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0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78970.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4 , B60L5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用生物异物检测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生物异物的入侵时,利用生物异物检测装置进行电容传感处理,利用双排电容传感器降低盲区面积;控制谐振放大电路改变生物异物检测电容,通过高通滤波、差分放大输出检测电压差;采用分时复用检测差分放大电压的输出电压,采用有源检测方式降低检测复杂程度判断生物异物入侵情况。本发明所提出的对称电容传感器能够降低检测盲区的面积,高通滤波电路使生物异物检测系统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各自独立工作,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提升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4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0450.0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60 , H02J50/12 , G06V10/764 , G06V10/82 , H04N23/667 , G01V1/00 , G01J5/48 ,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异物介入后的无线传能控制系统,首先采用异物识别模块对异物进行检测及识别,然后采用主控模块根据此时的异物类型和各类异物之间的距离设置对各种异物的期望温度,随后获取各类异物的实际温度最高值,并将其与对应的期望温度进行比对,若均小于对应的期望温度,表示此时不存在安全隐患,无需降低功率传输,反之则表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降低功率传输,以降低金属异物的实际温度,直至异物不存在或者各类异物的实际温度均小于期望温度,在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同时开启异物清除装置进行异物清除,在异物清除完成后调整无线传能系统的AC‑DC变换器,恢复原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0469.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区域的异物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在无线充电停车位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成像模块,然后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成像模块对无线充电停车位的无线充电区域进行异物检测及异物识别。本发明结合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异物种类识别,可具有较高的异物识别精度,能较为准确地区分介入无线充电区域的异物属于金属异物、生物体异物还是其他异物,并可标注出各异物的位置,可与异物清除装置、方法、功率控制方法等结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62021.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B60L53/62 , H02J50/1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充电功率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该系统在地面端和车载端设置线圈与通讯电路,通过建立地面端与车端的信息通道,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导轨区域,车辆可以将自身的信息如:功率等级、车辆ID、电池状态等,传递给地面端,地面端的装置可以根据该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调整,从而实现装置的多功率等级充电,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功率,同时还可以根据电动汽车已有的电量调节地面端的装置的充电功率,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98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36582.6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信号同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谐振带电路的双向能信同传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原副边补偿网络设计为双谐振带电路,使系统在只需要传输能量时在两个不同频率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双向能量传输效率,并设置与原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原边信号检波电路和与副边双谐振带电路并联的副边信号检波电路,从而在需要信号传输时将双谐振带电路其中一个频率用于信号传输另一个频率继续传输能量,通过双谐振频率交替进行系统能量和信号同步传输,通过信号检波电路进行信号接收,实现利用电能传输通道实现能量信号的双向同传,并且该系统能主动发送指令来控制能量与信号的传输流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18905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325300.3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的无线充电方法,本发明在机器人上设置了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这两个接收线圈,这两个接收线圈可形成第一接收线圈、第二接收线圈、以及双重接收线圈这三种形式的接收线圈,根据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不同距离,从以上三种接收线圈中选择出对应的接收线圈接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传来的能量,改善了近距离传输时,由于MC‑WPT系统存在频率分裂现象导致的感生电流可能不满足预期的情况,同时也改善了远距离传输时,MC‑WPT系统的传输功率较低的情况,提升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传输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630501.2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CR‑WPT系统的最大效率追踪控制方法。本发明搭建可将谐振电路通过切换开关切换成S‑S型谐振补偿拓扑结构和S‑P型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的MCR‑WPT系统,计算S‑S型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的传输效率与S‑P型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的传输效率相等时对应的负载阻抗值,并以此作为切换点。同时控制Buck‑Boost变换器电路的占空比,变换接收线圈等效输入阻抗使其等效为使得系统的传输效率最大时的负载阻抗。本发明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负载变化条件下的系统传输效率作为优化目标,采用谐振补偿拓扑结构切换与自适应有源阻抗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能有效的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提高传输效率,且具备控制简单精确、匹配范围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8558.2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中央空调无感自动决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多因素影响的中央空调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意愿度模型;根据用户意愿,结合中央空调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意愿度模型确定实时的相应用户的无感舒适度范围和用户实际用电价格;结合无感舒适度范围和用户实际用电价格,构建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中央空调系统用户的智能决策模型,并进行神经网络训练,使智能决策模型输出中央空调的智能决策。从而能较好地处理用户侧分布式资源就地消纳的设备控制问题,考虑不同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意愿,确立用户无感范围,有效弥补需求侧中央空调资源决策自动化程度不高、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积极性不够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4269.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H02J50/12 , H02J50/40 , H02J5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灵敏度H无穷控制的EV‑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端、能量接收端,该系统还包括H无穷控制器;所述H无穷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能量接收端的输出电压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作用于所述能量发射端的输入电源,以对系统输出电压进行H无穷闭环控制。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混合灵敏度H无穷控制的输出电压噪声抑制系统及方法,采用H无穷范数优化技术求解出一个闭环控制器,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使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受到噪声信号影响的情况下仍能得到平滑的输出电压,显著提高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能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150934.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双参数辨识方法,包括:获取采样参数、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参数以及适应度函数;生成初始种群,初始种群的个体包括互感、负载;基于采样参数、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参数及适应度函数,根据粒子群算法对初始种群中每个个体进行局部优化;在满足算法切换的情况下,基于采样参数、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参数及适应度函数,根据遗传算法对初始种群中每个个体进行全局优化,并根据全局优化结果对当前的互感、负载进行辨识。本申请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混合应用,采用智能最优化算法来寻解,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最优值寻解问题,使求解过程简化,得到的最优解即为参数辨识的结果,实现对互感和负载参数快速且准确的辨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