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44570.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压直流GIS/GIL金属微粒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及相关装置,本发明从高压直流GIS/GIL的电场分布出发,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直流GIS/GIL的电场分布,随后确定算法的计算常数,在迭代计算中的使用Rodrigues旋转方法确定随机反射范围,从而实现随机碰撞过程。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计算金属微粒随机性运动轨迹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从而提升金属微粒捕获装置的设计有效性,从结构设计和实况模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降低高压直流GIS/GIL金属微粒的危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71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71334.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高压穿墙套管环氧浸纸芯体模型表面电位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测量系统中高压绝缘套管绝缘且密封安装在密封腔体的顶部并贯穿密封腔体;接地组件的一端与密封腔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法兰外表面接触,高压绝缘套管的导体的下端连接有转动连接机构;转盘安装在密封腔体内并位于高压绝缘套管的下方,转盘的上部安装有绝缘支柱;静电探头绝缘安装在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密封腔体连接,充放气总管组件与密封腔体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套管芯体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表面电位,通过分析表面电位就能了解表面电荷的积聚与消散过程,为探究套管芯体沿面闪络的机理,维护复合绝缘穿墙套管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47348.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30 , G16C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部件腐蚀过程模拟方法,包括:构建用于模拟所述电连接部件腐蚀及劣化预测的相场模型,并根据所述电连接部件实际运行的电力设备环境,建立所述相场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所述相场模型的全套方程组,包括载流子传输方程、化学反应方程以及电场耦合方程;基于所述相场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以及所述全套方程组,利用数值计算模拟所述电连接部件的腐蚀过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实际电连接结构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腐蚀过热模拟,获得不同因素对金属触头腐蚀的影响规律,实现对实际工况下电连接部件腐蚀劣化状态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357557.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晕间隔棒,其包括间隔棒主体和多个线夹;其中,所述间隔棒主体包括多个间隔棒单体,多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环状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间隔棒单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间隔棒主体的内侧面上分布有多个线槽,各个所述线槽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线夹,所述线夹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间隔棒主体上。本发明提供的防晕间隔棒,与多分裂导线连接后,形如在多分裂导线束外围安装了一个屏蔽环,可以大大提高间隔棒的防晕性能;该防晕间隔棒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和安装,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晕效果,能够满足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变电工程的防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51843.8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海拔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用薄壁外环型导线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间隔棒本体的外周同轴套设有用于对间隔棒本体起静电屏蔽作用的外屏蔽环,间隔棒本体包括框架和与框架相连的若干线夹,外屏蔽环位于所有线夹的外围,外屏蔽环与框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间隔棒本体采用现有结构的间隔棒,外屏蔽环相对与现有的线夹而言,具有曲率较小的特点,同时该外屏蔽环能够均匀电场分布、降低间隔棒表面场强,能够对其内部结构产生静电屏蔽,因此可大幅度地降低间隔棒本体表面的场强,改善间隔棒本体的电气性能,使得本发明满足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防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60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29275.1
申请日:2023-03-10
IPC: B29C64/393 , B33Y50/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曲面3D打印的误差评估方法及打印参数优化方法,曲面分层误差评估方法从三维模型出发,先对三维模型打印路径进行规划,然后将三维模型和打印路径相结合,根据打印参数,曲面位置和打印误差之间关系建立误差评估模型,然后根据误差评估模型找出误差分析点,计算曲面3D打印误差,最后和预期误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制造要求。本评估方法优势在于在3D打印前能够进行评估误差,同时不需要对打印出的零件进行测量,避免了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0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5828.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GIS/GIL多工况等效考核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气体绝缘套管、转角单元和若干试验舱;若干试验舱通过转角单元依次连接为一回路,气体绝缘套管与其中的一个转角单元连接,试验舱与转角单元的连接部以及气体绝缘套管与转角单元的连接部均设有工装盆式绝缘子;所述试验舱包括考核试验舱和可扩展考核试验舱,其中考核试验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考核试验舱壳体外部设有能够为考核试验舱中心导体施加电流的感应升流器。本发明能够在满足客观试验容量允许条件的情况下,提升绝缘子多工况、多因子、与实际运行条件近似等效的考核能力,发现以往型式试验无法检测出的绝缘子结构设计、工艺制造中的微缺陷问题,保障绝缘子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36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25827.7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拉伸性能测试样条制备的环氧浇注模具及环氧浇注方法,其中,模具包括依次交互叠放的模板和隔板,挡板设置于叠放后的模板外侧;模板上方设有第一留液口,隔板上方设有第二留液口,第一留液口下方设有凹槽;模具上方留液口提供了浇注和排气通道;三种平板紧密接触而不粘连,有利于样条脱模时保持完整形状;U型开口便于螺栓定位、紧固,使环氧液体不渗漏;本发明可根据需求批量制备用于拉伸性能测试的哑铃型环氧树脂样条,降低气泡率和脱模缺陷,节约模具组装和脱模时间,适用于室温、中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7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7689.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R13/00 , H01R13/65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载流导杆及高压输电设备,中心载流导杆包括载流导杆母头和载流导杆公头,载流导杆母头和载流导杆公头之间在它们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绝缘垫圈和第二绝缘垫圈,第一绝缘垫圈、载流导杆母头、第二绝缘垫圈和载流导杆公头之间形成有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内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在中心载流导杆使用工况下为液态。本发明通过利用液态金属代替触指结构,从而改善载流结构电接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6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098320.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高温抗干扰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由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电极测试单元以及声脉冲传感器单元构成;测试电极单元通过高温油浴将试样加热至不同温度;脉冲耦合电路单元通过常温油浴循环以隔离测试电极单元加热的影响;声脉冲传感器可采用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或铌酸锂晶体材料。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根据测试温度需要,选择测试所需传感器材料;2)将试样置于测量装置中;3)调整常温及加热油浴循环系统;4)设置加热油浴循环系统的温度,待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进行空间电荷测试。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电极测试单元加热对于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的影响,且屏蔽效果较好,实现了高温、高场强条件下的空间电荷的准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