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46514.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电锅炉消纳系统监测数据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涉及制造企业生产车间排产领域。该系统包括:蓄热电锅炉监测数据采集、改进型秩相关度计算和模糊评价3个模块;该方法包括:采集系统监测数据;构建小样本空间;对小样本空间中的数据进行优化;获取所有系统监测数据相对于同一系统指标的秩相关度;构建变量向量组和秩相关度向量;获得隶属度矩阵;获取综合评价向量并转为评分分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蓄热电锅炉消纳系统监测数据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在指标集过大时依然能获得准确的秩相关度,并对蓄热电锅炉实时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划分,得到不同指标下的影响因素,并为指标做出综合评价,为各个指标调整做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4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52042.1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椭圆曲线多倍点运算方法和装置。该椭圆曲线多倍点运算方法包括有序的倍点和点加运算。在点加运算过程中,当扫描到标量K的当前位不为0时则执行真点加运算,当扫描到标量K的当前位为0时则执行等价点转换运算,将所述真点加运算的结果和所述等价点转换运算的结果存到相同的寄存器堆中,所述寄存器堆中包括多个寄存器。所述椭圆曲线多倍点运算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抵抗侧信道分析和安全错误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09284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811266383.1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散式电采暖负荷调度方法及其建模系统,其特点是:通过构建电采暖负荷建模系统,获取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电采暖系统运行状态时序数据,基于实测时序数据通过云计算系统,拟合电采暖负荷简化二阶模型及其模型误差裕度函数,并由此以满足电力系统灵活调度需求为目标,优化调度分布式电采暖负荷。确定了利用实测参数的电采暖负荷调度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可由计算机实现的调度步骤及系统架构。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精确、实际的电采暖负荷调度模型,提高了电采暖负荷调度过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7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395965.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实测信息识别电力系统仿真致差区域的方法,包括:通过实测数据计算扰动深度大小,评价受扰程度,刻元件模型的动态激发程度,划定初步的搜寻区域,在该区域内求取电网的最小生成树以及最优割集,在割集处注入实测数据,通过混合仿真方式验证进一步缩小致差区域,通过一系列的迭代过程识别出大规模电网的动态仿真致差区域,其特点是,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对寻找动态仿真致差区域的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对于随机设置的两个误差元件,通过两次迭代搜索判定出致差区域的具体位置。相对于已有的分层分块、遍历式等方法,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下一步进行分块解耦,校正模型参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121492.9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在线超实时仿真的流式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及系统,利用双向带宽、线程级并行和流水线技术实现了数据流在计算节点内的相互并行传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本发明的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在线超实时仿真的流式数据快速分发,达到在万兆网络环境下将百兆仿真数据文件以秒级时间高效地分发至计算集群的百台节点上,从而达到在线超实时仿真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32251.9
申请日:2019-12-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双馈风电场等值模型仿真可信度的指标评价方法,其特点是,首先基于实测数据对双馈风电场的动态轨迹展开分析,在原有双馈风电机等值模型的基础上,搭建含低电压穿越功能下的有功控制模型和无功控制模型,通过将等值模型下仿真与实测轨迹的比对,有效的提取轨迹中各个阶段的主导振荡模式;再通过不同的主导振荡模式来建立相应误差指标体系,其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有功恢复斜率误差指标,极值误差指标,总体误差能量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前后轨迹与实测轨迹的比对来验证各个误差指标是否有效反应轨迹之间的相关性,并全面有效地反映系统仿真与实测轨迹之间的差异度,最终达到定量评估动态仿真可信度。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48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0813615.5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口感知的服务器保护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服务器上电后,检测服务器网口是否处于掉电状态;(2)当检测到服务器网口的状态为掉电状态时,服务器切换至应急工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检测服务器的网口来判断服务器是否切换至应急工作状态,由于检测服务器网口掉电的装置设置在服务器上,服务器可以直接获取掉电信息,省去了数据传输的环节,节约了服务器掉电保护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8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03405.5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宋云东 , 周志强 , 苑经纬 , 胡大伟 , 韩洪刚 , 于在明 , 李胜川 , 郭铁 , 赵春芳 , 韦德福 , 朱义东 , 鲁旭臣 , 张军阳 , 康激扬 , 李冠华 , 刘旸 , 周榆晓 , 李爽 , 蒋大伟 , 高岳 , 吴细毛 , 杨璐羽 , 范维 , 王欢 , 杨滢璇 , 刘芮彤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率响应绕组变形分析用的线性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本发明是根据被诊断变压器两次不同时间测量的变压器频率响应数据,通过计算逐相纵向的线性相关系数、计算横向或相间线性相关系数的方法判断绕组变形情况;或者根据被诊断变压器本次测量的频率响应数据计算横向或相间线性相关系数;换算变形判断需要的相关系数,依据设定的判断标准评估绕组变形程度。本发明根据频率响应法获得的曲线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判断变形程度的相关系数,结合曲线中峰值变化能够判断出绕组的故障类型及程度,为评估变压器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00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33046.0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藻RTV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所需质量比例称取一定质量的抗微生物剂粉末和二氧化硅粉末并物理混合,得到粉末状的混合物;S2、将所述粉末状的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并进行均匀的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抗微生物剂的熔点时开始计时,至少30分钟后停止加热;S3、待所述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得到含凝块的混合物;再对含凝块的混合物进行分散,并按一给定的抗微生物剂质量分数称取预定质量的经过分散的混合物,加入到RTV涂料中,然后搅拌;S4、将加入了混合物的RTV涂料在室温下干燥硫化形成固体硅橡胶。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258679.4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双馈风电场等值模型功率恢复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其特点是,首先建立了暂态响应下双馈风电场有功控制模型,并根据双馈风电场所激发出动态响应提出不同扰动工况下的场景分类原则,其次在不同扰动场景下通过搭建的双馈风电场仿真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揭示风电场并网侧输出特性与各风电机组输出特性的关联关系,确定不同运行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等值模型功率恢复斜率控制参数,实现对不同场景下的有功功率恢复控制参数优化整定;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扰动场景下参数优化后等值模型仿真结果与并网侧轨迹的差异度,确定不同扰动场景下参数优化后的有效性。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