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07795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09432.8
申请日:2010-02-12
Applicant: 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仿真系统构成方法与装置,用于无功电能计量、电网谐波分析、电网谐波电能计量、电能计量中信号处理的实时仿真研究,以及电能表比对、电能表性能测试,适用于电网电能计量领域,以解决上述领域研究中缺少专用的电能计量仿真研究手段与装置,无法开展电能计量理论、电表工作原理及比对等研究问题。电能计量仿真系统构成方法的组成特征在于包括构建计量算法模型库、电能计量可视化界面、标准源模型库、MATLAB软件平台、DSPACE实时系统、标准源信号、GSP模块、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和实际负荷。该构成方法为电能计量基础理论提供了开放性研究手段,并可通过选择电能计量仿真系统的特定模块分别构成虚拟电能表、电能计量仿真与现场回放系统及电能表对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416604.9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K19/077 , G06K7/10 , H01Q1/22 , H01Q1/38 , H01Q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电路的双频一次性转换防伪标签及方法,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天线层、柔性材料隔离层、第二天线层,柔性材料隔离层中部设有空气通孔,第一天线层底部设有凸起,第二天线层上表面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容纳凹槽,凸起穿过空气通孔插入容纳凹槽中,空气通孔的两端各设有一块非焦耳磁致伸缩磁片,在非焦耳磁致伸缩磁片与凸起之间设有由液态金属制成的RFID超高频天线,在容纳凹槽底部设有电路凹槽,电路凹槽的形状与NFC高频天线的形状相适应,RFID超高频天线与双频模块连接。本发明的标签采用液态金属制作天线,并有非焦耳磁致伸缩磁铁为驱动的双频段天线一次性转化功能,实现标签在产品不同时期的多功能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1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336581.X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冬萍 , 丁超 , 张淮清 , 邓松 , 张英 , 谈竹奎 , 宋宏天 , 蒲曾鑫 , 胡珊珊 , 黄宇 , 樊磊 , 刘喆 , 马凯 , 白洁 , 王保帅 , 黎安俊 , 张俊玮 , 罗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子测量装置领域的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的原子气室内电场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电场加载装置模型,通过均强电场中的电场计算公式E=U/d计算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S2:计算在电场作用下玻璃原子气室的极化电荷密度P;S3:计算玻璃材料中的极化电荷Q2;S4:结合步骤S2和S3计算玻璃材料极化电荷Q2产生的电场强度E0;S5:将通过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与玻璃材料极化电荷Q2产生的电场强度E0做差得到玻璃原子气室内的精确电场强度E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算电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和原子气室材料中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并将两者做差能够得出精确的原子气室内部的电场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9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14273.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无线传能整流侧特性模拟器及模拟方法,具体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对一般性整流网络进行不同输入功率和不同负载下的测试,测得其整流网络的外特性;步骤二:基于所述一般性的整流网络基础上构建整流网络物理特性模型;步骤三:基于所述整流网络测得的外特性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整流网络物理特性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得到其整流网络具体数值模型;步骤四:构建Boost电路模拟其数值模型的输出特性;步骤五:基于所述Boost电路采用逐点逼近算法使其输出特性与整流网络具体数值模型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PSO算法对整流网络物理特性模型参数辨识,构建Boost电路使模拟器能精确模拟整流网络的外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00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391846.7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空间搜索策略的微波输能受能端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引导信号发射天线外围建立Г型导引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受能目标发送的射频导引信号;建立导引信号接收电路,在保留每路接收导引信号相位差信息的同时,通过混频器将射频信号降至基频,便于导引信号的采样分析;建立接收导引信号共轭相位差与导引信号发射点位置的关系,形成受能目标的空间坐标识别函数;通过空间搜索策略确定受能目标的坐标。本发明在对受能端定位时,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并且可以减少导引信号接收天线数及其配套射频器件,结合空间搜索策略,有效解决相位模糊和相位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6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498045.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30/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舰船平台短时工作的DC‑DC直流充电机时域EMI的建模方法,步骤包括:1)根据DC‑DC直流充电机功率电路中开关管的开关函数,获取开关过程的等效干扰源频谱信息;2)建立共模干扰等效电路模型和差模干扰等效电路;3)建立DC‑DC直流充电机输出侧共模电磁干扰电压和差模电磁干扰电压的时域表达式。本发明给出了采用Buck电路拓扑的直流充电机的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的时域计算解析解,通过时频变化能直接得出宽频段范围的直流充电机的EMI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474879.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N3/006 , G06F17/12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物理实现的强电磁设备宽频段阻抗等效建模方法,先根据矢量匹配法,将强电磁设备的内阻抗表示成有理函数的形式;对得到的有理函数,利用留数摄动法,进行网络端口无源化处理,得到电路网络函数;对得到的电路网络函数,利用有理函数和参数R、L、C组成电路间的阻抗等效关系,转化为对应的等效电路;对于等效电路中非正值参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将非正值参数修正为正值,得到最终的等效电路,以便用实际的R、L、C元件进行物理等效。本方法能够通过电机等负载的实测阻抗数据,建立全部由无源元件组成的二端口等效电路,可以直接用于强电磁设备阻抗的等效物理模拟,能够为实验验证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516453.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测试数据的强电磁设备低频辐射等效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强电磁设备产生的近场磁场进行扫描,建立近场磁场方程;2)根据近场磁场方程,建立正则化目标函数;3)利用正则化目标函数求解磁偶极子的偶极矩矩阵;4)求解磁偶极子阵列产生的低频辐射场。本发明通过近场测量,得到船舶等平台上强电磁设备的近场信息,其中信息包含了相位和幅值,以此近场信息建立等效偶极子阵列,可以得到距强电磁设备一定距离的面的磁场分布或者某点处的磁场,从而大大地提升评估船舶等平台上强电磁设备辐射干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7303.4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电路近似计算多谐振单元S11曲线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谐振单元的等效电路;将等效电路转化为谐振阻抗的并联形式,得到近似等效电路;通过电磁仿真获取近似等效电路的单频表面电流结果,并将其用于表示各支路电流;通过各支路电流获取谐振结构的自阻抗,并将其用于表示谐振阻抗;根据各支路中的谐振阻抗计算近似等效电路的总阻抗;获取近似等效电路00模态下相对于空气介质的输入导纳和相对于基板介质的输入导纳;计算多谐振单元S11曲线。本方法能够计算谐振数量较多(大于等于三个)单元的散射特性,为复杂单元的设计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695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99193.0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H04W72/0453 , H04W72/541 , H04W72/566 , H04W72/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平台编队用频设备频谱的多轮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用频设备之间的干扰关系和最小频率间隔,利用基于设备优先级的频谱多轮交错分配法对用频设备的频谱进行多轮分配,使每个用频设备都分配到满足正常工作的若干个工作频谱;2)根据多轮分配结果和编队可用频谱集合,确定未分配频谱集合,利用基于用频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多轮频谱再分配法将未分配频谱分配给所有能够携带该频谱且不会对其他用频设备产生干扰的用频设备;3)重复步骤2),直至所有未分配频谱无法找到可以携带该频谱的用频设备。本发明在提高用频设备在任务场景下抗干扰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