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动低摩擦的连续多角度自动面部拍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9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86846.9

    申请日:2024-05-30

    Inventor: 何宏 李坤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震动低摩擦的连续多角度自动面部拍摄系统,包含面部校准模块、连续拍摄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连续拍摄模块包含弧形凸槽挂靠式三轮滑动系统和多角度连续自动面部拍摄算法,弧形凸槽挂靠式三轮滑动系统由弧形凸槽轨道和挂靠式三轮轨道运行机构组成,通过多角度连续自动面部拍摄算法控制搭载了深度相机的轨道运行机构在凸槽轨道上移动,并实现对患者面部的连续自动拍摄;面部校准模块则根据深度相机画面结合面部校准算法控制校准轨道运行机构,使得患者面部始终保持在画面中心;核心处理模块为设备中各算法的正确实现提供算力及内存支持,并展示连续拍摄结果。

    涡流换热头盔
    94.
    发明公开
    涡流换热头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61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5809.5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流换热头盔,属于头盔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头盔本体,头盔本体内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渐缩渐扩喷管、涡流管、冷气管道、热气管道和控制单元;空气自进风口进入渐缩渐扩喷管加速后,进入涡流管内进行换热产生冷气和热气,分别通过冷气管道和热气管道向头盔内输送冷气和热气。本发明采用了被动式进风方式和喷管来获得高速气流,无需使用供电单元和压缩机来为涡流管提供高速气流,具有更好的节能性和安全性。

    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砂浆制备装置
    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50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42502.X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纳米材料改性砂浆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组件,进料组件中放置有纳米材料分散液制备材料;超声波分散组件,超声波分散组件与进料组件之间通过输送管相连通,进料组件中的纳米材料分散液制备材料通过输送管进入超声波分散组件、并在超声波分散组件中通过超声振动完成分散;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与超声波分散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控制超声波分散组件内部的温度;砂浆搅拌室,超声波分散组件通过输出管与砂浆搅拌室相连通。使用超声波技术实现纳米材料的均匀分散,之后将纳米材料分散液加入砂浆中进行搅拌,便于得到纳米材料改性砂浆。

    一种基于点云技术的助餐机器人智能取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445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082012.7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技术的助餐机器人智能取食系统,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识别模块、点云处理模块和计算分析模块。采用点云技术实时准确的获取取食位置。通过深度相机实时获取块状食物的3D点云图,通过平面拟合、点云滤波和基于区域生长的点云分割等一系列算法处理获取合适的食物分割面,并在该分割面上计算最优取食点。本发明可以实时准确的获取取食位置坐标点,确保助餐机器人准确盛取餐碗中的食物,提高取食成功率;为使用者提供更精细、智能的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康复辅具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护理和照料服务。

    一种适用于多工位多机器人光学测点任务分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1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471228.X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工位多机器人光学测点任务分配的方法,该任务分配方法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改进,涉及浮点数编码、精英选择策略、二次进化等关键步骤,并结合机器人的可达性分析,统筹考虑了多工位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中测点的工位、所属机器人以及测点排序这三个重要环节的协调关系。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光学测点任务分配的质量与检测的效率。

    一种异质金属界面的锌负极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45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70721.4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质金属界面的锌负极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S1:前驱体金属有机框架Bio‑MOF‑100的制备;S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Bio‑MOF‑100粉末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处理;S3:将退火后的Bio‑MOF‑100粉末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后并压在集流体上;S4:将压制好的样品与锌片组装成电池,并进行电沉积,制备出不同锌沉积量的样品;S5:将电沉积后的锌样品浸入置换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然后进行洗涤和真空干燥,最终得到所需的电极材料。通过以上方法,得到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 mA cm‑2、容量密度为1 mAh cm‑2的情况下,经过700 h的循环测试,其极化电压仅为16 mV。

    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监测系统及凝血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176022.X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透析静脉壶凝血监测系统及凝血识别方法,提供光源的两个近红外LED光源对称置于近红外CMOS相机上下两侧;用于消除环境光的干扰滤光片置于近红外CMOS相机镜头前;用于减弱静脉壶玻璃壁的反射光偏振片置于滤光片前;近红外CMOS相机拍摄的静脉壶图像送嵌入式系统,触摸屏输入的设置信息送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输出控制信号至蜂鸣器和近红外LED光源;整个系统被固定在所述的机械滑动结构上,机械滑动结构带动其上下滑动。利用血液凝固后纤维蛋白的理学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改变的性质,使用近红外LED光源照射静脉壶并使用近红外CMOS相机接收反射的光信号,对图像处理后进行报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