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ZnO-V2O5系压敏电阻共烧的纯银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29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086534.7

    申请日:2021-09-16

    发明人: 李勃 张敏 朱朋飞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ZnO‑V2O5系压敏电阻共烧的纯银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原料:银单质、玻璃粉和瓷体粉,其中,瓷体粉包括如下成分:氧化锌、钒酸铵盐和二氧化硅。本发明在传统纯银内电极原料中添加玻璃粉及瓷体粉,两者协同作用可较好地抑制纯银内电极在烧结过程中的烧损及扩散,且能够较好地解决银浆与瓷体粉烧结收缩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与瓷体粉的结合性;采用本发明方案的瓷体粉的烧结温度低可与压敏电阻整体共烧,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瓷体粉中采用锌钒系原料,降低了烧结温度,进一步节约了成本;此外,各原料简单易得,生产成本低廉。

    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300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94920.0

    申请日:2020-11-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陶瓷粉体加入连续相液体中,搅拌形成分散体;S2:向分散体中加入粘结剂,搅拌后形成微球,烧结;其中,连续相液体与陶瓷粉体的表面的亲疏水性相反,粘结剂与连续相液体的亲疏水性相反。该制备方法依靠粘结剂与连续相液体的液‑液两相界面处的张力形成的毛细管力使颗粒粘结,并在机械搅拌力的作用下压实紧密。由于陶瓷粉体颗粒与粘结剂形成的液相在液相中比在空气中分散得更均匀,粘结剂的表面张力也更小,因此制备的微球球形度高、孔隙率低、致密度高,相比于一般的物理合成方法,可以将陶瓷微球的粒径缩小到0.1~0.3毫米范围内,制备出亚毫米级的陶瓷微球。

    辐射交联聚丙烯热收缩带用耐高温无溶剂环氧底漆

    公开(公告)号:CN112266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90473.7

    申请日:2020-10-13

    发明人: 徐焕辉 李勃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交联聚丙烯热收缩带用耐高温无溶剂环氧底漆,所述耐高温无溶剂环氧底漆采用A组份和B组份混合反应得到,所述A组份包含:酚醛环氧树脂25~40%,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5~15%,活性稀释剂4~6%,分散剂0.2~0.5%,流平剂0.2~0.5%,消泡剂0.3~0.6%,有机陶土0.5~1.5%,炭黑0.5~1.5%,白云母7~12%,三聚磷酸二氢铝10~15%,硫酸钡20~30%;所述B组份包含:改性脂环胺固化剂70~90%;促进剂10~30%;A组份和B组份的质量比为100:15~25。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底漆的综合性能,能满足110℃下的防腐涂层长期运行要求。

    吸波结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612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95443.8

    申请日:2020-06-03

    IPC分类号: H01Q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结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吸波结构包括:第一介质层,开设有通孔;第二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一端;液晶分子,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内部,用于吸收电磁波;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两端,用于根据电压大小调节所述液晶分子的取向。本发明通过电极组件内输入不同的电压,以调节第二介质层内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调节谐振频率,以吸收不同频段的电磁波,使得吸收电磁波可调,无需更换吸波材料,节省成本。

    基于3D打印的骨修复生物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09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247006.8

    申请日:2016-04-20

    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骨修复生物陶瓷材料,其由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和分子量为10万‑12万、粘度为0.79dL/g‑0.84dL/g的聚乳酸制成,结构为孔隙率为70%‑90%的三维网格状结构,构成网格的线径为100μm‑300μm。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乳酸溶解于氯仿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20%的溶液;将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加入到该溶液搅拌至均一稳定制得复合浆料;将所述复合浆料加入3D打印设备打印,将打印的生物陶瓷材料的前驱体抽真空使氯仿充分挥发,得到产物。该陶瓷材料降解速率可调、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能适应骨软骨细胞共同培养和生长因子或小分子多肽的复合,可用于骨软骨的同时修复。

    铌氮共掺杂的氧化锌基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672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810091637.4

    申请日:2018-01-30

    发明人: 李勃 高爽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铌氮共掺杂的氧化锌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1-1000mmol/L的铌锌醇溶液和0.01-0.1mg/mL的碱液,混合搅拌30-120分钟,进行水解沉淀反应,获得悬浊液;将所述悬浊液离心收集粉末,用二次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洗涤,放入干燥箱在50-60℃温度下干燥;将所述干燥后的粉末在300-550℃温度下预晶化处理0-300分钟后,在400-700℃温度下,氨气气氛中保温30-300分钟,即得。本发明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大大降低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操作要求,适合工业化的推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铌氮共掺杂的氧化锌基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可用于FDM 3D打印机型的生物骨线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147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46979.X

    申请日:2016-04-20

    IPC分类号: B29C47/00 A61L27/12 A61L2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FDM 3D打印机型的生物骨线材制造方法,它包括:按重量计,称取10‑90%的PLA作为粘结剂,90‑10%的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作为人工骨诱导修复基质;用溶剂将所述人工骨诱导修复基质超声分散,得到分散液A;采用机械搅拌方法将所述粘结剂溶解到所述分散液A中,得到混合物B;将所述混合物B烘干,除去多余溶剂,得到块体的混合物B;将所述块体的混合物B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直径1.75毫米的线材,即制得所述生物骨线材。本发明制造的生物线,与桌面机结合可直接打印可吸收的骨修复模型,极大的丰富了生物打印的范围,降低了生物打印的准入门槛。

    双光子聚合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151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248316.1

    申请日:2016-04-20

    摘要: 一种双光子聚合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该打印机包括飞秒激光脉冲系统、亚微米级精度运动平台、CCD监控系统和控制电脑,飞秒激光脉冲系统具有用于产生600‑1000nm双光子激光的飞秒激光器,用于将所述双光子激光汇聚后输出的物镜,光路开关和衰减片;CCD监控系统通过分色镜与飞秒激光脉冲系统的光路连接;控制电脑分别与所述飞秒激光器、光路开关、运动控制系统和CCD监控系统连接。该打印方法包括:通过CCD监控系统调节合适的打印起始位置;将要打印的模型切片生成控制代码;控制电脑控制运动平台和光路开关实现双光子聚合打印;如此逐层打印;之后,溶解掉未交联的光敏树脂。本发明可实现微纳米打印精度。

    一种电子收集器实现方法
    9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8527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17594.5

    申请日:2014-12-2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周济 兰楚文 李勃

    IPC分类号: H01L21/02 H01L21/26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收集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半导体材料光生载流子寿命及扩散距离,确定电子收集区域;2)根据收集效果,采用光学变换原理设定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三个电子迁移率值;3)根据设定的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径向电子迁移率ur和环向电子迁移率uθ分别得到A扇形区域和B扇形区域所对应的迁移率分布;4)根据计算得到的A扇形区域和B扇形区域的电子迁移率分布,并依据电子迁移率与半导体掺杂杂质的关系,得到相应区域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5)根据环形电子收集区域周围的电子迁移率μ0,计算得到C区域的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6)根据环形电子收集区域的尺寸和A扇形区域、B扇形区域以及C区域的掺杂杂质的剂量分布,制作掩模板;7)利用离子注入方式在制作的掩模板上注入相应剂量的掺杂杂质,即制作得到一电子收集器。

    组织工程血管化肝小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305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48688.4

    申请日:2016-04-20

    IPC分类号: A61F2/02

    CPC分类号: A61F2/022

    摘要: 一种组织工程血管化肝小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3D打印机打印肝小叶的相容性支持性边框,在所述边框插入七根毛细玻璃管构成肝小叶的成型模具;按细胞浓度10^6cells/mL将HepG2细胞与温敏性水凝胶溶液混匀,填加到所述模具中,用紫外光照射30s‑200s,固化交联胶原后抽出毛细玻璃管,形成毛细管道;配置浓度为1*10^7cells/mL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注入到所述毛细管道中并培养,使其长满毛细管道内壁,从而制得血管化的肝小叶。本方法制得的肝小叶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肝脏类药物的药物筛选、疾病机理研究以及药物在肝脏中代谢过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