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19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74736.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方法。在保护装置内预先植入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包含所保护元件发生最严重故障保护能够正确动作时所允许接入配电网DR的容量值以及此时通过被保护元件的逻辑计算电流值;继电保护装置将实时接收DR接入配电网的容量值与保护装置可靠动作时所允许接入的容量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元件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可靠动作所采用的计算电流值,实现最终可靠动作。本发明利于DR的最大化利用,提高DR接入配电网渗透率,降低其接入对配电网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对传统发电方式的依赖;在不频繁投退和调节DR接入配电网容量的情况下,避免因DR接入配电网容量的不断变化而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471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73267.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新能源消纳的电网分时多频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与新能源消纳领域。通过构建电网分时多频鲁棒控制模型,以不确定消纳量需求与负荷频率响应间的调度期望关系作为状态方程,在鲁棒控制模型的反馈环节中加入反馈加权方程。最后,建立本发明的电网分时多频鲁棒控制模型的求解方程,实现模型最优解的证明与求解。通过本发明的电网分时多频鲁棒控制模型最优解的实施,能够实现虚拟频率控制跟随新能源不确定性波动,满足状态方程中的期望关系,其中所求得的虚拟频率控制量在实际运行中以相应调频单元等效响应,最终实现电网对新能源发电量的按期望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67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368418.8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系统及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井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是在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下部设有二次设备竖井,二次设备竖井内壁设有导热防护层,防护层内设有接线套管;二次设备竖井内设有抽取导轨,变电站二次设备通过支架连接在抽取导轨上,变电站一次设备与变电站二次设备相连接;二次设备竖井上部井口处设有竖井封闭装置,在二次设备竖井内还设有监测用传感器和环境监测装置。具有无需利用外界冷热源维持环境恒温,运行可靠;设备运行空间相对独立,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及扩大事故范围;可满足长期运行时恒温层深度变化及添加新设备的需要,适于进行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就地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6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99125.3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H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基于跨间隔共享信息的主变后备保护加速跳闸方法。本发明是在主变的中/低压侧后备保护功能中增加一个加速跳闸逻辑,主变中低压侧后备保护利用跨间隔的共享信息来实现加速判别的。本发明将母联分段断路器的位置信息送入到主变保护中,在母联分位或母联充电情况下实现加速跳主变各侧断路器,从而缩短跳闸时间,具有提高保护的速动性,提升保护的性能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368399.9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布置系统及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是在变电站一次设备下部设有二次设备管道,二次设备管道顶部的管道入口连接管道入口封闭装置;二次设备管道内设有抽取导轨和接线套管,二次连接线设在接线套管内;变电站二次设备连接在抽取导轨上,变电站一次设备与变电站二次设备通过二次连接线相连;二次设备管道内还设有监测用传感器和环境监测及通风装置。本发明通过地下恒温环境为变电站二次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温度,温控效果不受加热装置可靠性及变电站环境变化影响;联通式运行空间换热效果均匀,系统运行稳定性及不同气候环境中适应性高,适于进行变电站二次设备就地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680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8765.0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布置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沟槽嵌入式变电站二次设备地下布置系统及方法。它是在变电站电缆沟槽内设有电缆二次设备嵌入槽体,电缆二次设备嵌入槽体内设有变电站二次设备;变电站二次设备与本间隔变电站一次设备及至其他间隔二次电、光缆间设有接线套管,各设备间以二次设备连接线通过接线套管进行连接;变电站电缆沟槽的上部出口处设有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变电站二次设备与电缆沟二次设备盖板之间设有抽取导轨。本发明利用地下恒温环境保证二次设备运行,不受地上环境变化影响,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土质条件下均可设置,且通过外部自然环境进行调节,温度均匀稳定,节省成本,可以显著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330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4233.7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过程层设备上实现光纤通道数据收发和同步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过程层设备还包括合并单元功能、智能终端功能,可实现一个线路间隔的开关量采集,通过GOOSE上送至过程层网络,接收过程层网络上的GOOSE命令,实现一个线路间隔的断路器、刀闸的控制;接收互感器的数字量信息或模拟量信息,接收光纤通道的数据,与本侧数据同步后通过SV采样值上送至过程层网络;在设备内部实现本侧与对侧开关量数据的交换共享。本发明可用于整合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光纤通道的功能,解决智能变电站光纤差动的实现问题,减少过程层装置的个数,减小就地安装尺寸,简化工程设计,且在设备内部实现本侧与对侧数据的同步,实现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51433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91347.6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实映射方式的智能变电站光缆连接自动设计方法。本发明自动判断所有变电站二次装置(IED)之间的虚端子连接,结合已有的装置物理部署信息,并采用虚实映射规则,生成光缆连接关系、尾缆连接关系。主要适用于电力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使用辅助设计工具软件完成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通过本方法,可以通过前期的变电站小室、屏柜配置以及屏柜内的IED物理端口、交换机物理端口、光纤配线架物理端口的配置,结合已经完成的虚端子连接工作自动生成光缆连接、尾缆连接等,从而大大减少智能变电站线缆设计方面的工作量和出错几率。提高设计效率,并减少人为设计的差错。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0496109.7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工大(张家口)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支柱式光学电流电压组合互感器,包括无源光学电流互感器、无源光学电压互感器和同轴圆柱形电容分压器,无源光学电流互感器采用磁光玻璃型无源光学电流传感单元,无源光学电压互感器是由同轴圆柱形电容分压器与光学电压传感单元结合成的,同轴圆柱形电容分压器是由圆柱形金属屏蔽筒、金属圆柱环与一次导体结合成的。本发明绝缘性能好,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810076521.3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异常调控域运行的系统及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在时间Δt内,近似满足功率差额ΔP的一种控制方法。其主要控制过程包括:把时间Δt平均划分成3个时间区域,记为Δt1、Δt2、Δt3对每个时间区域进行控制算法研究,得出每个时间段深调或储能的出力水平。根据该指标就可以量化发电机组的最优控制,减小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电网功率和频率调节过程的影响,充分发挥其作用,使电网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