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13549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38629.0
申请日:2006-03-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草莓采后病害的方法。将草莓放入50-55℃的水浴锅中,热水处理30秒钟-1分钟,取出风干,再浸入1×108-1×109个/ml的罗伦隐球酵母溶液中,浸泡10秒左右的时间后马上取出,再风干,放在塑料筐中,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在室温或冷藏(2-4℃)条件下存放,可以有效地防治草莓的灰葡萄孢、匍枝根霉等引起的病害,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延长草莓的货价期,同时对草莓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不会造成破坏。本发明使用的热水处理结合生防微生物处理的方法,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可以避免使用化学杀菌剂对人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3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0373.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后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防深红沙雷氏菌及其用于梨果采后病害控制及贮藏保鲜的用途。步骤为:将深红沙雷氏菌进行活化培养,经培养后离心得到菌体,使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得到菌悬液;在梨果表面打孔后将其注入,然后再注入等体积的扩展青霉孢子悬浮液,由此实现对扩展青霉引发的青霉病的有效控制;或者将深红沙雷氏菌菌悬液均匀喷洒在梨果表面,自然晾干,即可实现对梨果采后病害防治和贮藏保鲜的用途;本发明可显著减少梨果采后青霉病的发生,降低梨果采后自然腐烂率,并且安全环保,不仅对采后梨果主要品质指标无显著不良影响,且可以保持其贮藏品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535496.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16 , C12N1/04 , A23L3/357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保护剂制备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固体制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固体制剂进行研究,创造性的筛选保护剂及不同保护剂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具体为6%的山梨醇,10%的脱脂乳粉,3%的谷氨酸钠以及5%的海藻糖;所制备的固体制剂可以在‑20℃下保存90d,固体制剂的存活率在67%以上,固体制剂组腐烂率稳定在24.0%以下;解决了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在实际应用中存活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也避免化学杀菌剂对人体及环境的潜在危害,安全环保,可满足商业化生产和使用要求,对酵母固体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561893.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汉逊德巴利酵母冻干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控制草莓采后软腐病的用途;本发明以拮抗酵母菌汉逊德巴利酵母为研究对象,创造性的筛选保护剂使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得到酵母制剂,并研究其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控制效果。本发明得到D.hansenii制剂冷冻干燥的最优保护剂方案为2.22%的海藻糖、17.83%的脱脂乳粉、0.06%的L‑抗坏血酸和4.06%的L‑谷氨酸钠;最优复配方案得到的D.hansenii冻干制剂在较长贮藏期内能够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并对草莓采后软腐病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操作方便且安全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2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13751.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制剂领域和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1,3‑葡聚糖酶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步骤为:在β‑1,3‑葡聚糖酶中加入甘油、海藻糖和甘氨酸,搅拌均匀后于‑20℃~‑80℃的条件下预冻2‑24h;预冻结束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的产物即为基于β‑1,3‑葡聚糖酶的固体制剂。本发明首次实现了β‑1,3‑葡聚糖酶PeBgl1固体制剂在‑20℃保持90d酶活不低于90%,性状稳定,达到了市场商业化要求,便于生产、使用效果好;本发明对推进β‑1,3‑葡聚糖酶市场应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7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011504112.2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控制展青霉素的乳酸菌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乳酸菌为肠膜明串珠菌LB7,保藏菌株编号为CCTCC NO:M 2020039,用于控制果汁中的展青霉素;肠膜明串珠菌LB7使用浓度为1×106cells/mL;通过初步实验发现,经LB7处理后,实验组展青霉素含量仅为对照组中的41%;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葡萄汁(展青霉素浓度1μg/mL)中72小时,可以完全降解葡萄汁中的展青霉素;同时,该菌对苹果汁和桃子汁中的展青霉素也都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展青霉素终浓度1μg/mL,培养72小时后,苹果汁和桃子汁中的展青霉素浓度分别为0.32μg/mL和0.35μg/mL,显著低于对照组。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562988.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Q11防治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及贮藏保鲜的方法;所述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Q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322。步骤为:将酵母活化培养,离心得到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1×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对猕猴桃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自然晾干,即实现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生物防治及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本发明安全环保,可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降低猕猴桃果实采后自然腐烂率;同时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无不良影响,并且能够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品质衰败。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5942.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防治桃果果实采后褐腐病、曲霉病、软腐病及贮藏保鲜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制备浓度为1×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选取桃果经消毒、冲洗、晾干后分为三组,在桃果表面打孔后注入酵母菌悬液,一段时间后在三组桃果的孔中分别注入与酵母菌悬液等体积的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黑曲霉、匍枝根霉孢子悬浮液,实现对桃果褐腐病、曲霉病、软腐病的有效控制;或者直接将酵母菌悬液均匀喷洒在桃果表面,自然晾干,即可实现桃果采后自然病害的防治和贮藏保鲜的目的;本发明在有效控制病害的同时对桃果采后主要品质指标无不良显著影响,操作方便且安全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69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395762.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用于茄子采后病害控制的方法;步骤为:将贝莱斯芽孢杆菌活化培养后,得到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用无菌水稀释为1×108cells/mL的菌悬液;在茄子表面打孔后注入菌悬液,静置后注入等体积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悬浮液,实现对茄子采后软腐病的控制;或者将贝莱斯芽孢杆菌悬液均匀喷洒于未做处理的茄子表面,自然晾干,即可实现茄子的贮藏保鲜。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采后茄子软腐病和自然腐烂,同时对茄子采后主要品质指标无显著不良影响;操作方便且安全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62988.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Q11防治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及贮藏保鲜的方法;所述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Q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322。步骤为:将酵母活化培养,离心得到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1×108cells/mL的酵母菌悬液,对猕猴桃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自然晾干,即实现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生物防治及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本发明安全环保,可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降低猕猴桃果实采后自然腐烂率;同时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无不良影响,并且能够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品质衰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