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52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037763.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将集电器极耳集束接合时的接合部断裂,也防止外部连接用极耳的旋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器构造,具备:多个电极集电器,由金属多孔体构成;及,集电器极耳,在各个前述电极集电器中从金属多孔体的一端延伸出;并且,在将多个集电器极耳集束的极耳集束位置,形成有与外部连接用极耳接合的接合部,多个集电器极耳配置为从外部连接用极耳的上下将前述外部连接用极耳夹入,多个集电器极耳的宽度大于外部连接用极耳的宽度,接合部的宽度至少为外部连接用极耳的宽度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2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039142.3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0 , H01M4/13 , H01M50/531 , H01M50/54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将集电体极耳集束接合时防止接合部断裂,并谋求维持电流路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电体构造,包括:多个电极集电体,由金属多孔体构成;多个极耳,在各个电极集电体中,从金属多孔体的一端延伸出来;及,连结极耳引线,将不同的极耳彼此电连接。连结极耳引线与各个极耳交叉接合而形成第一压缩接合部,进一步从一极耳朝向另一极耳折返,例如配置为蛇腹状。在重叠了第一压缩接合部的极耳集束位置,利用超声波等形成第二压缩接合部进行集束。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2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111452626.2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0 , H01M4/6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产生短路或污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包括由金属多孔体构成的集电器,集电器包括:复合材料层,其含浸有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电极复合材料;及,复合材料未含浸部,其未含浸电极复合材料,且由极耳部及极耳收窄部构成;并且,复合材料未含浸部的表面粗糙度Ra为复合材料层的表面粗糙度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9934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1463545.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6/00 , H01M50/204 , H01M50/233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10/63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其能量密度和耐久性优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组100,其组合有固体电池模块102及电解液系电池模块32,并将该等模块容纳在电池组内,所述固体电池模块102积层有多个含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单体,所述电解液系电池模块32积层有多个含有电解液的电解液系电池单体,其中,固体电池模块102以包围电解液系电池模块32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346586.3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3 , H01M50/531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为层压单体型的电池,且具有利用外装体从上下夹持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来加以收容的构造的电池中,即使在对收容有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部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抑制该外力对集电极耳引线及集电极耳产生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外装体的一张薄膜接触与电池的延伸设置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端面正交的顶面、底面及两个侧面而对它们进行覆盖,并且覆盖突出的前述电池的前述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端面,进而,从前述端面的两侧的短边侧折入而在两侧形成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在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配置并接合加强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6398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534391.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50/105 , H01M10/058 , G01M3/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简单地进行泄漏检查的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层压体,由正极、固态电解质层及负极交替层压配置而成;极耳集束部,从电极伸出;及,包装膜,包装电极层压体及前述极耳集束部;并且,电极层压体及极耳集束部由包装膜真空包装。例如,存在借由包装膜沿着形成在电极层压体侧的表面的检查用凹部进行跟随而形成的检查用凹部,借由测定该检查用凹部的位移,能够进行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泄漏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362918.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474 , H01M50/497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包括在负极集电体上依次层叠有负极混合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混合材料层的电极层叠体、以及正极集电体,并且,在前述正极混合材料层和前述正极集电体的外周部,设置有绝缘框,从前述正极集电体延伸出正极极耳,在相对于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并相对于前述正极极耳延伸出的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前述固体电解质层具有配置于前述绝缘框的内部的第一区域、与配置于前述绝缘框的外部的第二区域,当俯视该固体电池时,前述第二区域的外周端存在于比前述第一区域的外周端更靠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050344.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9 ,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电结构,其能够维持硬币型全固体电池中的加压约束状态,并且能够可靠地集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硬币型全固体电池,具备:固体电解质层;一对第一电极集电体,配置在该固体电解质层的两侧,由金属多孔体构成;一对第二电极集电体,分别配置在一对第一电极集电体的外侧,由金属多孔体构成;以及,一对盖构件,分别配置在一对第二电极集电体的外侧;其中,一对第一电极集电体的结构为,在与固体电解质层相接的一面上,形成有金属多孔体的孔内填充有电极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填充区域,在一对第一电极集电体的另一面上,存在未填充电极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未填充区域,第一电极集电体的复合材料未填充区域与第二电极集电体被加压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80091314.3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66 , H01M10/058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固体电池,其反复层叠有多个固体电池单体,所述固体电池单体包括正极层、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及夹持它们的一对集电体层,并且,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与前述正极层或前述负极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与相邻的前述固体电池单体的前述集电体层相接,前述集电体层的另一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前述集电体层的一面的摩擦系数。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在层叠时不会产生偏移和旋转的固体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476881.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58 , H01M50/289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模块和分隔件,其能够对固体电池单体施加足够的表面压力,且耐久性和耐振动性优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隔件120,其在具有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1的固体电池模块100中,被配置在相邻的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1之间,将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1之间电绝缘,并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123a,123b,所述弹性部件123a,123b对多个固体电池单体101的积层方向施加弹压力。利用弹性部件适当地固定固体电池单体101,从而获得耐久性和耐振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