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0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5063.4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界面效应研究的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脉冲耦合电路腔体、测试腔体和底座;脉冲耦合电路腔体的内部设有与外部高压源及脉冲源相连的脉冲耦合电路;脉冲耦合电路腔体的侧壁上开孔并连接常温油浴管路,测试腔体的侧壁上开孔并连接高温油浴管路。测量方法包括:根据试样与上电极之间所需的接触紧密程度,取相应的弹簧放入弹簧腔中,通过电极座推压弹簧,在上电极座上安装测试所需的上电极,将试样放置在下电极的上表面中心,使上电极能够压紧试样,二者之间不存在缝隙;待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进行该温度下试样的空间电荷测量。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电极表面条件下空间电荷注入特性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11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334017.0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高温电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真空烘箱、高压套管、高压电极、低压电极、保护电极、支撑绝缘件、防闪络绝缘件、支撑板、绝缘支撑杆构成;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对固体绝缘试样进行干燥处理;2)将试样置于高温电导测量装置中;3)设定烘箱温度,加热试样;4)待试样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抽真空至10~100pa,保持真空度和烘箱温度不变;5)测量该温度下试样的泄露电流及电导率。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排除水分及吸附气体对电导测量精度的影响,能为固体绝缘材料高温、高场强下电导率的准确测量提供实验平台及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2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801605.X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固体复合电介质材料空间电荷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非对称结构的多层固体电介质复合材料试样;2)应用电声脉冲法测量多层固体电介质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获得多层固体电介质内部电荷分布的未经校正信号;3)对相对介电常数、声速和厚度不相等引起的电荷密度值偏离进行分层校正;4)对声波遇到界面时发生折射引起的电荷密度偏离进行分层校正。本发明可以有效消除多层固体复合电介质材料界面电荷声波反射造成的干扰,实现对空间电荷分布的校正,完成对多层固体电介质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真实分布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07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37092.2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化策略的气体绝缘套管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气体绝缘套管多目标优化设计决策变量及约束条件,建立绝缘结构设计多目标优化函数;构造气体绝缘套管绝缘结构优化设计的评价函数;初始化评价函数的进化亲代群体;对亲代群体通过重组、突变产生子代群体;调用有限元算法,计算并比较子代群体评价函数的适应度,选择产生新的亲代群体;反复迭代产生新的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直到达到规定的迭代次数;计算收敛判据,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若可以停止迭代,则输出结果。本发明可以为气体绝缘套管绝缘结构确定出全局优化设计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气体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水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68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098320.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高温抗干扰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由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电极测试单元以及声脉冲传感器单元构成;测试电极单元通过高温油浴将试样加热至不同温度;脉冲耦合电路单元通过常温油浴循环以隔离测试电极单元加热的影响;声脉冲传感器可采用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或铌酸锂晶体材料。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根据测试温度需要,选择测试所需传感器材料;2)将试样置于测量装置中;3)调整常温及加热油浴循环系统;4)设置加热油浴循环系统的温度,待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进行空间电荷测试。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电极测试单元加热对于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的影响,且屏蔽效果较好,实现了高温、高场强条件下的空间电荷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8320.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高温抗干扰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由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电极测试单元以及声脉冲传感器单元构成;测试电极单元通过高温油浴将试样加热至不同温度;脉冲耦合电路单元通过常温油浴循环以隔离测试电极单元加热的影响;声脉冲传感器可采用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或铌酸锂晶体材料。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根据测试温度需要,选择测试所需传感器材料;2)将试样置于测量装置中;3)调整常温及加热油浴循环系统;4)设置加热油浴循环系统的温度,待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进行空间电荷测试。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电极测试单元加热对于脉冲耦合电路单元的影响,且屏蔽效果较好,实现了高温、高场强条件下的空间电荷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21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1605.X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固体复合电介质材料空间电荷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非对称结构的多层固体电介质复合材料试样;2)应用电声脉冲法测量多层固体电介质中的空间电荷分布,获得多层固体电介质内部电荷分布的未经校正信号;3)对相对介电常数、声速和厚度不相等引起的电荷密度值偏离进行分层校正;4)对声波遇到界面时发生折射引起的电荷密度偏离进行分层校正。本发明可以有效消除多层固体复合电介质材料界面电荷声波反射造成的干扰,实现对空间电荷分布的校正,完成对多层固体电介质复合材料内部空间电荷真实分布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075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37092.2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化策略的气体绝缘套管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气体绝缘套管多目标优化设计决策变量及约束条件,建立绝缘结构设计多目标优化函数;构造气体绝缘套管绝缘结构优化设计的评价函数;初始化评价函数的进化亲代群体;对亲代群体通过重组、突变产生子代群体;调用有限元算法,计算并比较子代群体评价函数的适应度,选择产生新的亲代群体;反复迭代产生新的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直到达到规定的迭代次数;计算收敛判据,决定是否继续迭代,若可以停止迭代,则输出结果。本发明可以为气体绝缘套管绝缘结构确定出全局优化设计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气体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水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285063.4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界面效应研究的空间电荷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脉冲耦合电路腔体、测试腔体和底座;脉冲耦合电路腔体的内部设有与外部高压源及脉冲源相连的脉冲耦合电路;脉冲耦合电路腔体的侧壁上开孔并连接常温油浴管路,测试腔体的侧壁上开孔并连接高温油浴管路。测量方法包括:根据试样与上电极之间所需的接触紧密程度,取相应的弹簧放入弹簧腔中,通过电极座推压弹簧,在上电极座上安装测试所需的上电极,将试样放置在下电极的上表面中心,使上电极能够压紧试样,二者之间不存在缝隙;待温度传感器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进行该温度下试样的空间电荷测量。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电极表面条件下空间电荷注入特性的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97591.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3K3/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秒陡脉冲小型发生器,包括设置于同一个盒体内的整流模块、斩波模块、固态开关、直流偏置模块、脉冲信号发生器以及散热模块;所述盒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屏蔽板分隔为三个区域,且用于形成固态开关所需高压直流电源的整流模块和斩波模块位于第一区域,所述的固态开关单独位于第二区域,直流偏置模块、脉冲信号发生器以及散热模块位于第三区域。本发明实现了脉冲发生器的小型化,从整体上提高了脉冲发生器的集成度,尤其是将直流高压源进行内置化处理,使用方便,将固态开关单独隔离出来,避免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使得各个模块正常、高效运转,通过散热模块保证器件工作于合理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