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76293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010573.3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蓄热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它涉及一种燃蜂窝煤的锅炉。本发明解决了蜂窝煤锅炉用在生产蒸汽上,采用增大炉排面积办法,存在生产成本增加问题及增加后拱存在燃烧效果差问题。本发明的烟道两侧设置双炉膛体,烟道上端设有锅筒(6),烟道由对流烟道(4)和直烟道(21)组成,炉膛(40)内的水冷炉排(30)的下部设有与配风室(37)相连接的炉排下烟室(31),炉排下烟室(31)的侧壁上具有烟道开孔(22),直烟道(21)通过后部折返烟道(35)与对流烟道(4)相连接,对流烟道(4)与对流烟道下集箱(3)相连接,对流烟道(4)通过前部折返烟道(5)与锅筒(6)内的烟管(7)相连接。本发明的燃烧强度高、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9780.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31 , C25B11/061 , C25B11/052 , C25B1/04 , C25B9/65 , C25D3/56 , C25D7/00 , C01G5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海水制氢的硫酸盐插层催化剂的快速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一、将金属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初始沉积液,将稳定剂溶解在初始沉积液中,获得电沉积液;二、将基体置于电沉积液中,通过电沉积得到CoFe催化剂前驱体;三、将CoFe催化剂前驱体置于硫脲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氧化;四、将氧化后的催化剂置于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循环氧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高效,可以适用于大面积电极的制备,活化后的电极具有优越的OER活性和极强的抗氯特性,在自然海水中电流密度达到100mA·cm‑2仅需265mV的过电位,在自然海水中连续电解1000h后仅出现5.0μV/h的低衰减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8064.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B11/043 , C25B1/04 , C01B32/348
Abstract: 一种碳基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电解制氢领域。方法:一、制备碳粉材料;二、高温活化碳材料;三、清洗、过筛;四、配制悬浊液;五、将悬浊液分次均匀滴涂在亲水碳布上,烘干,得到碳基阳极材料。本发明提高了煤粉的利用率并同时降低溶液电阻,本发明将碳粉均匀固定在阳极表面,避免颗粒沉降问题;增加阳极的比表面积,改善界面催化性能;提高碳粉与电极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降低电解过程中溶液电阻的影响。本发明结合铁基循环(Fe2+/Fe3+)体系,显著降低阳极氧化电位,改善氧化动力学,提高电解水制氢的效率;通过铁基循环辅助和改良阳极设计,降低了电解水的能耗,使其在酸性体系下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03317.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功能序构一体化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方法,它属于氢能的制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解水制氢的能耗高和产氢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的生物质材料作为碳阳极,经高温碳化后形成结构一体化的碳阳极,该阳极具有序构化的微观层次结构、催化活性位点和导电网络。多孔结构的设计增加了阳极的比表面积,提升了电解质的接触效率和氧化反应速率。同时,阳极内部的导电网络降低了电极电阻,显著减少了电解水过程中的能耗。通过调节界面pH环境,保持OH‑浓度的均匀分布,抑制局部酸化,从而提高碳氧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为低电耗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0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8677.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锅炉气相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方法,涉及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锅炉环保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锅炉气相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方法只适用于锅炉尾部烟气中主动或被动存在的稀释气体为空气,在烟气再循环技术的应用场景下,当稀释气体变成空气和循环烟气的混合气体时,折算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采集锅炉数据,同时对锅炉燃料进行燃料成分分析,得到单位燃料完全燃烧需要的空气量Vair和单位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的干烟气量Vtfgv,得到空烟比#imgabs0#本发明通过引入空烟比mV来构建烟气再循环率kfg,实现在烟气再循环技术的应用场景下,对传统的锅炉气相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过程的进一步修正。本发明主要用于统一的基准氧气浓度下的锅炉气相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2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2046.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75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1/065 , C25B11/031 , C25B1/04 , C25D9/04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解海水制氢的高效稳定催化剂及其快速合成方法,通过一步脉冲电沉积将三元金属镍、铁和钴耦合非金属磷沉积到基体上获得新型的高性能的电解海水析氧催化剂,利用铁元素调控镍和钴的催化活性。由沉积得到的金属纳米颗粒锚定在基体表面,分布均匀,在氧化电流下被氧化至层状氢氧化物,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证实催化剂的析氧活性高、稳定性好,在高盐水中达到100mA/cm2电流密度仅需261mV的过电位;在实际海水中以500mA/cm2大电流密度下运行320h并未发现电极有明显性能衰减。本发明所提出的材料合成成本廉价、电解能耗低,在电解海水制绿氢、能源及环境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244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0163.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制备氮掺杂活性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低阶的弱粘煤/不粘煤为原料,进行破碎筛分并酸洗洗涤去除煤内灰分,干燥后获得去灰煤颗粒;步骤二:将煤颗粒和含氮前驱体、活化剂均匀混合后置于去离子水中并干燥;步骤三:将干燥后的混合物放入微波反应器中活化进行活性炭制备,获得活化产物;步骤四:使用去离子水洗去活化产物中的活化剂,干燥后获得氮掺杂活性炭。本发明中氮掺杂活性炭以低阶弱粘/不粘煤为前驱体,经微波加热实现了表面氮官能团的高效掺杂,在实现高掺杂量的同时获得了发达的孔隙结构,并降低了含氮前驱体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活性炭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56702.0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稳定性在线检测与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火焰镜头、火焰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燃烧稳定性模块、智能远程调控系统,其中:火焰镜头实时获得火焰形态图像,火焰探测器实时获得火焰信号强度及波动频率,压力传感器实时获得炉内压力波动情况,声波传感器实时获得炉内温度场,燃烧稳定性模块将燃烧稳定性判定结果反馈给锅炉智能远程调控系统,从而对锅炉配风系统、烟风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进行实时调控。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反映和调控煤粉在锅炉炉膛内部的燃烧状况,准确判别炉膛火焰燃烧稳定性,有利于锅炉燃烧状况自动监测,并通过智能远程调控系统可以对锅炉进行实时调节,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50351.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塑料掺混共热转化的低阶煤基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对原煤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目标粒径的原煤粉体;步骤二、酸洗脱灰:先将原煤粉体依次使用盐酸、水、氢氟酸、水进行酸洗脱灰处理,然后充分干燥;步骤三、废塑料掺混碳化:将酸洗干燥后的原煤粉体与废塑料掺混均匀,在惰性气体中预碳化,得到预碳化产物;步骤四、高温碳化:将预碳化产物研磨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中进行二次碳化,得到低阶煤基硬碳材料。发明仅在传统直接碳化流程中增加了塑料掺杂和预碳化过程,制备方法简单、处理方便、成本低廉,且可有效提高低阶煤基硬碳材料的储钠/容量,利于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111862.6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354 , C01B32/378 , C01B32/348 , H01G11/24 , H01G11/32 , H01M4/5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球磨的化学活化多孔碳孔隙深度调控方法及致密储能应用,所述方法直接以化学活化得到的高比表面积多孔炭(>2000 m2/g)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球磨处理,在降低多孔碳宏观颗粒尺寸的同时,能够实现多孔碳内微观碳微晶结构及孔隙结构的深度裁剪与重组,从而消除多孔碳孔隙结构中对电解液及载能离子储运不利的无效孔隙,在提高多孔碳材料密度的同时维持高的离子储运容量,从而大大提升多孔碳电极的体积储能密度。本发明能够将传统化学活化多孔碳的堆积密度及电极体积储能密度提升5倍以上,在超级电容电极材料、二次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致密储能方面展现了重要应用优势。
-
-
-
-
-
-
-
-
-