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75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97978.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超导单元的过电流冲击特性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波形发生装置产生过电流波形;通过采集控制装置控制波形发生装置将电流波形输入可控波形冲击电源;控制可控波形冲击电源接收电流波形,并控制可控波形冲击电源根据波形发生装置输出电流与可控波形冲击电源输出电流的比例关系,对接收到的电流波形进行放大处理,在预定时长内产生稳定运行区、冲击区和失超恢复区的电流波形施加于超导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10842.8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鲁棒预测控制的台区电动汽车协调调控方法及系统,通过读取台区的基本电力负荷和光伏发电数据,对台区内电动汽车相关特性进行建模,得到电动汽车的预测数据,并且得到预测数据的误差上下线;判断台区内电动汽车是否参与调控,以及光伏出力和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建立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进行经济调度;最终根据经济调度结果输出充放电最优策略。本发明基于鲁棒预测控制的台区电动汽车协调调控策略,针对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鲁棒优化经济性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调度策略的经济性和鲁棒性,为电力系统运行人员提供了参考,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9587.3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带电作业导线举升装置,包括磁吸附定位夹紧机构、摆臂调整机构、顶升机构,其中:所述磁吸附定位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定位基座、电磁铁和竖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夹紧定位基座内,通过导磁体能够与横担接触,所述竖梁与夹紧定位基座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式连接;所述摆臂调整机构包括横梁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竖梁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机构可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横梁绕所述竖梁转动;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顶升机构连接,并能驱动顶升机构竖直运动。本发明可方便调整举升装置与被提升导线位置,可靠举升导线,提高了带电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70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600273.5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人员保护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高空作业车,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可伸缩骨架以及气囊模块;所述可伸缩骨架以收缩的状态设置在高空作业车工作斗的外围,能够在驱动下沿所述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向上伸出;所述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开启后能够将所述高空作业车工作斗以及伸出的所述可伸缩骨架包覆在内部;所述控制模块判断高空作业车是否发生倾覆或加速坠落,如果发生则控制所述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开启。在车辆发生侧翻或工作斗跌落时可将工作斗及作业人员包裹在气垫内,从而有效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保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生上述极端情况,无法对高空作业人员提供相应保护措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89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74036.3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黎明 , 刘兆领 , 张昕 , 胡益菲 , 于建成 , 李聪利 , 王雪生 , 张建海 , 张金禄 , 何玉龙 , 徐善军 , 浑连明 , 郭俊龙 , 任书楠 , 孙霄伟 , 张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用转台,包括激光雷达、雷达保护罩、遮光罩、转台、基座、控制电路板、驱动器和底座;转台包括转台台面、环状凸台和转台轴;基座包括筒体和悬臂台,基座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驱动器,驱动器固定在基座的轴座上,转台与驱动器法兰盘连接;雷达接线头穿过转台进入基座内部,所有出线均通过底座的通孔通向机器人本体,底座固定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显著缩短雷达到机器人本体之间的传递链;激光雷达、雷达罩和遮光罩布置于转台上方,能够降低转台本体占用空间,同时也减小了转台转动扫过的空间,增大机械臂的运动空间。环状凸台及转台进线穿过底板通孔的设计,可以保证雷达接线头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0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20351.0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线夹自动安装装置控制系统,其由线夹自动安装装置、发射启动遥控器和接收驱动总成组成;线夹自动安装装置包括机架、气缸、减速机构、快换装置、线夹夹爪、紧固套筒,用于线夹的夹取及自动安装;发射启动遥控器包括电连接的工控机、触摸屏、无线模块、天线;工控机与触摸屏、无线模块通信连接;接收驱动总成包括电连接的天线、无线模块、微处理器、D/A转换器、比例阀和传感器,其中D/A转换模块通过4个模拟口分别与4个比例阀连接,4个比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3个气缸和气动马达连接,3个气缸、气动马达通过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满足高压带电机器人作业任务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09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520351.0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线夹自动安装装置控制系统,其由线夹自动安装装置、发射启动遥控器和接收驱动总成组成;线夹自动安装装置包括机架、气缸、减速机构、快换装置、线夹夹爪、紧固套筒,用于线夹的夹取及自动安装;发射启动遥控器包括电连接的工控机、触摸屏、无线模块、天线;工控机与触摸屏、无线模块通信连接;接收驱动总成包括电连接的天线、无线模块、微处理器、D/A转换器、比例阀和传感器,其中D/A转换模块通过4个模拟口分别与4个比例阀连接,4个比例阀通过气管分别与3个气缸和气动马达连接,3个气缸、气动马达通过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满足高压带电机器人作业任务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62109.3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场景模拟的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利用随机优化中的场景分析技术处理风光电源出力及热电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根据源荷概率分布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模拟得到不同时段下的多种运行场景,继而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场景进行聚类缩减,从而构造用于系统运行优化的典型运行场景集。基于运行场景集,以系统运行整体经济性为目标,同时考虑系统的整体能效水平及新能源消纳能力,构造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随机优化模型,将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不同运行场景下的确定性优化问题,生成不同优化周期内的运行策略,简化了模型复杂度,保障了系统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经济性与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2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15692.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建成 , 吴磊 , 朱庆 , 宋杰 , 孟宇 , 武文广 , 李国栋 , 王旭东 , 李雪明 , 李捷 , 霍现旭 , 徐石明 , 牛荣义 , 张卫国 , 唐雾婺 , 王金明 , 周静 , 郑红娟 , 杨凤坤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因子的主动配电网分层控制方法,对主动配电网中的光伏、风机、电池等分布式电源进行有功调度,有效提保证主动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稳定性。本发明的分层控制方法包括日前优化调度和日内滚动优化。日前优化调度根据短期预测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对经济性目标进行求解;日内滚动优化根据超短期预测数据,利用模型预测算法,消除日前预测误差造成的联络线功率波动。本发明为兼顾了主动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调度性,节约了运行成本同时使系统的运行更加问题,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72313.1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Abstract: 一种储能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总功率需调量和响应时间;基于总功率需调量和响应时间在各储能之间按照响应时间尺度和响应功率进行功率分配;当所述总功率需调量大于所有可启动储能的响应功率之和时,基于所述总功率需调量和所有可启动储能的响应功率之和计算负荷需调总功率;并基于负荷需调总功率和响应时间在各负荷之间按照响应时间尺度、开关状态和响应功率进行各负荷需调功率分配,减少了负荷的响应次数,充分利用传统储能,提高用户舒适性,增强传统储能和虚拟负荷储能的互补性,减少负荷需求响应成本,提高整体调节能力,实现了降低储能容量要求和减少储能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