱ中的密排的氙灯背面采用短翼仿渐开线镀银反射器;上下三角板反射器采用V形布置。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紧凑、小信号增益系数更大、增益均匀性更好的高效紧凑型片状激光放大器泵浦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309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401759.5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陈林 , 刘建国 , 杜东晖 , 傅学军 , 刘勇 , 王振国 , 蒋学君 , 吴文龙 , 王琳 , 董一方 , 张崑 , 黄醒 , 彭志涛 , 粟敬钦 , 陈波 , 郑奎兴 , 魏晓峰 , 郑万国 , 朱启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片状激光放大器,由框架单元、片箱、灯箱、端镜和其他辅助件构成。框架单元是整个放大器的基础构建,用于支撑和安装其他各单元;灯箱由氙灯组、反射器和隔板玻璃构成,提供空间均匀辐照的面状泵浦源,片箱包括片状增益介质和支撑部件,用于提供高增益;端镜的主要作用是安装在放大器框架单元两端实现洁净密封,保证片箱内的洁净环境;其他辅助件主要包括冷却件和电气供应部件。本发明改善了片状放大器增益均匀性较差、效率较低、集成度较差的问题,具有增益系数高、效率高和集成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01691.0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王振国 , 陈林 , 杜东晖 , 蒋学君 , 吴文龙 , 刘勇 , 傅学军 , 刘建国 , 王琳 , 董一方 , 张崑 , 黄醒 , 彭志涛 , 粟敬钦 , 陈波 , 郑奎兴 , 魏晓峰 , 郑万国 , 朱启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片状激光放大器片箱。较大程度地减小了钕玻璃片安装的应力和变形,通过优化设计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气孔改善了片箱的洁净吹扫效果,通过用二维导轮代替U型导轮使得顶升过程变得顺畅快捷,通过采用二维导轮和一维锁舌的锁紧定位设置代替原先的三维球窝对准提升了对准的精度、减小了操作的难度,二维导轮和锁紧装置的采用还减小了片箱安装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促进了洁净闭环,具有钕玻璃应力变形小、气体吹扫效果好、洁净控制优良、安装维护简便快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9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0967177.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张永亮 , 邓颖 , 王少奇 , 康民强 , 薛海涛 , 叶海仙 , 郑建刚 , 张雄军 , 李明中 , 张君 , 许党朋 , 田小程 , 胡东霞 , 郑奎兴 , 粟敬钦 , 朱启华 , 魏晓峰 , 郑万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实心复合的多芯光子晶体光纤及其激光放大的方法,由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护层、包层和纤芯,所述纤芯包括实心增益纤芯和空心纤芯,所述包层与所述空心纤芯形成和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相同的结构,本发明将空心光子晶体光纤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进行复合,将空心光子晶体光纤的高损伤阈值与多芯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合束进行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完全保留了两者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各自的使用限制,使激光能量不受多芯光子晶体损伤阈值的限制,将单模激光脉冲峰值功率放大输出至GW级或者平均功率放大输出至100kW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21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753613.7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张永亮 , 邓颖 , 康民强 , 罗韵 , 薛海涛 , 王少奇 , 郑建刚 , 张雄军 , 李明中 , 田小程 , 王正辉 , 王振国 , 张锐 , 张君 , 王德恩 , 郝欣 , 胡东霞 , 郑奎兴 , 粟敬钦 , 朱启华 , 魏晓峰 , 郑万国
IPC: H01S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电极的脉冲激光合束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电光晶体、2个驱动电路、至少2个激光器、同步机、激光准直元件,其中1个驱动电路的2个电极板分别与电光晶体的2个相邻的侧面相配合,另1个驱动电路的2个电极板分别与电光晶体的另外2个侧面相配合;激光器的输出口均与电光晶体的入射面相对,2个驱动电路和全部的激光器均与同步机连接,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逆向利用具有四电极的电光晶体在不同电压下使入射激光具有不同的偏转路径,产生的光偏转,并将其与脉冲激光的特性以及同步机相结合,通过一级合束装置即可实现多路脉冲激光合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